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公司的經營宗旨

  隨著時代的發展,順應多元的時代需求,多種多樣的咖啡店形態也應用而生。通過分析具象化的各個形態的咖啡店的社會作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咖啡廳最高宗旨是:盈利。沒有盈利就沒與一切。

  對客人的宗旨是:舒適。從吃到玩。

  對員工的宗旨是:嚴謹,開心。前者保證盈利與舒適;後者保證能留住人。

  咖啡公司的品牌故事

  1918年,中國大陸硝煙瀰漫,戰亂不斷。一個名叫阿南的小男孩不幸被拐賣至南洋,變成了蘇門答臘島一個咖啡豆莊園的奴隸。

  幸運之神並沒有將他拋棄,機緣巧合下他成了莊主的救命恩人,莊主不但恢復了他的自由身並讓他參與莊園的管理工作。

  中國人特有的勤勞和忠誠,使他有機會投身於咖啡的種植、研磨、烹煮等工藝的研究,一晃就是三十年……

  後來老莊主去世時,阿南也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定居在新加坡。三十年的咖啡情緣使他萌生了一個念頭——開創一家咖啡館。 咖啡的品牌故事

  於是華人社群第一家手工研磨咖啡館研磨時光開張了!

  經過10年的磨合,他獨創了一套獨特的最適合華人的咖啡調製祕方,在當地家喻戶曉,被盛譽為最適合華人的咖啡館。

  漂波的一生,歷盡蒼桑。思鄉的情節,糾纏了一個世紀。最終老人未能重返故土,只好叮囑孩子,一定要帶著他和他的精良技藝回到大陸,與國人分享咖啡的苦與樂。

  咖啡公司被禁止的內容

  新鮮事物的咖啡館被完全接受,總是要經歷一些磨難,咖啡館也是如此。歷史上,咖啡館和喝咖啡的生活習慣數次被禁。比較著名的有如下三次:

  1:最先下令禁止咖啡的是麥加總督,他發現攻擊他的詩文居然是從咖啡館流出的,於是1511年麥加的所有咖啡館關門,甚至將違禁者縫在皮袋子裡扔進博斯普魯斯海峽;

  2:英王查理二世也於1675年頒佈了咖啡館禁止令,起源有二,一是當時不準進入咖啡館的女人發表了陳情書,抱怨英國男人威儀盡喪;二是,咖啡館成了民眾批評時政的地方。

  3:1781年,普魯士國王菲特列大帝禁止人民私自進口咖啡、杜絕民間烘焙咖啡,呼籲大家不要忘記自己的“國飲”――啤酒。

  當然嘍,後來,這些禁止令都是不了了之。從這裡倒是可以證明,運用暴力對民眾的口味、服飾、化妝進行強制或者禁止,似乎是不大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