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銷售與大客戶談判技巧有哪些

  在大客戶銷售中,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與大客戶的商務談判,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談判技巧,我們才能準確把握客戶的真正需求,突破其心理防線。那麼?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工業銷售與大客戶談判五個技巧:

  工業銷售與大客戶談判技巧一、發現客戶的真實需求

  筆者曾作為國內某知名工業自動化裝置商的銷售代表,負責大客戶的投標及談判。當時筆者的首要任務是:找到成交可能性最大的潛在客戶,從而開展重點公關。有的企業在進行招標時,往往丟擲一些“障眼法”式的專案需求,從而轉移部分廠商的注意力。筆者通過多種資訊渠道,瞭解到我們爭取的一家大客戶對外公佈的三大專案中,有兩項都是不切實際的,從而及時抓住銷售重點,鎖定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廣泛的資訊渠道是關鍵,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的溝通都非常重要。事實上,一條非常重要的資訊來自於與我們與該企業老闆司機的一次閒聊。這次看似無益的閒聊讓我們瞭解到,哪些需求是該公司已經內定的,哪些需求是該公司根本不需要或者暫時沒有能力執行的。

  工業銷售與大客戶談判技巧二、利用相對優勢,打擊競爭對手

  首次競標有三家企業入圍,除了我們公司,另有兩家省內企業,分別代理的是西門子和ABB公司的產品。它們兼有本土公司的人脈優勢與跨國公司的技術優勢,非常難以對付。但我們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就是系統的整合優勢。當時恰逢西門子公司的產品出現了一點軟體故障,導致客戶公司生產線不能正常執行,而等國外的工程師到達現場,至少都要在二十天以後。這時我們立即出動了北京總部的專家團隊,無償為該客戶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件事不僅為公司贏得非常珍貴的信任票,也使西門子公司奪標無望。

  工業銷售與大客戶談判技巧三、尋找關係突破口,動之以情,誘之以利

  西門子雖然出局了,ABB同樣不好對付,而且聽說該代理商老闆與客戶公司的老總還有遠房親戚的關係。經多方打聽我們瞭解到,客戶公司老總的妻子曾經是我們公司一位銷售經理的同事,而且她還欠這位經理一個“人情”。在競爭的白熱化關頭,人情因素成為重中之重,我們立即指定這位經理為該專案投標負責人,並開展一系列的企業公關活動。

  剛好客戶公司老總的小孩生病住院,該專案經理偕同妻子專程到醫院探望,兩位年齡相仿的母親一見如故,在子女教育方面有聊不完的話,相互之間都成了知已。事後客戶公司的老總回憶說,你們公司是在真誠地關心人,衝著你們的這份真誠,也要交你們這個朋友。

  可見,在這個談判過程中,企業一定要以真誠的關懷去感動人,情感為主,利益為輔,絕不可顛倒了主次。

  工業銷售與大客戶談判技巧四、拒絕小利,堅持立場,保持方向的正確

  幾個回合之後,所有的競爭對手都已經淘汰出局,我們公司即將成為當仁不讓的奪標者。但好事多磨,一家已經出局的公司是客戶公司的長期生意夥伴,與客戶公司的高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即使出局也在對我們公司產生影響。

  有一天,客戶公司一位副總通知我們,鑑於我們在幾輪競標中表現出色,要把一百多萬元的儀表訂單交給我們,而對我們盼望已久的工業自動化專案,卻表示要緩一緩。經公司研究,我們當即表示放棄儀表專案,專注做自己最擅長的自動化專案,同時加緊敦促對方確認訂單。當時有些經理表示不解,儀表專案也是一塊肥肉,為什麼要放棄呢?我們的態度是:首先,儀表不是我們的強項,會分散我們的精力,失敗的風險也較大;其次,儀表專案的推動可能給競爭對手製造口實,從而讓他們捲土重來,甚至搶走本次投標的重點專案。在這個過程中,不為小利而迷惑,堅持既定的路線方針,是專案成敗的關鍵。

  工業銷售與大客戶談判技巧五、自查自糾,彌補漏洞,一舉奪標

  經過我們的堅持,客戶方面終於同意將自動化專案交給我們。在審查報價單時,卻發現我們將一些非關鍵的配套材料的價格報得過高,對方發話,要求砍下總價的百分之三十。我們馬上進行調查,發現部分配套材料價格過高是由於前線銷售人員感覺專案費用太高,希望抬高部分不起眼的非關鍵品價格進行彌補。公司立即調低全線配套品價格,並承諾對方可以對配套品進行監審,最終在僅調價二十餘萬元的基礎上,拿下了這筆總值超過300萬元的訂單。因此,在最後的衝關階段,企業一定要關注細節,及時自我調整,發現問題立即解決,最終保證圓滿簽單。

  與大客戶談判的報價技巧:

  一、直接報價

  顧客問價格是天經地義的事,也往往是第一個關注的問題,這個無可厚非。儘管顧客看到明明白白的標價,都還是喜歡問多少錢,言外之意就是看看有多少優惠。冰箱導購採取直接報價法:4960。一開始並沒有說出任何的優惠政策,這個是非常正確的。很多導購在顧客問價格後,馬上把優惠政策丟擲來,這是不妥當的。

  筆者也常常這樣,有一次明明看到一個標價500元的東東,還是問多少錢。沒想到導購一句話把筆者趕了出來。導購說,你沒看見嗎,不是寫著500元嗎  銷售心態比什麼都重要,銷售心態不好,80%的顧客都會被趕跑。

  二、用反問迴應價格訴求

  當導購不丟擲優惠誘餌的時候,顧客往往會問:能不能優惠?打幾折?最低多少錢?這個時候是最考驗導購的時候,導購因為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導致顧客轉身就走或者不能成交的不勝列舉。該導購使用的方法是用反問迴應顧客的價格訴求:那今天能定下來嗎?言外之意很明白,今天能定,就有優惠,不能定,不能隨便給你優惠。這個反問一下子把問題拋回給了顧客,可攻可守,進退自如。

  三、要求對方報價

  在談判報價中,一般的原則是儘可能地讓對方先報價。當然,當對方的報價離你的底價相差很遠的話,則需要很好的迴旋技巧。顧客要求優惠,導購非常聰明,馬上問顧客願意出價多少。

  由於顧客看上了這臺冰箱,就說出了自己的底價:4500。要求對方報價的風險就是可能超出了自己的底線。4500的報價導購不能接受,接下來就需要運用談判策略進一步討價還價。看來國美和菜市場是一樣的,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不得不讓人想起黃巨集生說過的一句話:賣彩電不如賣白菜。

  四、對客戶的第一個報價說NO

  顧客的出價是4500,超出了導購的底線,導購不能接受,於是說,這個價格我們不可以的。假如一旦答應顧客,那顧客就可能放棄購買,因為你的讓步很容易,顧客就會感到他上當了,繼而繼續還價或者決定退出。

  就算顧客的報價沒有超出導購底線,在顧客報價後,導購也是不能同意的,要對顧客的第一個報價說NO,甚至第二個報價,第三個報價都要說NO,即使最後同意了,也要表現得極不情願,這就是“極不情願”策略,只是在這裡沒有細節表現出來。

  五、報價留有餘地

  標價是4960,在顧客要求優惠後,導購報價是4870,最後主任說底價是4800,而結果是4650成交,比最初的報價優惠了310。假設導購方的底價是4650,那她在報價的時候是要高於4650的,這是連豬豬都知道的道理。只有這樣才可能給顧客還價的空間,只有這樣才可能讓顧客有“成就感”。

  在報價和最後成交價的中間要經過很多次廝殺,然後一步一步接近成交價或者自己的底線。這個過程就像一個沒有平衡的天平,通過拆左右補右邊,拆右邊補左右的方式最後達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