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淡代理記賬行業現狀

  代理記賬指的是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以小企業為服務物件所進行的包含代辦納稅、報賬、記賬以及算賬等業務。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中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發展現狀

  目前,中國有的地區發展較快,特別是經濟較為發達的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地,代理記賬機構發展勢頭強勁,例如,上海市今年5月公佈的具備代理記賬資格的單位已達400多家,廣州的會計代理機構也有300多家,而在江蘇的蘇南,例如太倉、常熟、張家港等地平均每個縣市的代理記賬機構都在二三十家以上。在這些會計公司中,有的已經走向了規模化經營,例如,北京的春雪會計公司經過七年的發展,服務範圍已經覆蓋北京所有區、縣,目前設有28個連鎖辦公地點,專職會計從業人員達600多人;北京信海誠財務公司才成立五年,客戶已近上千家;上海宜旺財務諮詢公司目前有客戶100多家,公司年營業收入達500萬元,服務物件甚至包括世界五百強企業;江蘇太倉最大的會計服務公司已有30多個分部,代理記賬業務已經延伸到鄉鎮。但是大部分地區代理記賬的發展狀況並不樂觀,代理記賬機構運作中也存在不少問題。

  1.各地經濟發展差距大,代理記賬機構的發展不平衡。目前,由於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及推行力度不一,代理記賬行業的發展也極不平衡。中國有的地區代理記賬機構數量較少,行業發展緩慢,有的地區財政部門甚至連代理記賬許可證都從未審批過,更談不上發展了。從總體上來講,中國的代理記賬行業目前發展極不平衡,規模普遍較小,業務拓展困難。

  2.代理記賬機構規模小,抗風險能力有限。以江蘇省鹽城市為例,根據鹽城市財政局統計資料,經鹽城市各級財政部門審批成立的88家代理記賬服務機構中,有61家公司的從業人員都在5人以下,17家配備的人員僅僅能滿足最基本的人員設定要求***3人***,88家代理記賬機構中從業人員超過10人的僅有兩家,全市代理記賬機構平均從業人員為4.7人。上述資料可以看出,鹽城市的代理記賬機構規模偏小,缺少規模較大的“集團”式的示範公司,從而降低了代理記賬機構承擔法定責任的能力,也使得代理記賬機構從事代理記賬業務和個人兼職記賬相比並無絕對的優勢。

  3.會計代理記賬被認知的程度不夠。財政部《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但代理記賬依然是一個新鮮事物,還沒有得到充分認識。首先,作為代理記賬的主管部門在宣傳和推行的力度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會計法》第36條規定,“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定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定會計人員並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設定條件的,應當委託經批准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根據法律的規定,不具備設定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條件的單位,應當委託經批准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個人兼職記賬在某種意義上是否合法還是值得商榷的。會計主管部門在會計從業人員的資格管理上是到位的,但對於個人兼職記賬方面的管理還有待加強,這不僅干擾了法律的嚴肅性,而且容易派生出許多其他問題。其次,代理記賬的中介機構本身的宣傳和推廣的力度也不夠。從客觀上來說,這固然和大的環境有一定的關係,但主管上也和代理記賬機構缺乏必要的經營能力和本身固有的缺陷有關。

  4.代理記賬中介機構本身存在的缺陷制約了代理記賬行業的發展。從目前代理記賬的實際業務來看,代理記賬範圍有著很大的侷限性,雖然代理記賬公司列示的代理範圍很多,但是真正被廣泛代理的內容比較有限,主要集中在代理登記總賬、代理報稅、代理報表等內容。代理記賬中介機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代理機構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二是代理機構從業人員配置不符合要求,三是代理委託行為不規範,受託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確,四是代理記賬業務質量難以保證。

  二、會計代理記賬業務規範發展的對策

  1.實行代理記賬業務准入制度。針對目前代理記賬行業比較混亂的現狀,對開展代理記賬業務的機構和個人實行准入制度。對開展代理記賬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取得《營業執照》、《代理記賬許可證》等,並對已經批准的准入許可證件實施嚴格的年檢制度,規範代理企業業務流程和業務規範,根據代理機構的年檢情況,評定信用等級,對於評定不合格或代理記賬過程中有重大差錯的,堅決取消其代理記賬資格。代理記賬行業,是一個新興行業,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些單位財務人員,在未取得代理記賬資格的情況下,承擔多家企業的會計記賬工作,這既嚴重干擾了法律的嚴肅性,同時也派生出許多其他問題。比如,一方面,會計人員對不同行業的會計制度和核算方法的瞭解程度不同,可能導致核算不規範,賬務處理漏洞百出,給企業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另一方面,如果是同一競爭行業,可能導致企業財務機密的洩漏等。因此,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對於未取得代理記賬許可證的機構和人員開展代理記賬業務的行為,要按《會計法》的規定給予處罰,以確保會計資訊的質量。有了較為規範的准入制度,一方面可以對取得准入資格的代理機構和個人實施長期有效的考核機制,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規範代理機構和代理記賬行為。

  2.政府部門應積極宣傳代理記賬的重要作用和意義。一方面,由財政部門牽頭,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會計人員學習相關的財務會計知識和財務會計法律法規,使每位會計人員能依法執業;另一方面,積極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稅務部門的支援,組織不具備設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小型經濟組織及個體工商戶學習《會計法》和《代理記賬管理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大力宣傳代理記賬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以及代理記賬的法律地位,提高社會對代理記賬的認知度。

  3.充分發揮政府職能,積極做好政策引導並加大執法監督力度。首先,要加強政府部門的扶持力度。財稅部門應該積極研究扶持代理記賬行業發展的措施和方法,適時出臺一些優惠政策。採取針對性措施,積極推動代理記賬的實施。尤其是稅務部門,要利用同小規模經營組織聯絡緊密的優勢,幫助推廣代理記賬。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規。相關部門應積極制定有關法規及其實施細則,明確委託代理雙方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幫助雙方以合同形式明確各自的法律責任,並進一步規範代理記賬機構的設立、審批、年檢、業務管理等工作。最後,要強化監督。財政部門要加強對代理記賬機構的監督管理,對所有從事代理記賬的個人和機構進行全面清理,建立代理記賬機構檔案庫;建立定期檢查和年檢制度,對未通過檢查或年檢的代理記賬機構進行整頓;規範代理記賬機構和人員的執業行為等,促進代理記賬行業的健康發展。公務員之家

  4.對代理記賬業務雙方實施規範有效的承諾機制。開展代理記賬業務,必須辦理委託手續,簽訂業務委託書,委託單位承諾提供真實、有效、合理、合法、準確、完整的全部會計資料,受託單位承諾按照《會計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代理雙方簽署業務委託書,是業務委託正式生效的法律依據,同時,雙方的承諾也是今後發生糾紛雙責任確定的依據。只有委託方提供了真實的會計資料,受託方才能依據真實完整的會計資料核算委託方的財務狀況,得出有效的經營成果,委託方才能得到企業決策所需要的真實、準確的資料。規範有效的承諾機制,也是雙方合作的基礎。企業提供虛假的會計資料,就失去了委託會計記賬的意義。會計代理機構如果不能按照國家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委託方也就無法得到想要的資料。同時,有效的承諾機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代理機構的法律地位問題。代理機構按照《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對會計核算過程負責,而不需要對企業提供的會計原始憑證的真實性負責。

  5.加大監督,建立健全規範的業務流程和業務規範。財政部門應在全面瞭解掌握代理記賬機構發展動態的基礎上,針對當前代理記賬業務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制訂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的具體實施細則以及代理記賬業務操作流程與規範、業務質量控制等相關制度,規範代理記賬業務。健全的業務流程和規範,可以保證企業和代理機構之間的交流和代理記賬過程中的一些必要規範得到實施。從企業取得原始憑證開始,到代理構製作憑證,編制報表,檔案的保管等,涉及到許多憑證和資料的交接,人員責任的確定,代理收費的標準等工作。沒有一個規範的業務流程,無法在整個過程中分清責任,會導致檔案的流轉無序化;沒有一個健全的業務規範,無法在代理過程中規範代理機構的操作,會導致代理過程的不規範化。各級財政部門作為會計代理機構的直接管理機構,必須在實施會計代理制度過程中,制定一系列規範的操作規則,讓委託方和代理機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在對代理機構的業務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6.配置合格的人員。代理記賬機構應自覺按照財政部《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規定,配置合格的會計人員,提高代理記賬機構的可信度。另外,代理記賬機構應注意提高會計從業人員自身素質。會計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包括:***1***加強高層次學歷教育和多元化教育;***2***強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

  代理記賬的主要特徵

  代理記賬是指會計諮詢、服務機構及其他組織等經批准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接受獨立核算單位的委託,代替其辦理記賬、算賬、報賬業務的一種社會性會計服務活動。代理記賬的主體是經批准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包括會計師事務所、代理記賬公司及其他具有代理記賬資格的其他中介機構;代理記賬的物件是不具備設定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定專職會計人員的獨立核算單位,如小型經濟組織、應當建賬的個體工商戶等;代理記賬的內容主要是代替獨立核算單位辦理記賬、算賬、報賬等業務;代理記賬的性質是一種社會性會計服務活動,是會計工作社會化、專門化的表現;代理記賬在法律上的表現則是通過簽訂委託合同的方式來明確和規範委託及受託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

  代理記賬的好處

  第一、 費用節省,享用專業團隊的服務。

  第二、 運用計算機技術,高效,低差錯率。

  第三、 政府審批,專業正規,保障經濟責任,免除企業後顧之憂。

  第四、 避免因會計人員變動造成企業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同時也節省了專職會計住房、社會保險開支。

  第五、 避免專職會計技能單一,影響會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