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普通存款年利率多少

  伴隨中國經濟不斷髮展,量大面廣的小企業開始廣泛參與市場競爭,不但促進了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發揮,也為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了重要作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工商銀行普通存款年利率

  利率計算公式和最新銀行存款貸款利率

  利率又稱利息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計算則稱為年利率。其計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 ÷ 本金÷時間×100%。

  利率指一定時期內利息與本金的比率,是決定利息多少的因素與衡量標準。利率作為資金的價格,決定和影響的因素很多、很複雜,利率水平最終是由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所決定

  的。首先,利率分別受到產業的平均利潤水平、貨幣的供給與需求狀況、經濟發展的狀況的決定因素的影響,其次,又受到物價水平、利率管制、國際經濟狀況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最新貸款利率

  利率專案 年利率***%***

  六個月以內***含6個月***貸款 5.60

  六個月至一年***含1年***貸款 6.06

  一至三年***含3年***貸款 6.10

  三至五年***含5年***貸款 ***5

  五年以上貸款 6.60

  利息的計算公式:

  本金×年利率***百分數***×存期

  如果收利息稅再×***1-5%***

  本息合計=本金+利息

  應計利息的計算公式是:

  應計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應計利息精確到小數點後12位,已計息天數按實際持有天數計算。

  利率結構是指利率與期限之間的變化關係。目前在存款利率中,各種不同期限利率檔次的設計基本上是按照期限原則,並考慮複利因素形成的。以我國1999年6月10日開始執行的存

  款利率為例,定期一年儲蓄存款的利率為2.25%,定期三年儲蓄存款的利率為2.79%。若某人有一筆現金1000元,按一年期存入銀行,到期後取出本息之和再存入銀行,仍存一年期

  ,到期後再取出本息,仍全數存入銀行***一年期***,這樣,三年後的本利和如下。

  第一年:本利和=1000****1+2.25%***=1022.50***元***

  第二年:本利和=1022.50****1+2.25%***=1045.50***元***

  第三年:本利和=1045.50****1+2.25%***=1069.03***元***

  存款利率:

  利率專案 年利率***%***

  活期存款 0.40

  三個月定期存款 2.60

  半年定期存款 2.80

  一年定期存款 3.00

  二年定期存款 3.90

  因為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利率,所以,存哪家銀行都是一樣的,利息=利率*本金*時間,銀行利息計算器是專供於普通使用者使用,很容易操作,只要知道自己的存款或貸款金額,

  時間、利率等相關資訊就可以輕鬆地計算出存款或貸款的利息金額變化情況。

  國家現行的存款利率表:

  整存整取 三個月 2.65%

  整存整取 半年 2.80%

  整存整取 一年 3%

  整存整取 二年 3.90%

  整存整取 三年 4.50%

  整存整取 五年 5%

  零存整取 一年 2.60%

  零存整取 三年 2.80%

  零存整取 五年 3%

  整存零取 一年 2.60%

  整存零取 三年 2.80%

  整存零取 五年 3%

  年利率的影響因素

  巨集觀經濟環境

  當經濟發展處於增長階段時,銀行投資的機會增多,對可貸資金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反之,當經濟發展低靡,社會處於蕭條時期時,銀行投資意願減少,自然對於可貸資金的需求量減小,市場利率一般較低。

  央行的政策

  一般來說,當央行擴大貨幣供給量時,可貸資金供給總量將增加,供大於求,自然利率會隨之下降;反之,央行實行緊縮式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可貸資金供不應求,利率會隨之上升。

  價格水平

  市場利率為實際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當價格水平上升時,市場利率也相應提高,否則實際利率可能為負值。同時,由於價格上升,公眾的存款意願將下降而工商企業的貸款需求上升,貸款需求大於貸款供給所導致的存貸不平衡必然導致利率上升。

  股票和債券市場

  如果證券市場處於上升時期,市場利率將上升;反之利率相對而言也降低。

  國際經濟形勢

  一國經濟引數的變動,特別是匯率、利率的變動也會影響到其它國家利率的波動。自然,國際證券市場的漲跌也會對國際銀行業務所面對的利率產生風險。

  年利率的調控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工具的運用。利率調整逐年頻繁,利率調控方式更為靈活,調控機制日趨完善。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作為貨幣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將逐步從對利率的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轉化。利率作為重要的經濟槓桿,在國家巨集觀調控體系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手段的運用,通過調整利率水平與結構,改革利率管理體制,使利率逐漸成為一個重要槓桿。1993年5月和7月,中國人民銀行鍼對當時經濟過熱、市場物價上漲幅度持續攀高,兩次提高了存、貸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兩次提高了貸款利率,這些調整有效控制了通貨膨脹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針對巨集觀經濟調控已取得顯著成效,市場物價明顯回落的情況,央行又適時四次下調存、貸款利率,在保護存款人利益的基礎上,對減輕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利息負擔,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