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話銷售的話術

  無論提問何種問題,在提問的過程中,銷售人員一定要注意不要使客戶產生逆反心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提問技巧

  一、狀況詢問法

  日常生活中,狀況詢問用到的次數最多。例如,“你打高爾夫球嗎?”“你在哪裡上班?”“你有哪些嗜好?”等等,這些提問都是為了瞭解對方目前的狀況。這種提問方法稱為狀況詢問法。銷售人員對客戶進行狀況詢問,當然詢問的是和自己要銷售的產品有關的主題。例如,“您辦公室的印表機用了幾了?…‘您目前投保了哪些保險?”等。

  狀況詢問的目的是經由詢問了解客戶的事實狀況及可能的心理狀況。

  二、問題詢問法

  問題詢問法就是,在你得到客戶狀況詢問的回答後,為了探求客戶的不平、不滿、焦慮及抱怨而提出的問題,也就是探求客戶潛在需求的詢

  問。例如:

  “你現在在哪裡居住?”***狀況詢問***

  “火車站附近。”

  “是不是自己的房子”***狀況詢問***

  “是的,買了十來年了,為了工作方便。”

  “現在住的怎麼樣?是不是發現了不舒服的地方?”***問題詢問***

  “恩,現在那地方太喧譁了,馬路上到處都擠滿了人,走都走不動,實在不適合我們這種年齡的人居住。”通過上面這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經由問題詢問,能使銷售人員探求出客戶不滿意的地方,知道客戶有不滿之處,銷售人員就有機會發掘客戶的潛在需求了。

  三、暗示詢問法

  你發現客戶的潛在需求後,可以用暗示的詢問方法,提出對客戶不平不滿的解決方法。這種詢問方法就叫暗示詢問法。例如:“火車站附近的地鐵馬上就要通車了,靠近森林公園,有綠地而空氣又好的地方居住,您認為怎麼樣?”***暗示詢問法***

  “早就想在這裡居住了,只是一時下不了決心。”成功的銷售人員必定能熟練地駕馭“狀況詢問法”、“問題詢問法”、“暗示詢問法”的技巧。銷售人員若能熟練地互動使用以上三種詢問方法,客戶經過合理的引導和提醒,潛在需求將會不知不覺地從其口中流出。等客戶說出潛在需求後,銷售人員就可以自信堅定地展示自己的產品說明技巧,來證明自己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了。

  :電話銷售人員必經歷的五個階段

  1.心理恐懼期

  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話銷售的人,最開始大都會有心理恐懼期。也許讓你打一兩個陌生電話沒問題,但如果要讓你每天都打100多個陌生電話。換作任何人都會感到恐懼。

  電話銷售人在這個階段初步的表現是,不敢拿起電話、經常拿著電話發呆而不撥號碼、期盼對方無人接電話、對著電話本發呆等等一系列的表現。心裡想的大概有:這個行業怎麼這麼難做,客戶怎麼都不要這個產品,開始懷疑產品和市場,或者我要考慮考慮再打電話,先了解一下公司的資訊也許會好一點,我一定要想一個非常好的開場白或者說辭讓對方絕對不會拒絕我等等。

  對於這個時期的電話銷售人必須要清楚一個法則80/20法鰣,又叫平均法原則。或者理解一句話:“最好的永遠是下一個”。這決不是自我心理安慰,而是眾多營銷人員總結的經驗。只有這樣不斷的暗示自己才有可能進入第二階段。

  2.電話應變能力提高期

  大部分人第一階段都是在經理施加壓力,同時自身不斷暗示中度過的。電話恐懼的問題解決了就到了電話應變能力提高的階段了,很多人都稱之為“電話銷售技巧”,但其實還是應該稱之為應變能力。

  這個階段的表現大致為,經常會被客戶的問題問倒,拿著電話筒經常問同事或經理問題。此時應該是考驗銷售人的學習能力的時候,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正處於這個階段的銷售人一定要學會多問問題,雖然可能會遭到老同事的嘲笑,但是必須學會厚臉皮。記住一句話。“我是新人我怕誰”。同時依然強調一點就是保持電話量,只有多打電話才能碰到更多的問題,才能知道如何去解決。學習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實踐中學習。

  3.面談能力提高期

  有些人打電話很厲害,但是一到跟客戶面談的時候就不知道說什麼了,主要表現就是:成為一個快遞員,到客戶那送完資料就走人,或者是電話裡確定好業務去拿合同和發票。到客戶那就成了一個解答員,而非像電話中的侃侃而談。

  對待此種情況,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句話, “多見客戶,多總結”。所以總結很重要。同時又要“多問”,見客戶後有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立刻問老員工,或者自己感覺不是很好,立刻找老員工溝通學習。

  4.成交技巧期

  前面的諸多工作就是為了最後的成交,而這個成交是確實需要技巧的,有很多銷售人,前面都做的很好,跟客戶的感覺也很好,但是過一段發現客戶找別人做業務了。為什麼?就是因為,這個銷售人覺得跟客戶關係好了,不好意思提出簽單,反而讓同行的業務員鑽空子。這種情況是最可惜不過的。所以一定要敢於提出簽單。

  5.客戶維護期

  對於做基礎服務的業務,客戶的需要是非常多的,重複性消費可能性很高,所以一定要做好客戶售後的服務工作。同時注意要求客戶轉介紹。這樣業務才會像滾雪球那樣,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