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進補吃什麼好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立冬進補吃的食物,一起來看一看吧。

  立冬進補吃的食物

  蘿蔔燉羊肉:蘿蔔被稱為平民人蔘,立冬吃蘿蔔有很好的滋潤作用。羊肉性溫,適合冬季食用。

  堅果類的食物中富含油脂,冬季進補是非常好的選擇,立冬的適合不放也適當吃一些堅果,諸如芝麻、花生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霸王花南北杏煲豬肚:中醫認為霸王花有清熱潤肺、除痰止咳、通腸利尿的功效,用以配南北杏煲豬肚更加強此功效,且老少皆宜。材料和做法:霸王花、南北杏、陳皮、蜜棗浸透,陳皮去瓤,蜜棗去核;豬肚衝淨,生粉擦洗淨,飛水,颳去白苔,洗淨,切塊。一起與生薑下瓦煲,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

  四物雞:當歸20克、熟地黃15克、炒白芍15克、川芎10克、枸杞子10克食材鹽、米酒各適量調味料烏骨雞1只。做法:雞洗淨、切塊、汆燙、沖涼備用。將藥材用過濾袋裝好,放入燉鍋內,再放入雞塊,加水蓋過,淋上水酒,燉熟。加鹽調味即可食用。四物湯是由當歸、熟地黃、炒白芍和川芎等四味組成,具有補血、活血和止痛之效用。當歸含揮發油及維生素E,有補血與活血之功效;熟地黃含有大量配糖體,具補血作用;炒白芍有收斂、止痛之功效;川芎有行氣活血作用,可加強當歸的補血功效。

  立冬養生小常識

  早睡晚起 晨練推遲

  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議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年輕人要避免夜生活豐富,睡覺過晚。老年人要避免晨練起得太早。

  恬淡安靜 暢快心情

  從“立冬”開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有些地區雖然還不冷,但還是要順應自然的變化,入冬以後起居調養都應該以“養藏”為主。

  情志方面,中醫講究入冬後,情志要恬淡安靜、寡慾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於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鬱鬱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如跳舞、弈棋、畫畫、練書法、欣賞音樂等,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立冬養生食療篇

  黑芝麻粥《本草綱木》:

  [配料] 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 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淨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 補益肝腎,滋養五臟。

  注:本方更適於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並有預防早衰之功效。

  蟲草蒸老鴨《本草綱目拾遺》:

  [配料] 冬蟲夏草5枚、老雄鴨1只、黃酒、生薑、蔥白、食鹽各適量。

  [做法] 老鴨去毛、內臟,沖洗乾淨,放入水鍋中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蟲夏草,用線紮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薑、蔥白、食鹽、清水適量,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2小時鴨熟即可。也可用氣鍋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