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蓮蓮子的種植方法

  睡蓮性喜陽光,因而睡蓮花白天展開,夜晚捲曲,是為花中睡美人。睡蓮具有觀賞和藥用的雙重價值,那麼睡蓮蓮子該怎麼養?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播種繁殖

  1、選種。蓮子的壽命很長,幾百年及上千年的種子也能發芽。蓮子的萌發力又很強,有時為了加快繁殖速度,在7月中旬,當蓮子的種皮由青色轉為黃褐色時,當即播種,也能發芽。但如果是次年以後播種,則應等到蓮子充分成熟,種皮呈現黑色且變硬時,才能進行採收,將採收的種子晾乾並放入室內乾燥、通風處儲存。所以在選種時應選用成熟和飽滿的種子進行繁殖。

  2、播種。蓮子播種在日氣溫20℃左右較為適宜,子蓮為能達到當年採收蓮子的數目,一般播種期為4月中上旬,花蓮在4月上旬至7月中旬播種,當年一般都能開花。7月下旬至9月上旬亦能播種,但因後期氣溫較低,只能形成植株,不能達到開花的目的。

  3、催芽。催芽的方法是將蓮尾端凹平一端用剪刀剪破硬殼,使種皮外露並注意不能弄傷胚芽。將破殼的蓮子放催芽盆中,用清水浸種,水深一般保持在10釐米左右,每天換水一次,4-6天后,胚芽即可顯露。夏天高溫時,播種應適當遮陽,每天換水增加到早晚各一次。此時因氣溫高。蓮子只需2天就能顯露胚芽。

  4、育苗。育苗的方式主要有盆育和苗床兩種。盆育即在盆中稀疏塘泥,盆土佔盆的2/3。苗床育苗,一般選用長寬100釐米,高25釐米的苗床。再加入稀塘泥15-20釐米整平,最後將催好芽的種子以15釐米的間距排列,依次播入泥中,並保持3-5釐米的水份。

  5、移栽。當幼苗生長至3-4片浮葉時,就可以進行移栽。每盆栽植幼苗一株,應隨移隨栽,並帶土移植以提高成活率。田間植子蓮一般每畝栽植700株幼苗,移栽後為促進幼苗的正常生長,前期應保持淺水,並根據幼苗的生長逐漸提高水位。 盆栽荷花:

  1、選擇優良品種。應選擇株型小、花大而色豔、開花多的觀賞品種。如滿江紅、桌上蓮、小天使、小仙女等。如果用種藕種植,應選擇項芽完整、無病斑、無破損、生長健壯的藕種。如果用蓮子種植應精選粒大、飽滿的老熟蓮子。

  2、容器。選用口徑30-60釐米,高不超過50釐米的花盆***或缸***。要求保水耐用。庭院或單位種植可用高檔陶盆,產業化大量生產商品盆荷。

  3、土壤要求。荷花要求腐殖質豐富的肥沃土。用土通常為湖塘泥。也可用園土4份,黃土3份和沙土3份拌勻配製使用。切忌用化工汙染泥、下水道汙泥。

  4、適時種植。我國南北緯度高低懸殊。大地回春早晚差距很大,種植時間必須因地制宜,靈活掌握。氣溫上升至15℃時,荷花頂芽萌動。長江流域以“清明”前後最適宜。北方4月下旬均可栽培。若用蓮子種植,5到7月也可種植。

  5、 栽植方法。把種藕平放或頂端斜向下成20°-50°傾斜,沿容器內壁埋入泥中,讓尾端翹露泥外。每盆栽一支即可。應稍晒乾固定種藕後再加水。若用蓮子種植。南方可4月上旬種植,北方可推遲到5到7月,寧晚易早。在氣溫回升穩定後,進行破頭浸種,把有凹點的端部在水泥地上磨破或用老虎鉗夾破,用20℃-30℃溫水浸種,每天換水一次,一週內出芽,二週後浮葉展開生根,根10釐米時,即可移栽,定植盆中央,加水以下淹沒小荷葉為度,不可缺水,一次定植,當年均能開花。

  6、管理。盆栽荷花初期水不宜過多,保持水深3-5釐米即要,淺水可提高盆泥溫度,促使荷花生長。隨著氣溫升高,立葉出水後,應保持水深16釐米,切勿失水。秋末冬初,荷花進入休眠期,不必經常加水,只保持淺水即可。盆栽荷花,一般不用追肥,尤忌施過量肥。如果底肥不足,立葉色淡黃,可追少量浸泡的植物餅肥。10月下旬當立葉全部枯黃以後,須移至室內或邊盆一起深埋土中超冬。 荷花多用播種和分藕繁殖。

  播種:在早春地溫上升到25℃以上時,即可進行。先將上年採收成熟種子先端外硬皮用砂紙或挫刀磨破,播入有培植土的水缸內,加3—4釐米深水,待幼苗出水後,移入定植的缸內或池塘中栽培。荷花,特別是觀賞價值較高的睡蓮等優種,種子易掉落和幹後易失去發芽力,一般收後在水中貯存,以免乾燥。種子繁殖發育生長較慢,故少採用。

  分藕:分藕是荷花繁殖常用的一種主要方法。在四月上旬將選擇好的健壯無病害的頂芽完好無損的藕秧,秧頭朝下尾巴朝上,埋入肥沃富含磷、鉀的池底中的栽植穴內,行距1.5米到2米,株距可不超過1.4米,埋後覆土10—15釐米,水深15—20釐米。荷花性喜溫暖溼潤的氣候和陽光充足的水中環境,利於生長。

  若行盆栽供觀賞,可選用桶式花盆或小水缸,即口大身矮的荷花缸。栽前將盆或缸刷洗乾淨,進行日光殺菌。栽時先將盆或缸放上泥土,最好是河池內挖出的肥沃的泥土,或富含有機質的田園土,約佔盆或缸深的六分之一,上鋪六分之一的魚骨、雞毛、頭髮、糞肥,上面再放六分之一田園土或河泥土,上放藕秧1—3個,秧頭下斜,藕芽朝裡,秧尾向上斜30℃,然後覆泥土3—5釐米,移至陽光下,使盆土充分吸收陽光照射。待盆土幹後,澆足水,再晒至對成幹,再加水3 ——4 釐米,以不幹涸為好。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15—20天新葉可長出水面。荷花喜溫暖,陽光,在溫度8—10℃可發芽,14℃開始生長,18—20℃抽生柄葉,20—28℃是生長最佳溫度。開花期要溫度高,陽光充足,放在夏季開花,藕的生長期多在秋後,氣溫下降時期。

  荷花生長期的管理:水層深淺要適宜,一般為兩頭淺,中間深,即初期淺,高溫花期深,進入秋季再淺。施肥一般2—3次,出葉後輕施一次,孕蕾期一次,藕莖生長時一次,主要施腐熟餅肥水。盆栽的可放在向陽處,保證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以利生長。

  病蟲害多系腐爛病。除及時除掉病葉外,可用800倍託布津液噴治。蚜蟲危害時可用樂果稀釋液噴殺。若有水蛆,用石灰驅除。深秋,花停止抽生,葉停止生長,水要逐漸減少,盆栽的待11月天冷時,要移人溫室或放入水深處防凍。翌年四月可取出進行一次翻種或換盆,否則花不開放,葉不茂盛。

  荷花常見主要蟲害有:大蓑峨:俗稱袋子蟲;幼蟲為雜食性害蟲。6月中旬孵化出來後,爬至樹枝上吐絲下垂,隨風飄送至荷葉上,吐絲做袋護體,伸出頭咬食荷葉和蕾柄。蟲害嚴重時,一片荷葉背面可掛20-30 頭,能將新老荷葉吃成千瘡百孔。防治方法:盆栽者主要靠管理時隨手摘除,也可用90%敵百蟲,1500-2000倍加青蟲茵800倍液噴殺。此藥對危害荷葉的銅綠金龜子、黃刺蛾等,也有效。 蚜蟲:以若蟲或成蟲群集於剛出水的卷葉、新葉、立葉葉柄和花蕾上,吸取汁液為害。蟲害 嚴重時,新荷捲縮不展,花蕾萎蔫。1年可發生20餘代,主要在4-9月間,尤以晚春和仲秋最烈。大量發生時可在缸、盆水中撤3%吱喃丹顆粒劑藥殺;同時還可殺死潛入浮葉葉肉危害的格蚊幼蟲。斜紋夜蛾:幼蟲咬食葉、花和嫩柄,7-8月常大量發生。可噴50%鋅硫酸乳油,或80%敵 敵畏乳油,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初發時可人工捕捉。

  主要病害有:斑枯病和斑點病,都於6-9月發生在荷葉上,尤以多雨季節發病嚴重。斑枯病: 發病初期,葉面出現褪綠斑點,以後逐漸擴大,使病斑周圍組織壞死,乾枯後變成談褐色至深棕色的輪紋狀大塊病斑。斑點病: 病斑圓形,直徑0.5-8毫米,上突下陷,淺褐色至黃褐色。這兩種病對荷花的生長髮育和觀賞效果均有影響。用25%可溼性多茵靈原粉早晚噴撤在荷葉上,或用甲基 託布津原粉噴撤,均可約收70%左右的效果。

  睡蓮種植方法

  一、播種時間:蓮子無休眠期,只要水溫能保持在16℃以上,四季均可播種。蓮子在溫度、光照適宜的條件下,從播種到開花春季需要50-60天,秋季需要60-80天。

  二、種子處理:蓮子外殼堅硬密實,浸種前必須進行人工破口,蓮子的一頭有小突尖,另一頭有小凹點。把有小凹點的的那一端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磨破或用老虎鉗子夾破一小口,注意不要夾傷種胚,也不要去殼。

  三、浸種催芽:夏季水溫20℃-30℃很適合蓮子發芽,視種子多少用碗或盆盛水,以浸泡住種子為度。擺放在室內,每天換兩次水,1周內可以發芽。出芽後放在向陽處,加強光照,不可缺水。2周後長出細根和2~3片幼嫩的小荷葉,待葉如錢狀,根系形成便可分載。

  四、芽苗移栽:選口徑18cm~30cm的無底孔陶盆或塑料花盆,盆內加半盆田園土或無化工汙染的河塘泥,提前兩週加水浸泡,不要施肥。移栽時將小荷苗的細根按入泥中,每盆栽一株,移栽後加適量水,以水不淹沒小荷葉為度。

  五、秋冬管理:移栽2~3周後,待進入生長旺期,如果葉片泛黃,可以追施少量氮、磷、鉀三元複合肥,稀肥勤施。荷花喜溫、喜光,不耐陰暗。當外界溫度低於16℃時,生長緩慢,應移到日光大棚內。 蓮子的種皮很厚,為了比較順利的發芽,需要進行簡單的處理。首先請分辨碗蓮種子的兩端,一端是有小小的凸起,一端是小小的凹點,要處理的是凹點那一端。 蓮子的種皮很厚,為了比較順利的發芽,需要進行簡單的處理。首先請分辨碗蓮種子的兩端,一端是有小小的凸起,一端是小小的凹點,要處理的是凹點那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