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心得體會
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已成為一種趨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通過大學創新創業這門課程,我們主要學習了三個主要內容:創業的基礎、創業的歷程、體會與建議。創業的歷程舉了GIS這個例子,包括市場,發展趨勢,營銷策略,這讓我對創新創業這個課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科技創新就是一個運用先進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採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作為21世紀當代大學生,我覺得我們每一位大學生都應該具備有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生命週期短、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不創新,就會滅亡。創新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是發展的動力,是成功的保障。在今天,創新能力已成了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是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步。同時也讓我們在校期間讓自己得到了鍛鍊,為以後自己在就業、創業的路途上鋪上了墊腳石。
在現今的大學生就業困難,需要創新創業,需要新的市場,隨著我國高校辦學規模和招生規模的擴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畢業生佔到新增就業崗位的一多半。在這樣的情況下,所以我們必須創新創業。
一、明確目的
在我看來,大學生創新創業不等同於賺錢,我認為創新創業是一種樂趣,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鍛鍊能力,獲取經驗的過程。創新並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有時一個小細節、一個小想法就可以改變一個企業的命運。創業絕不能有自我滿足的時候,要時時有危機感,不能有一次失誤,哪怕是出一次事故,那你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名聲就沒有了,創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要讓別人接受你的產品,靠嘴巴說是沒有用的。創業不能盲目,在創業前一定要進行全面細緻的市場調查,最好是從事自己熟悉的領域。
二、明確目標
創業,不是隻靠一腔熱血,而是要有一定的基礎。準備充分,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戰”,要做創新創業,必須紮紮實實做好充分準備和知識的不斷積累。首先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確自己要做什麼,在創新創業課程中,我們學習到選擇行業的若干原則:
1、必須是喜歡的產品,能夠不斷保持激情;產品及所在行業 有廣闊的前景, 產品是不斷增值的
2、所選行業及產品要有個性,只與一部分人群做生意即可;可以複製並可以做大
3、能發揮自己的天賦和特長
4、朝陽產業,成長性高 ,能長期發展
5、有一定區域壟斷性,我的地盤我做主,避免低層次的競爭
6、苦點累點沒關係,但投資不能太大,滾動發展
針對以上的原則,我覺得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行業或者是與專業相關的行業,關鍵在於新穎,創新,或者也可以是借鑑別人做過的事業,但有一點必須注意的就是,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必須突出自己所做的創新之處,從新的切入,也就是所謂的舊瓶裝新酒。其次,要善於掌握機會並學會放棄機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為總是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只會打擊自信心和積極性;同時要有創新精神,例如我要賣一件衣服,另一家店也在賣和自己相同款式的衣服,那麼我應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應該採取一些措施,創新要簡單、實用、能操作,就像前幾年的牛仔褲一樣,破洞的嘻哈風格風靡一時,也許這種風格是來自一些褲子破了,廠家又無法對這些服飾採取好的方法處理而得出的一種解決方法,這不是一種創新嗎,最終的盈利比之前的翻好幾倍吧。
三、必備條件
創業只要有激情就能成功的年代已經過去。大學生創業往往白手起家的居多,經不起反覆的失敗和折騰。摸著石頭過河,顯然不能成為我們的選擇。所以創業應該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實際情況能做到的事情,資金少,就要做資金少的工作,創業應該是一個摸索自己所在行業套路的過程,不在於資金的多少,而在於怎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去選擇創業。
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所謂的“天分”,主要是靠在創業的實踐中培養出來的。不僅包括思想方法、知識和智慧、經驗和技能、品格和氣質、風度,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行、人格、心態和為人的心胸。 第一,必須具有影響他人的能力,就是能夠讓合夥人、周邊員工心甘情願地跟隨自己去為理想而奮鬥。 第二,創業者應具有激勵他人的能力。一個可以調動團隊潛能的領軍人物,才可以煥發團隊每個人的事業激情,才可以振奮人心。只有這樣的團隊才有生命力和活力。 第三,創業者必須有非常清晰的使命感和遠景目標。一個沒有方向的創業者是沒有辦法成功的,所以使命和目標是成功的第一步。也就是說,應有一個清晰的企業發展和成長的藍圖,同時要有能力制定實現目標的戰略和途徑。第四,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有較好的決策能力。因為,光把事情做好或是把企業管理好是遠遠不夠的,考驗成敗的關鍵是能否做正確的事情,也就是必須做正確的決策。外面的誘惑很多,機會也太多,而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盲目決策的陷阱。第五,必須有整合資源的能力。企業的資源不僅是人、財、物,還包括知識、時間、智慧組合、公共關係等無形的要素。如果沒有把資源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會失去競爭的優勢和先機。第六,必須具備應付變革的能力。創業者是否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侷限,挑戰自己以往的成功模式和戰略手段,是考驗創業者心理素質和魄力的重要環節。不斷否定自己,突破自己,戰勝自己,向自己挑戰,嚮明天挑戰,才有機會成為未來的佼佼者。
大學生有創業熱情,但由於經驗欠缺、能力不足、意識偏差等原因,導致創業成功率明顯偏低。 眼高手低、紙上談兵是大學生很容易陷入的誤區。因為他們長期呆在校園裡,對社會缺乏瞭解,特別在市場開拓、企業運營上經驗相當匱乏。因此,大學生創業前要有充分的準備,一方面,靠在企業打工或者實習,來積累相關的管理和營銷經驗;另一方面,靠參加創業培訓,積累創業知識,接受專業指導,為自己充電,以提高創業成功率。用智力換資本,這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所以儘管我們有知識、有激情、有夢想、有衝勁,但是由於我們缺乏社會實踐,沒有經過市場的風雨考驗,缺乏管理團隊的經歷,創業起來就會比起職場過來人有著更多的風險和盲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努力學習以前成功創業者的經驗,努力提高自身的創業能力與素質,更要注重創新。只有不斷完善自己,我們才能在創新創業的路上走得更遠,給社會帶來更多的財富。
創業是艱辛的,要有思想準備,目標不要太高,大部分人不成功不是因為選錯行業而是因為中途放棄。雖說跌倒了可以爬起來,但更多的人是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一位哲人曾說:“走好每一步,這就是你的人生。”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座山峰,雕刻著理想、信念、追求、抱負;在前進的道路中,我們要懂得真誠、寬容、信任、責任,尊重自己,尊重別人,保持尊嚴,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人的能力如同地下的煤,需要去發現它並開發出來,這樣它才有機會發光發熱。生命因為有限所以寶貴;因為有限,所以才要不懈努力。努力過後,我們才有理由相信,創新創業並沒有那麼難,不要有所畏懼,大膽去開拓,成功總會屬於我們。
***二***
通過學習創新創業一課,令我對大學生創業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新世紀是一個創新的世紀,未來社會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主體,作為社會向前發展的源動力,必須與知識經濟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
當前的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已經清晰明瞭的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那麼我們接下來要做些什麼,或者藉助什麼來提高我們的能力、增加我們的就業籌碼呢?如果說必要的文憑、證書對我們的就業極為重要的話,那麼比此更加重要能讓我們快速發展的東西就非創新、創業莫屬。
創新,是一種能力的培養。每個人都對發明有所瞭解,發明是在無前人引導的情況下為了生活的需求而做出一些東西,一般人難以做到。而創新卻不是這樣,它不需要我們整天抱著頭的空想去做出一些連科學家都難以做出的東西,它只需要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將一些已有的東西做一些改動,來適應我們的需求。 創業,是就業的最高形式。他是創業者通過發現和識別商業機會,成立活動組織,利用各種資源,以創造價值的過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創業的路上需要我們能夠擔當更多的責任和風險,就像馬雲所說:“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初升的太陽。”但是追逐夢想是幸福人生的起點,為了理想去奮鬥,就需要認識創業、準備好創業的素質,提前進行創業的演練。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極為缺乏。大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一,缺乏對創新的認識和創新慾望;二,缺乏創新所具備的基本知識;三,缺乏創新的興趣;四,缺乏創新性思維能力:五,缺乏創新所必需的毅力。另外,隨著網路的盛行、西方思想的傳入、大學生身邊誘惑的增多和現在中國社會所面臨的種種壓力等問題的日益呈現,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活動也出現了很大的分離,譬如各種心理問題和道德修養缺陷等,這些無疑都給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設定了障礙。
大學生缺乏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一,不能正確的認識創業。不少大學生把創業看得很神聖,認為只有高科技、高資本才能完成創業;有的把創業看得一文不值,認為是找不到工作或工作失敗後迫不得已而做的一件事;還有的把創業同各種素質鍛鍊混為一淡,缺乏目的性和計劃性。 二,缺乏自我認知。對市場和自我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斷,盲目追趕創業的潮流,成為大學生的又一個時髦。一方面,有的大學生把創業作為攀比、競爭的手段,而不考慮自己是否適合創業,或是否具備了創業的成熟條件,;另一方面,又有一部分同學在創業方面的選擇上,缺少對市場的深入調查分析,一味追求熱門行業。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為了更快的進入社會,並使自己儘快的強大起來,大學生就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
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已成為一種趨勢。它定會使我國的就業形勢發生巨大的改變,並對我國的長期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另外,從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水平現狀考慮也是勢在必行的重要舉措,即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提高其創新能力極具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1、有利於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對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問題很有幫助。創業能力是一個人在創業實踐活動中的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能力。一個創業能力很強的大學畢業生不但不會受到社會的就業壓力的影響,相反還能通過自主創業來增加就業崗位和競爭籌碼,以緩解社會的就業壓力。2、有利於大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大學畢業生通過自主創業,可以將自己的興趣與職業相融合,使自己能夠在自己所喜歡的領域大顯身手,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並達到自己所預期的目標。這樣不僅可以解決當今社會就業難的問題,還可以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3、有利於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
伴隨著我國高校的擴招,大學生素質一直呈現降低的趨勢,並且這一直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若想改變這一現狀,大學生創業無疑是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之一。通過創業與創業實踐,大學生可以清除內心的障礙,增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並努力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再創業活動中,還可以拓展自己的人脈關係,努力打造自己的各種素質。也只有這樣,大學生創業才能成功,進入社會才不會成為問題。4、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長久不衰的的重要因素。如果缺少了創新,任何一個團體甚至一個國家就會停滯不前。青年大學生作為中國最具活力的群體,如果失去了創造的衝動和慾望,那麼中華民族最終將失去發展的不竭動力。大學生的創業活動,有利於培養勇於開拓創新的精神,把就業壓力轉化為創業動力,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各行各業的創業者。美國前總統里根曾說:一個國家最珍貴的精神遺產就是創新,這是國家強大與繁榮的根源。中國的未來在於大學生,中華民族的精神永恆則在於大學生旺盛的創造力與創新追求。5、在校大學生創業可以鼓勵在校大學生創業從總體上有利於大學生的長遠發展,緩解就業壓力。
提高大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途徑: 1、要主動營造活躍的創新氛圍。環境一直是關乎學習和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擁有良好的環境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創新氛圍的營造能為創新行為提供環境支援,積極熱烈的創新場景可以使大學生本身產生創新的意識和靈感。一方面,在大學裡面我們應該積極主動配合營建自己的創新團體;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利用好大學裡的各種硬軟體方面的環境資源,如圖書館、實驗室等,這些場所通常是培育和激發創新靈感的絕佳環境;同時,大學生不應該僅僅拘泥於大學校園,還應該主動走出校門,參加社會調研,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並在實際活動中及時反饋,形成最後的成果。 2、要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朱清時院士在總結創新能力提高的技巧的時候稱,出色的科學家之所以能源源不斷地有新成就,在於他們有從不枯竭的興趣,並不斷地培養自己的知覺,最後聚精會神地去研究它。
由此看來,我們需要擁有極其濃厚的興趣,並在學習和思考的時候能夠全身心地投入進去。這就要求我們,要摒棄社會中的各種誘惑,努力的挖掘自己真正的興趣,並把自己的興趣融入思考當中;另外,要善於運用逆向思維來考慮問題,不斷地培養自己的直覺,並把思維的靈感瞬間儲存,成為研究的新發現。 3、持續積累夯實基礎知識。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礎知識是一切創新成果誕生的良好開端。沒有紮實的基礎知識,是不可能做出成功的創新成果的。李開復認為,在大學期間,同學們一定要學好基礎知識其中包括數學、英語、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使用,以及本專業要求的基礎課程***如商學院的財務、經濟等課程***。其原因是創新成果大都來源於基礎知識的深層次組合,另外,如果沒有打下好的基礎,大學生們也很難真正理解高深的應用技術。因此,打好基礎知識的根基,對於研究新發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切不可因為基礎知識的學習就一味埋頭苦鑽基礎而放棄了對基礎知識的延伸和新知識的發現,否則就陷入了片面論的泥潭。所以我們要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動手和實戰能力! 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途徑: 1、先就業再擇業。應屆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劣勢是無工作經驗,所以我們急需積累和學習一定經驗之後再謀高就。。如果沒有就業的經驗,那麼創業就很難成功。就業可以增加自己的接觸面,也可以積累工作經驗。 2、積極主動,敢於競爭。主動積極就業,相信自己的自主創業能力,不能被動"等、靠、要"消極就業。
在創業和就業過程中要敢於競爭,面對失敗,總結經驗,逐漸成熟。3、將自己的興趣融於創業中。敢於選擇自己喜歡的崗位,在自己喜歡瞭解的比較多的行當創業,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在大學中除了學知識,更多的是增強自己的能力。 4、多關注些財經類新聞,瞭解一些創業成功者的經驗,以及吸取他們在創業中失敗的教訓,儘量避免自己今後在創業中遇到同樣的問題。 5、樹立正確的創業意識。包括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個性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業品質等。創業意識可能因為偶然刺激而產生,也可能是逐漸積累而引發的慎重決策。6、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是關鍵。實踐環節能使大學生在校期間積累創業經驗,它是培養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大學生可以在參加活動中來了解社會、瞭解市場,並鍛鍊自己的能力。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活動,如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書大寒等。其次,大學生還可通過參與社團活動、兼職打工、社會調查等活動來接觸社會,瞭解社會。
創業能力是需要我們一步一步來提升的,一夜暴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我們要給自己確定一個明確的定位,一步步的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創業者素質的培養是有一定規律的,其成長也是有過程的。而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和教訓都是創業者成長的捷徑,中國有句俗話:"一年學成個莊稼汗,三年學成個生意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要我們有信心,並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提高自己在創新、創業的能力,我們就有理由相信,不遠的將來,在社會創業的舞臺上,會真正湧現出一批批的大學生創業英雄,會流傳一個個大學生創業的傳奇故事。若在學習創新創業的時候能夠增加一點有利於提高創新能力的活動會有有益於學習。如觀看多一點關於創新創業的視訊或者提高創新思維的活動。
***三***
一學期的《創新創業指導》即將結束,感謝老師帶領我們提前體會創業的樂趣,兩年後的我們也將踏上社會之路,真正去實踐創業的夢想。經過一學期的學習,讓我們有了新的思想、新的血液 ,在創業方面有了新的想法,發現自己去創業其實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難,主要是要有創新性,那麼這樣就會事半功倍。
一、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
***一***、經濟方面
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讓形勢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問題雪上加霜。2009年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達610萬,再創新高,但大學畢業生參與自主創業的人數比例一直保持在0、3%—0、4%。一部分受過相當教育的知識勞動者找不到工作或降低工資標準、放棄專業技能優勢與其他勞動者競爭工作崗位。金融危機直接影響行業就業,並引發更大規模的就業衝擊,滲透到實體經濟領域,對整個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就中國而言,作為國際 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行業性的衝擊不可避免。
***二***、社會方面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為什麼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 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於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也崗位數量多的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
現代大學畢業生儘管接受了高等學校正規的學習和訓練,在理論層面上具備 了較高素質和技能,但社會和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實際操作層面的素質和技能還較缺乏,大學畢業生作為勞動力資源的一部分,其供給與需求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此外國家還沒有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具體保護措施 ,對就業中的性別歧視還沒有相關的有效措施,這勢必會影響人才的自由流動,影響就業。
***三***、大學生自身方面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他們認為一開始就太在意收入,不看長遠發展你可以想象一下,什麼東西決定 了一個崗位的收入?很簡單,在不同公司間,市場形式好的,有長遠發展的公司的崗位,要比沒有前途公司的同樣崗位收入高;在一個公司內部,有長遠發展規劃的重要崗位要比沒有前途的臨時崗
位的收入高。開始收入的高度反映了公司對你這個崗位的重要性的看法。他們較少考慮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再加上用人單位往往強調工作經驗,注重實際技能,對畢業生的學習成績、專業水平、綜合素質等也有一定要求,這使大學生只能從最基層甚至從與自己所學專業無關的專業幹起。由於不能恰當地給自己定位,導致產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
在家庭中父母的價值觀念往往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家長的期望、文化 程度、職業型別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的擇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我國傳統思想和觀念的影響下,很多家長託親戚找門子幫助子女安排工作,使很多畢業生對父母的依賴程度達到了極點
我認為,只有做到個人選擇與社會需要相結合,並擁有高度戰略眼光和較強學習能力的大學生,才能在就業道路上走出一片天。
二、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
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 ,各地應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加強創業基地建設,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大學生自主創業扶持政策,強化創業指導和服務,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實現突破性進展。
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於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
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要在專業教育基礎上,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以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創新創業教育應給教育物件傳授世界眼光、基於國情的創新創業知識與技能,培養教育物件的創新創業意識與精神。應將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作為一個整體去理解、去實踐、去推進。
三、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例項
創業是一種樂趣,是一個過程,大學生畢業後應先到一些大型企業,從最基層做起。有些同學會把創業等同於賺錢,這是錯誤的。創業是以盈利為目標,但是創業不等同於賺錢。
1:如獲得2007年長沙市青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的湖南農大吳明亮博士,其參賽專案“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聯合播種機”歷經5年攻關終獲成功,並在2008年投入到企業批量生產,至今已推廣應用611臺,銷售額達到700多萬元,併為農民增收節支6000多萬元。 2:再如董一萌,大一時,他製作了中國第一部網劇《原色》,被國內200餘家媒體爭相報道;大三時,他創辦了自己的電子公司;4年後,他成為吉林省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創業標兵。董一萌身上,還存在著太多“可能”,因為他的夢想、他的性格,和他做事的態度。
3:北京易得方舟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清華大學學生於1999年月日建立的,它是國內第一家由在校大學生創業、吸引風險投資創辦的網際網路公司。2000年月成功融資 660萬,其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250萬,在四個月內就成長為教育網內最大的站點。
4:邁思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邁思威”成立之初只有30萬元註冊資金,這是陳旭光和幾位清華同學辛苦程式設計序掙來的。半年後,韓國SK集團投資700萬元人民幣,使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陳旭光,身為董事長年僅只有25歲。
5:32名大學生們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作為本錢投入公司的生產經營。由8名大學生承包經營的300個大棚,2009年蔬菜產量在2008年的基礎上增產了35萬公斤,產值增加了90萬元,大學生人均年純收入6萬元。承包豬場防疫、畜牧的10名大學生,2009年生豬死亡率比2008年降低了7%,多產仔豬9%,為公司盈利150萬元,10名大學生每人賺取了承包應得收入8萬元。
以上僅為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部分典型案例,在我們這個時代,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據悉,這些公司都在爭取上市。在中國,雖然還沒有如美國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也沒有納斯達克股票 市場,但是這批創業公司已經運營起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現實。一旦上市,這些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已持有的股份就有可能躋身億萬富翁的行列。
四、最後的總結
所以綜合上訴,大家都形成一個共識:高等教育應著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化危為機,發展“創新型教育”帶動“創業型經濟 ”
創業型經濟不僅可以帶來經濟增長、就業增加和社會進步,而且可以改變經濟增長的邏輯,更新社會發展推進機制,從而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繁榮的驅動力。創業型經濟這種新的社會經濟形態的出現,標誌著新的教育形態的出臺。 最後我覺得:中國不是沒有創新型人才,缺的是創新的制度、創新的環境和創新的戰略。
當然,這並不是要求創業者必須完全具備這些素質才能去創業,但創業者本人要有不斷提高自向素質的自覺性和實際行動。提高素質的途徑:一靠學習,二靠改造。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就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和改造自我者。哈佛大學拉克教授講過這樣一段話:“創業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一件極具誘惑的事情,同時也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也並非想象中那麼困難。但任何一個夢想成功的人,倘若他知道創業同胞需要策劃、技術及創意的觀念,那麼成功已離他不遠了。”
***四***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階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創新在經濟,商業,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這些領域的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關於創新有很多的定義,我認為,創新就是根據人們的需求,然後你去做了去完成了,那就是一種創新。在這過程中無形的就鍛鍊了個人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探索精神、團隊協作等方面能力,拓展了視野,為以後創業、就業創造結實基礎。
通過半年的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學習,我認為在21世紀高科技資訊競爭的社會裡,是我們當代大學生大展巨集圖,樹立遠大抱負的時刻。因為我覺得在大學這個時段裡,有屬於自己充分分配的空間和時間,有更廣的知識交流圈,還有以及社會實踐機會。在中學的義務教育裡,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取更好的大學而學習,為讀書而讀書。換句話來說就是受應試教育的傳統模式而讓我們的思維能力受到了約束。創新,往往就是通過拋開傳統的思維而是用獨特的思維去創造新的事物,或者是突破舊的思維定勢,舊的常規戒律,不斷突破常規,發現或產生某種新穎、獨特的有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的新事物、新思想。
李開復老師說過,大學階段就是一個很好的科技創新機會。因為創新是基於在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上才可創新,如果對於專業基礎知識都瞭解不透,那麼談創新則是空想的。我覺得在大學階段,創新的同時可以利用豐富的資源去參加學術論壇、科技競賽、創業實踐等探究型活動,培養求實、探索精神,掌握與人溝通、團隊協作等方面的技能,在鍛鍊抗挫折能力的同時也開闊了視野。通過活動,可以使我們形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善於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蘊含的基本規律,具備相應的能力。 大學是追逐自己的理想、興趣的人生關鍵階段。我覺得在大學裡培養個人的興趣愛好對於個人而言就是一種創新過程。在培養個人的興趣愛好的時候無形地就是創新了個人獨特的實現方式。 創新,往往就是在個人的興趣愛好基礎上實現。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他特別強調興趣的重要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感情的體現,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因素,事實上,只有感興趣才能自覺地、主動地、竭盡全力去觀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容易在學習中產生新的聯想,或進行知識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較,綜合出新的成果。也就是說強烈的興趣是“敢於冒險、敢於闖天下、敢於參與競爭的支撐,是創新思維的營養。如李開復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他在大學期間,原來是就讀於法律系,可是那並不是他所感興趣喜歡的專業。偶然有一天,李開復老師接觸了計算機,他覺得他彷彿對這個知識很感興趣,於是他毅然放棄當時熱門的法律系專業而轉向無人問津的計算機技術專業。也正是因為這樣,李老師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要不然他現在可能還是在某個律師所裡面的打工者。從中可以看出,大學時追逐自己理想、興趣愛好的人生關鍵階段。
科技創新就是一個運用先進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採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作為21世紀當代大學生,我覺得我們每一位大學生都應該具備有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生命週期短、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不創新,就會滅亡。創新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是發展的動力,是成功的保障。在今天,創新能力已成了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是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步。同時也讓我們在校期間讓自己得到了鍛鍊,為以後自己在就業、創業的路途上鋪上了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