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業奉獻個人心得體會

  “講奉獻、有作為”,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兩個先鋒隊性質,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艱鉅複雜性所決定的。這就要求我們共產黨員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擔當、講責任,這樣才能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篇一

  講奉獻,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共產黨員應有的政治品格,也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由先進分子所組成,以人民利益為自己的最高利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共產黨員的價值,是在為人民謀利益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是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的首要條件。“講奉獻、有作為”作為做合格黨員的落腳點,使每一個黨員就像一面旗幟高高飄揚,引領方向,激勵上進。

  每名黨員在入黨宣誓時,都曾承諾“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黨員要將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因此,不管是各級領導幹部,還是一般普通黨員,要心中有黨,牢記黨員的義務和身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先爭優,樹典範,作表率;要心中有民,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為民、助民、富民、惠民、安民,保持公僕情懷;要心中有責,牢記責任擔當,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衝得上去;要心中有戒,牢記黨紀國法,心存敬畏,有所為、有所不為,做到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

  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要講奉獻、有作為,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兩個先鋒隊性質、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艱鉅複雜性所決定的,這就要求我們共產黨員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擔當、講責任。以來,中央的強力反腐、正風肅紀,在黨內形成了有力的震懾,但也使部分官員滋生了一些不好的情緒,為官不為、怠政懶政的風氣開始抬頭,形象地說就是由過去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變成了“門好進、臉好看、不辦事”。因此,共產黨員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增強為民用權的意識和為民謀利的能力,把為民辦實事作為履職盡責的根本,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第一標準,誠心誠意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擔當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講到這裡,我們有必要比較一下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與西方資產階級政黨的不同。西方資產階級政黨成立於19世紀上半頁,其起源邏輯是先有國家,再有政黨,政黨是在西方資產階級掌握政權之後,隨著代議制與選舉制的完善和發展而逐步確立。所以,自然而然,這些政黨的主要功能就是選舉。但是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講,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中國共產黨在成立初期就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危難局面。在這樣的局面中,共產黨承擔起來的是國家主權獨立、政權重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民族復興等一系列複雜的歷史任務。所以,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脈絡決定了他與生俱來的使命就是挽救民族危亡,建立民主共和,實現國家獨立,所以必須要有非常堅強的擔當精神才行。

  所以,不管是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還是各級的領導幹部,還是我們的普通黨員,只要我們是中國共產黨員的一分子,我們就應該牢牢地記住我們黨員的義務和身份,平時應該在我們的崗位上創先爭優,樹立好模範,作出表率作用。

  篇二

  年初,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提出在全省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這是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時期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月5日,黃鶴局長在局“創業服務年”活動動員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從統一思想認識,突出工作重點,加強組織領導三個方面闡述瞭如何進一步提高行政效率,轉變工作作風,服務產業發展,努力推進我省新聞出版業又好又快發展。

  我認真學習了實施方案和黃鶴局長的重要講話。認識到作為了一個黨員幹部必須具備四種“作為”。

  一要“想作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是幹事創業的“能量源”。黨員幹部首先要有“作為”的意識,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克服“在崗在位混日子,無事無為每一天”的消極思想和狹隘心裡。要時刻想到自己的崗位來之不易,崗位來自黨和人民的重託,來自組織和領導的信任,常懷感恩之心,長存報國之志,把每一件工作都幹得出色,不但要“成事”,而且更要“成效”。 二要“能作為”。能力決定成效。能力體現素質水平。一個想幹事、想作為的人必須還要有“能力”去作為,必須具備崗位水平,滿足崗位職責要求。能力來自哪裡?來自學習。要向書本學習,向領導學習,向先進學習,向實踐學習。既要學習黨的政策理論,把握巨集觀大局,又要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解題”本領;既要學習國家法律法規,把準人生航向,又要學習單位規章制度,定準工作座標,做到不偏不離,窮己所能,盡力而為。

  三要“會作為”。會作為反映了幹部和職工的領導和幹事水平。會作為就是以人力、財力、物力、時間的“低成本”獲得最大、最好的成效。會作為體現了科學發展、行政生態理念和服務作為的理念。會作為要在幹事創業中始終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瞻前顧後的思維,注重執行成本,注重方式方法,注重社會價值,真正實現“創新、創優、創大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四要“有作為”。有作為,簡而言之就是幹成事。有作為是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最終體現。是黨員幹部“愛崗敬業”、“崗位建功”的現實寫照。每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應做到“有作為”,出成效,真正樹立崗位意識、服務意識、績效意識。同時,各級各部門還應發現和培養真正“想作為、能作為、會作為、有作為”的黨員幹部,做到在崗位上重用,榮譽上重獎,提拔上重點考慮。唯此,更能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創新、創優、創大業的激情。

  篇三

  俞敏洪老師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人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有的人一生過得很瑣碎。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從此停止進步,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

  我也不願自己的一生碌碌無為,得過且過。天上不會白白掉下餡餅讓我們去撿,一切都得靠我們自己去爭取去努力去奮鬥。那麼,還未進入社會,尚在校園學習生活的已經大二的我們能做些什麼呢?偉大的理想和一顆善良的心,在就業創業這一塊,也就相當於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

  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職業沒有好壞、高低、貴賤之分,每一行都要有人去做,我們這個社會才能正常運轉。我們在選擇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時,不一定要像科學家一樣淵博,也不一定要像明星一樣光鮮亮麗,只要那個崗位自己喜歡,適合自己做,能發揮所長,為社會獻綿薄之力就可以放開胸懷去做了。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想要愛你所做的,要先做你所愛的。”成功不一定是靠專業知識,但選擇一個正確的、適合自己的職業,會讓自己走對路、做對事。90年代的勞模李素麗,一名普通的公交車售票員,也在她平常的崗位上以一顆善良的心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讚美。當然,並不是說普普通通做人就好,而是提倡平等地看待就業崗位。有遠大的理想是好的,更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適合自己的職業。若中國能多出幾個像袁隆平一樣偉大的科學家也是很好的。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樹立了正確的觀念,我們需要做好就業創業的準備。第一步,當然是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我們大一第一學期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但當時剛進入大學,對職業生涯規劃這個概念還是不怎麼在意,也很懵懂。直至大二第一學期我參加了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時,才開始真正審視自己將來的路如何走好。我從自我認知、職業分析、職業定位、計劃實施、評估調整五個方面給自己做了職業生涯規劃,這才讓我對自己有了進一步瞭解,也對職業生涯規劃有了初步的瞭解。做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讓我們在將來的路上找準方向、少走彎路,不用茫然無知地不知做什麼好。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不斷完善、迴圈遞進的過程,我們應該在前進的路上繼續完善規劃。

  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我們確定了未來就業創業的方向,怎樣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呢?那便是就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學會了某個職業的技能,就不用愁找不到相應的工作了。懶人總是捱餓,要掌握職業技能,肯定得靠自己努力學習了。此外,掌握一定的就業技巧也很重要。首先要準確給自己定位,不要做那種沒有任何把握的事情,找準適合自己的目標。就業就像一次考試,需要收集相關的資料,複習相關的知識,平時沒有什麼面試經驗的臨時學點面試技巧之類,做最充分的準備,具備能夠達到優秀的程度,對於就業及格就遊刃有餘了。而創業需要資本,我們若要創業,可以從小規模做起,比如首先成立一間簡單的工作室。不過,現在國家對大學生創業也有許多的優惠政策,大學生創業也不再像過去那麼艱難了。但創業必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交際能力,還要有過硬的基本功。無論就業還是創業,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就業也好,創業也好,要想成功,請記住這個公式:成功=理想+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