治療胃潰瘍的藥物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具有病程長、併發症多、容易復發的特點,因此,醫學界常用“難治的潰瘍,難防的復發”來形容此病,所以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抗酸藥***氫氧化鋁、氧化鎂等***,主要是中和胃酸,降低胃及十二指腸內的酸度,其最佳服藥時間是餐後60~90分鐘;
抗膽鹼藥***如顛茄等***,能減少胃酸分泌,解除胃腸道平滑肌痙攣,延長胃排空時間,因其作用高峰在口服後60~90分鐘,故服藥時間在餐前15~30分鐘為佳;
H2受體阻斷劑***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通過阻斷H2受體,減少胃酸分泌,為了不影響對食物的消化,應在臨睡前一次服藥,不僅保證療效,而且能減少副作用。
治療胃潰瘍用藥大忌
掌握用藥療程療程不足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用藥的大忌,也是導致該病復發的主要原因。據研究,十二指腸潰瘍完全癒合需2~4周,胃潰瘍完全癒合需4~6周。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容易復發,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治癒後若立即停藥,複發率高達80%。因此,為防止復發,在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治癒後,還應使用小劑量藥物進行維持治療,短則一年半載,多則三年五年。由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維持治療時間較長,所以,不僅要考慮藥物的療效,更要注意使用藥物的安全性。
聯用治療
講究聯合用藥在應用一種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時,可考慮兩種或三種藥物聯用。如抗酸藥與抑制胃腸蠕動的藥物聯用,或H2受體阻斷劑與抗酸藥聯用等,這樣既可增加療效,又可減少不良反應。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可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因此,必要時可聯合使用抗生素。目前傾向於“三聯療法”,就是將胃得樂、甲硝唑、羥氨基青黴素聯合使用。須注意的是,在治療期間,要嚴禁服用對胃腸道有強烈刺激的藥物,如激素類藥物和解熱鎮痛類藥物等。
胃潰瘍的原因
胃腔內,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中重要的消化物質。胃酸為強酸性物質,具有較強的侵蝕性;胃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質的作用,可破壞胃壁上的蛋白質,然而,在這些侵蝕因素的存在下,胃腸道仍能抵抗而維持黏膜的完整性及自身的功能,其主要是因為胃、十二指腸黏膜還具有一系列防禦和修復機制。我們將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有害侵蝕性稱之為損傷機制,而將胃腸道自身具有的防禦和修復機制稱之為保護機制。目前認為,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腸黏膜的保護機制,足以抵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蝕。但是,當某些因素損害了保護機制中的某個環節就可能發生胃酸及蛋白酶侵蝕自身黏膜而導致潰瘍的形成。當過度胃酸分泌遠遠超過黏膜的防禦和修復作用也可能導致潰瘍發生。近年的研究已經表明,幽門螺桿菌和非甾體抗炎藥是損害胃腸保護機制導致潰瘍發病的最常見病因,胃酸在潰瘍形成中起關鍵作用。此外,藥物,應激,激素也可導致潰瘍的產生,各種心理因素及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可誘發潰瘍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