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效應有什麼用處

  導語:期待效應,亦稱“羅森塔爾效應””,也有譯“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遠古時候,塞普勒斯國王皮格馬利翁喜愛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個美女的形象,愛不釋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觀賞不止。看著看著,美女竟活了。

  1963年,羅森塔爾和福德告訴學生實驗者,用來進行迷津實驗的老鼠來自不同的種系:聰明鼠和笨拙鼠。實際上,老鼠來自同一種群。但是,實驗結果卻得出了聰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錯誤更少的結論,而且這種差異具有統計顯著性。對學生實驗者測試老鼠時的行為進行觀察,並沒發現欺騙或做了其他使結果歪曲的事情。似乎可以推斷,拿到聰明鼠的學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不幸學生更能鼓勵老鼠去通過迷宮。也許這影響了實驗的結果,因為實驗者對待兩組老鼠的方式不同。

  “羅森塔爾效應”產生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一次有名的實驗中:他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並煞有介事地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

  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為這個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而教師又將自已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熱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在這裡,教師對這部分學生的期待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因為他們受到了權威者的影響,堅信這部分學生就是最有發展潛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難以隱藏對這些學生的信任與期待,而這種“真誠的期待”是學生能夠感受到的。

  其實,羅森塔爾的這個實驗是受希臘神話的啟發的,這個神話的大意是說,塞普勒斯國王皮格馬利翁性情孤僻,為規避塞普勒斯妓女而一人獨居。他善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現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久久依伴,竟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了愛慕之情。他祈求愛神阿佛羅狄忒賦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羅狄忒為他的真誠愛情所感動,就使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來。皮格馬利翁遂稱她為伽拉忒亞,並娶她為妻。在這個故事中,皮格馬利翁的期待也是真誠的,沒有這種真誠,自然無法打動愛神。

  分析

  根據羅森塔爾的分析,主要有如下四個社會教育心理機制:一是氣氛,即對他人高度的期望而產生了一種溫暖的、關心的、情感上支援所造成的良好氣氛;二是反饋,即教師對寄予期望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讚揚;三是輸入,即教師向學生表明對他們抱有高度的期望,教師指導他的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啟發性的回答,並提供極有幫助的知識材料;四是鼓勵,即對所期望的學生教師總給以各種各樣的鼓勵,不斷朝向期待方向發展。上述羅森塔爾的分析很有道理。產生羅森塔爾效應還有如下主要原因:

  一是期待者的威信。期待者的威信可以給被期待者以信心,使他們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一般而言,期待者威信越高,越容易產生羅森塔爾效應。

  二是期待結果的可能性。一般來說,期待結果估量後自認為實現可能性較大,而且這種期待結果對自己又有意義,那麼,羅森塔爾效應產生的可能性就很大。

  三是這一效應是按“憧憬——期待——行動——反饋——接受——外化”這一機制產生的。這就是說,期待者對期待物件產生美好的憧憬,並出現具體的期待結果,還要為這種期待付出具體的努力實踐,如給予積極的評價、肯定、表揚、幫助、指導等行動,使被期待者感受到期待者對自己的特殊的關懷和鼓勵,並從內心上接受期待者的種種愛心和幫助,以致做出相應的努力,把內在的潛能激發出來,達到了期待者所期望的結果。這一過程中有一環節出現差錯,都會影響到羅森塔爾效應的產生或強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