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窗花是怎麼形成的

  冰窗花是指由於冬季夜間寒冷,屋內一側有一些水蒸氣或小水珠遇到冰冷的窗凝結不可複製的物理幾何狀態奇異的冰。寒冷的冬季裡,屋內屋外溫差很大,屋內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到冰冷的玻璃,就會在玻璃上結成冰晶,形成千姿百態、美輪美奐、惟妙惟肖的圖案。神奇的冰窗花純潔高雅,充滿了詩情畫意。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冰窗花的相關知識。

  :

  冬天室內、外的溫差很大:室內比較暖和,而室外非常寒冷。當屋內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到冰冷的玻璃時,就會在玻璃上的塵埃周圍結成冰晶。最初,這些冰晶也像雪花一樣,呈六角形;然後逐漸擴大向四周發展,形成冰窗花。冰窗花的形狀與室內的溫度、溼度以及玻璃的光滑程度有關。如果室內溼度大,溫度偏低,水汽結晶快,窗上的圖案清晰,就容易形成樹枝形狀的冰窗花;反之則容易形成碎片狀、扇狀的;玻璃面粗糙或者塵埃多的地方,冰窗花的圖案就會厚一些;玻璃面光滑,冰花圖案就會薄一些。因此,就產生了千姿百態的冰花的形狀。

  冰窗花的花紋規律:

  1、一面窗上的水汽或小水珠凝結會服從數學中的分形模型。即小雪花模型,大約是六角形的模樣。仔細觀察一下,很多複雜瀟灑的窗花也大約都是一些小小雪花或六角形小鱗片組成。也是此原因,容易形成立體感和可觸控的的花紋。下面雪花狀就是這個原因的典範

  2、風力與重力的原因。凝結時可能由於窗邊的縫隙有細微冷風吹進***這對窗花的形成很重要***可能使凝結與融化形成一個動態平衡過程,造成細微冰水的流淌,最終形成山水畫或者其他形式的冰窗花。尤其有的窗花兩邊並沒有花紋或是花紋單調。有種不太好看的冰窗花就是兩邊水平中間模糊上下豎直其實就是這種原因的最佳表述。

  3、玻璃本身的性質尤其是表面形態。玻璃的表面狀況***平整程度或汙漬***會直接影響上述小雪花的累積過程和形態,還直接影響到風的滲入和流淌情況,並且還決定了上述細微冰水的流淌,所以可以影響到冰窗花的形態形成。像各種怪蕨紋就是本段的現實寫照。

  以上三種形式使其形成形態各異的冰窗花。

  相關閱讀:

  冰川冰:

  水的熱脹冷縮是反常的,水在低於4度時熱縮冷脹,導致密度下降,而大於4度時,則恢復熱脹冷縮。這是水最重要也是最奇特的特性之一。自然界中的水 ,具有氣態、固態和液態三種狀態。常溫常壓的液態的我們稱之為水,氣態的水叫水汽,固態的水稱為冰。冰的熔點是0℃,0℃水凍結成冰時,體積會增大約1/9***水體積最小時為4℃***。據觀測,封閉條件下水凍結時,體積增加所產生的壓強可達2500大氣壓。冰是由於溫度降低後使水分子間有氫鍵締合成特殊網狀結構所形成的。

  冰川是水的一種存在形式,是雪經過一系列變化轉變而來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數量的固態降水,其中包括雪、霧、雹等。沒有足夠的固態降水作"原料",就等於"無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冰川存在於極寒之地。地球上南極和北極是終年嚴寒的,在其它地區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能形成冰川。我們知道越往高處溫度越低,當海拔超過一定高度,溫度就會降到0℃以下,降落的固態降水才能常年存在。這一海拔高度冰川學家稱之為雪線。 在南極和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上,冰川是發育在一片大陸上的,所以稱之為大陸冰川。

  而在其它地區冰川只能發育在高山上,所以稱這種冰川為山嶽冰川。在高山上,冰川能夠發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還要求高山不要過於陡峭。如果山峰過於陡峭,降落的雪就會順坡而下,形不成積雪,也就談不上形成冰川。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會發生變化,隨著外界條件和時間的變化,雪花會變成完全喪失晶體特徵的圓球狀雪,稱之為粒雪,這種雪就是冰川的“原料”。 積雪變成粒雪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們之間的緊密度不斷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擠壓,緊密地鑲嵌在一起,其間的孔隙不斷縮小,以致消失,雪層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漸減弱,一些空氣也被封閉在裡面,這樣就形成了冰川冰。

  冰川冰最初形成時是乳白色的,經過漫長的歲月,冰川冰變得更加緻密堅硬,裡面的氣泡也逐漸減少,慢慢地變成晶瑩透徹,帶有藍色的水晶一樣的老冰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