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真的隨感散文欣賞
塵世的歷練,讓內心不斷貼近本真,讓心與行至聖至臻,這也是先賢們一生前往的方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留住本真
關於本真,我經常會有一種奇妙的臆想,認為有一些命中註定的因素從中作祟,而非人力可為。比如駐外觀望的塵客,比如交往了很久很久的朋友,再比如自己的同事和領導,他們在我的生活裡製造了許許多多的色彩斑斕,可是很多人於我終究是一場水月鏡花,可望而不可及。當有一天我看到“本真”這個詞時,我忽然豁然起來,原來彼此走不到一起,除了價值觀的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某一方本真的流逝。這就是說,你是啥人就是啥人,不必偽裝;想要什麼就說出來,不必掩藏;簡單生活,務實工作,隨從心靈的呼喊。我自認為是個本真的人,當我遇見或遭遇某些矯揉造作的人之後,我會選擇離開。
在我的老家,我覺得村裡的人是本真的。那種本真的味道,跟隨我漂泊到了新疆,並一直沉浸在我歲月的過往裡。比如本真的童年,置身於純樸的村落,安靜的山野,清澈的溪流,相伴於健壯的老牛,沿著幽靜的山經,沐浴著晚霞的光輝,慢慢前行。那時候,我經常牽著一頭老水牛,在犁耕過的田頭駐足,風兒吹過,一股股泥土的清香使我忘記了回家的時分。因為貧窮,那個年代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素食主義者。一碗稀飯,幾塊紅薯,就算是豐盛的早餐了。丟下飯碗,背起書包,放大嗓門,一路歌唱著奔去學校。路過某某人家的時候,屋裡就會傳來一個大人的聲音:“跑慢點,別摔了。”放學回到家,家門緊鎖,隔壁人家就會使盡渾身解數,把我拉到他家去吃飯。儘管他家沒啥好吃的、都是粗茶淡飯,儘管那些本真堆積了許多的苦澀,可誰都沒刻意,那苦澀,或許在一個黎明之後,就蛻變成一種溫馨,一種不捨,然後久久不能忘懷。因為,日子沒有修飾,全然在本真裡延展。回回首,還有比原生態的日子更為無所顧忌,更為散淡和祥和的嗎。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個生命無論多麼堅強,都不能漠視大自然的恩賜。那年,我揹著沉重的行囊來到城市。在租賃的那間小屋裡,雖然狹小低矮,卻同樣感到別樣的溫馨。那時候我就想呀,我一定要做一個一身正氣、不卑不亢、風趣幽默、光明磊落的人,可是當我帶著農村人的淳樸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時,我親眼看到很多矯揉造作、男盜女娼、見利忘義、禍國殃民的人,我想唾罵他們,可我不敢,所以慢慢的,我在城市的朋友越來越少。只是在無數個有月光的夜裡,我會坐在床頭髮呆,望望星空,再望望自己的本真。這時候,我會有意無意地回望歷史歲月,我彷彿看見了蘇武、屈原、岳飛、文天祥等“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高貴品格和堅強意志,也彷彿看見了趙高、秦檜、高俅、和珅之流的齷齪心理、卑鄙手段。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拿出手機,刪除一些卑鄙、齷齪的人的電話號碼,我不想跟他們聯絡,更不想與他們有任何瓜葛。
有一天,一個朋友說我這樣做有點不成熟。我嘿嘿的笑了。我說成熟是一件好事情。莊稼成熟了才能收割;果實成熟了才好食用。人亦如此。成熟的人,說話辦事有板有眼,穩穩當當,不像那些毛手毛腳的“愣頭青”,毛毛躁躁,冒冒失失。不過,我還說了,做人需要成熟,但是要恰到好處。他問我怎麼樣恰到好處,我說在留住本真的同時保持的成熟就是恰到好處。這句話的意思如果需要深入表達的話就是:一個人太成熟了,未必是件好事情。比如瓜果,熟過了頭,味道也就變了。做人太成熟了,就會心機太重,城府太深,老於世故,老謀深算,外隱內斂,深藏不露,叫人捉摸不透,難以相處。不像那些心直口快的人,坦誠率真,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說,宛如一泓清泉,純淨得叫人一眼看到底。還有就是,那些所謂太成熟的人,煩惱就多,歡樂就少,活得就累。所以生活中我喜歡交那些大大咧咧的“馬大哈”,心計不多,想得不多,遇憂不愁,遇煩不惱,縱有天大的事,該吃的吃,該喝的喝,整天快快樂樂。
後來步入文字領域,本真也一直依存於我的文字當中。許多讀過我的文章的人,無論褒貶,都會說一句同樣的話:你的文章很真實。剛開始我並沒在意,後來說的人多了,我開始感到慌亂。我說散文是寫實的,難道有錯?我在交代真實生活經歷的同時,也非常注意呵護讀者的心靈,雖然我算不上是一個作家,但卻沒有忘記一個文字工作者的的責任。後來我在報社工作,我經常利用職務之便,在副刊上發表自己沉鬱的文章,用一土到底的文字揭發本真的人性。我的用意很明顯,我不想讓那張報紙的文章都是同一個調子,我需要用真實的文字去穿透現實和歷史,去走進讀者的心靈。有位作家曾說:“人一旦失去人性,則比獸還凶殘;一旦心懷鬼胎,則比鬼還可怕。人類的許多骯髒事,都是在冠冕堂皇的名義下幹出來的”,“大力提倡辦實事,是不是表明虛事做的太多?假話盛行是不是因為愛聽假話的人太多了?”,“萬眾一個腦袋,一個思想,一個聲音,則是僵化與麻木的表現”,看到這些句子時,我用了一個深夜的時間重讀了那位作家的文章,他讓我想起一個人的寂寞,這種寂寞告訴我,當一個時代只剩下一個聲音的時候,表明黑暗到了極致。為此我聯想我自己,我不是什麼思想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個人的本真,去寫一些真實的文字,不寫空話、假話、謊話、冠冕堂皇的話,我無時無刻都在感受大自然在不斷的變化中給予我心靈的博動,以及對社會對人生的清醒思考。當我走進溫暖的文字裡時,就像徜徉於溫暖靈魂棲息地,沉思於溫暖精神家園,在繁花茂樹中,在鶯飛草長中,在鳥鳴泉唱中,感受沉醉在文字中的大徹大悟。
與我打過交道的人,也會不約而同說一句同樣的話:“你這麼平易近人,一點都不像作家。”我不知道這句話是讚美我還是否認我,但是我聽了很多遍,並在每一遍聽完後都會向對方露出一種千恩萬謝的笑容。剛開始我也沒注意,後來說的人多了,我又感到了恐慌。我說首先我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作家,其次我認為一個作家首先應該是平易近人。朋友很迷惘,好像不太明白的我的意思。這時,我就會深入淺出地繼續表述,我會說,作家應該是平易近人的,否則就是假的。那些看上去道貌岸然的作家,幹什麼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那他一定不是真正的作家。他遠離平民,是因為他沒底氣,甚至很膚淺,他擔心在與平民交往的過程中露餡,擔心自己還不如普通平民那般知識淵博。朋友聽了我的話後,是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我告訴朋友,作家也分很多種,有種作家乾的事情還不如妓女高尚。這話好像有點偏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本真的溪流早已不動聲色地離我們遠去。如果你是作家,如果你敢,那就認真回憶一下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一個個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地活著,他們虛偽,做作,偽裝打扮,裝模作樣;他們張揚,推諉,做壞事,耍心眼,玩心計,陽奉陰違,陰謀詭計,笑在面,冷在心;他們打小報告,背後搞小動作,打黑拳,使絆子,當面是人、背後是鬼……假如人人都能做真實的人,就沒有什麼可難的了。就是因為有不真實的人,才給做人帶來了難度,才給社會的和諧增加了難度。
告別了貧窮飢餓的年月,我們來到了物質豐饒的今天,我們丟掉了貧窮值得慶賀,但我們也丟掉了本真值得深思。生命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而每一個人如何對有限的生命加以精確利用,使自己的生命過得價值,卻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從中國文化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人即使是在人生的痛苦和悲憫中,也能發掘出詩意般的快樂。所以想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使之過得豐盈飽滿和有價值,那就留住本真。我覺得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紛紛擾擾的世界裡留下自己的本真,雖然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命題,但是我還是想說,留住本真,其實就是留住我們自己的內心。
:細數歲月,迴歸本真
雪小禪在《手卷》開頭寫道:人到一定年齡,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後,三兩知己、一杯淺茶、一段老戲,或許再養條狗兒、貓兒,就著那中國的水墨,把生活活成自己的樣子。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正斜倚在陽臺沙發上,聽著巫娜的古箏曲《靜水流深》,手握一杯溫熱的白開水,膝上攤開著雪小禪的《在薄情的世界裡深情地活著》,輕輕的,且聽且飲且看。
細細品味她這句話,我不禁欣慰、淺喜,可不是嗎?每個人從生命之初的善良純真,到生命之中的頑強拼搏以及生命之末的超脫淡然、返璞歸真,不就是一種回收嗎?記得佛家就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從“是”到“不是”,再到“還是”,也是回了。
我的生活還談不上境界之說,但細數歲月裡的段段經歷,覺得自己也是往回收了。
上中學的時候,在姐姐家居住。姐姐家離學校還有步行約四十分鐘的路程,所以,中午是回不了家的。午餐是早上去學校時帶的饅頭,當中午放學,同學們相繼離去時,我便嚼著幹饅頭充飢。有時口渴的不行,就到學校門前的河壩裡去喝涼水。河壩裡有眼泉,清澈的泉水是從一個不大的石窩裡面滲出來的,流量不大,卻養育著全村好幾千鄉親。尤其夏天遇上體育課,一陣瘋玩後,口乾舌燥,便跑出校門,跑到泉眼邊,用手捧起清涼涼的泉水,一頓猛喝。那才從泉眼裡汩汩而出的泉水,透明得像玻璃,喝之比雪糕涼,比蜂蜜甜,涼到心神氣爽,甜到沁人心脾。那涼水,春天潤喉,夏天解渴,秋天帶來清爽,冬天驅除飢餓。那涼水,入冬入夏,糅合著生活中的千萬種滋味,滋養著我年少單薄的身體,滲透在我刻骨銘心的記憶。
當喝涼水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時,我考上了小中專。城市的櫃檯上以及同學們手裡,都有各式各樣不同口味的飲料招搖在我的眼前,我當著視而不見。我端著一個罐頭瓶水杯,兀自喝著暖壺裡從灶上灌來的帶著一股子蒸餾水味兒的白開水。可當每天早餐,我們從灶上打來饅頭,就著白開水狼吞虎嚥時,同室有個同學總是從櫃子裡取出一包維維豆奶,衝在杯子裡,慢慢慢慢地攪勻,徐徐悠悠地啜飲。每當看著室友的那杯維維豆奶,我就眼熱、羨慕得不行。那乳白的、細細的、綿綿的、精緻的粉粉,如白粉一樣吸引著我的眼球,誘惑著我的味覺。我總是偷偷地想象著維維豆奶粉的味道,想象著每天清晨一杯維維豆奶所帶來的愜意與滿足。我暗暗發誓,等我畢業工作了,我一定要離開白開水,讓家人、讓自己每天喝上維維豆奶粉。
可是,等畢業了,我不再為買不起一包豆奶粉而自卑時,豆奶粉卻對我失去了磁力。
只因,我遇到了愛情,愛上了咖啡。
愛上一個人,便愛上了浪漫,貪戀一份情深。咖啡,浪漫的代名詞。當我孤獨地一次又一次遊離在城市的街巷,瓊瑤小說裡那一個個溫馨浪漫的畫面總在腦海裡掠來掠去。我渴望,用我的浪漫醞釀一次咖啡的偶遇,用我的深情浸泡一杯咖啡的醇香,在精緻的光陰裡,慢品細酌屬於兩個人的時間及空間。我渴望,在某一個轉角遇見他。不是,不是遇見,是他在等候著我。我彷彿看見他在街角二樓咖啡館靠窗的位置,左手扶杯,右手輕輕攪動,有稜有角的雙脣輕輕翕合,飽含深情的目光不經意地望向窗外,若有所看,若有所思。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我的想象感動,我多想邁起輕盈的步子,上至二樓,行至靠窗的座位,輕執一杯咖啡,坐了又坐,喝了又喝,想了又想,唸了又念。我多想,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留下一下植入心底的念想。但渴望歸渴望,想歸想,我始終沒有踏進咖啡館一步。感覺把一份美好的渴望裝進心裡,就永遠美好、神祕,我不想破壞那一份想象中的美好與浪漫。
那一年,在咖啡館的誘惑裡,在幻想的咖啡情調裡,在氤氳著咖啡味的角角落落裡,我想念瓊瑤,想念咖啡,想念愛,想念他。那一年,咖啡館裡,服務生端來咖啡的樣子,杯勺碰觸杯壁的聲音,那喝咖啡的動作,那優雅,那情調,那滋味,那享受,甚至那一桌一椅,如一幅畫,反覆的、久久地定格在我腦海。
後來,當愛情晉升為婚姻,當想念的距離變成朝夕相處,說來奇怪,我竟忘了咖啡,我不再渴望走進咖啡館,街角也不見了咖啡館,再也聞不見咖啡的飄香,聽不見攪拌咖啡的聲音。我開始喜歡喝茶,那醇厚微澀、清純不俗的淡淡的茶味,滲著婚姻的味道,溫潤悠長,歷久彌香。那時,還在醫院上班。鄉級小衛生院,病人不多。每天清晨,泡一杯茶,在藥房淡淡的中藥味裡,我就著茶水的滋潤,或看書,或織毛衣,家人大大小小的毛衣,各種樣式、各樣顏色、各式花子,我織了又織,織了又織。一根根毛線順著光陰的韻腳摻和著茶水的清淡絢爛了我的日常。尤其冬天,圍著火爐,爐子上烤幾枚焦棗,丟入茶壺,“咕咚咚”一陣作響後,滿屋子瀰漫的棗茶味揮也揮不去。有的時候,也喜歡看茶葉在水杯中沉浮,上上下下,若歌若舞,舒張如蕭蕭君子,蜷縮似山中隱士。那色澤也由淡到濃,再由濃漸淡,直到無色無味,也便塵埃落定般恬靜自若。一盞茶的功夫,茶葉也終是回了。
後來的後來,當有了孩子,生活漸趨於繁忙,茶也從我生活中慢慢淡出,取而代之的又是杯杯清亮亮、清涼涼的白開水。執一個玻璃杯,盛一杯白開水,觀之清澈透明,聞之清淡無味,喝之潤滑清爽。白開水,沒有泉水的冰涼,沒有奶粉的甜膩,沒有咖啡的***醇濃,沒有茶水的芳香四溢,有的只是簡簡單單的原汁原味、平平淡淡,有的是人世間的暖意,可親,可懷。這時的白開水,不再是別無選擇,不再是貧窮,不再是寒酸,不再讓我自卑。白開水於我,已是一種喜愛,一種傾心,一種對生活的泰然處之,一種對生命本真的迴歸。每每熱伏天,在餐桌上涼一壺白開水,家人們從門外燥熱處入室,倒一杯,喝得那個爽心啊,彷彿喝著的是天庭的瓊漿玉液。
其實,不管是喝涼水,還是喝茶、咖啡,或白開水,喝的都是一種心境,一種心情。當心情好時,白開水也能喝出蜂蜜的甜,當心情鬱結時,咖啡只有黃連般的苦。而當經歷了生活的種種,才會發現,人生,就是一杯淡淡的白開水,清澈、透明、無色、無味,必要的時候,你可以加入佐料,調劑出自己喜歡的味道,細細品嚐。更多的時候,我們喜歡的就是白開水的那種平實、樸素、純粹與天然。
細數歲月種種,已發現,迴歸本真,是歷經繁華後的一種釋懷,一種笑看風雲的大氣,一種閒庭信步的瀟灑。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裡,讓我們坦然地做回自己,做一個白開水一樣的人,以白開水一樣的心境,靜天上雲捲雲舒,慢看庭前花開花落。
:善的本真
前幾日看到有人發朋友圈,建議大家不要特意從市場買魚放生,因為那些養殖的魚等生命根本不適應自然的環境。後來又在網上看到上游放生,下游捕撈,再賣給放生的人,並且呼籲不要為了盲目放生,不要只為了放生,不顧生靈後果。
為何很多人熱衷放生。我向參與放生群的朋友尋求答案。她說放生能增幅延壽安詳天年,能得到更多福報,能使自己和家人消災治病,更可以短時間得到自己的願望。
放生本是最大的行善。但如果放生不是因為心起慈悲去救贖,不是因為尊重生命而救急救命。倘若僅僅是為自己為家人祈福求轉運,這或許違背了功德至上的放生的本來意義。
最大的善的應是無所求的慈悲為懷,而不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去做。無所求的善行才是本真,行善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那算是真正的善嗎?本善是為眾生而付出、
刻意去做也許就是偽善,刻意去求也不是本善。
如今寺廟招致之所以遭到萬般質疑,或許林琳種種皆是因利益而往,廟裡為了收斂錢財,香客為求自保。這或許根本不是真正的佛理所在,也不是大善所歸。
曾經看過的兩個視訊很感人:一隻狗在不停地給地上的魚撩水,似乎不知疲倦,那神情專注焦急,讓人見了心生慚愧。一隻小貓努力用前爪把落在角落裡的魚撥弄回去,幾次失敗後,就冒著自己落水的危險,一隻爪子扒在牆角,身子努力向前,終於把魚撥弄回水中,重返水裡的魚可沒有像某些視訊裡渲染的又是感恩又是道謝的,魚遊走了,貓也轉身走了。
這是什麼,這是本善,本善就是本能的善良,不求回報;本善就是本性的善良,不求感恩就如鮮為人知的林太平,一直致力於偏遠山區孩子的慈善事業,可是沒有媒體追蹤,沒有鋪天蓋地的報道,可是他一直堅持,這就是是本善。
遼寧海城道源寺寺院無功德香,不搞經營買賣。她們行腳過程中,沿途不住旅館、不住人家,不住寺院,露宿野外,路遇被棄的亡故小豬屍體,僧人們合力挖坑掩埋。路上遇到被過往車輛碾死的眾生,僧人用隨身攜帶的方便鏟將眾生剷起,就近掩埋。
她們生活簡樸,隨時行善,不收錢財,不慕虛名。比起那些打著佛的旗號卻不做善事的人,她們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本身就是追求本善的過程。
善的根本是真,是真實,是真誠。我們如果向善,首先要真,沒有了真,而但凡有了目的的善就是偽善,那些偽裝起來的善,那些為了某種利益的善其實更可惡。
無慾無求,本善至真,不名不利,本善至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