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融資案例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業意識及其能力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引擎,因而很多實事與理論指出知識經濟的時代即創業的時代。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創業資金哪裡來?

  也許你有一項高科技的成果,正想創辦企業,將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也許你有一個高利潤的專案,打算興辦工廠,藉機開創自己的事業;也許你正看好著某一行業,而你又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很想自己單幹;也許你是什麼優勢也不具備的下崗工人,只是想開個小店自己養活自己……但是,你們都面臨著同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創業資金哪裡來?

  銀行提供的免擔保創業信貸

  事例:周光超前年大學畢業後回到老家上海後,一直沒找到稱心的工作,看到自己居住的小區內有一家小型超市生意非常紅火,周光超心想:不如開個超市自己給自己幹,但是一打聽,辦個小超市投資起碼得六七萬元,只好作罷。去年8月份,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與聯華便利簽約,推出了面向創業者的“投資七萬元,做個小老闆”的特許免擔保貸款業務,由於聯華便利為合作方為創業者提供了集體擔保,創業者自己不必再提供擔保,浦發銀行可向每位通過資格審查的申請者提供七萬元的創業貸款。周光超獲悉後立即遞交了申請,兩個月後,他順利地從浦發銀行領到了貸款,在控江路上如願開起了自己的小超市。

  提示:一般人們總認為,要向銀行貸款必須自己提供擔保或者抵押,其實情況並非都是如此,現在銀行為了拓展信貸業務,充分考慮了創業者尋找擔保的實際困難,紛紛主動尋找擔保方,為有意創業的人提供免擔保貸款。例如除了上面提到的浦發銀行的創業特許貸款外,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也曾於去年8月推出過個人助業貸款,力邀柯達公司作為擔保方,為申請開辦柯達快速彩擴店的業主提供信貸資金。這種信貸業務種類繁多、手續簡便,但是一般都有較強的時效性,而且不同的銀行可提供的貸款額度也不盡相同,創業者可到各大銀行進行諮詢。

  以低代價轉來虧損企業向銀行抵押貸款

  事例:杜德文做了幾年的外貿服裝,積累了一定的業務渠道,便打算自己辦一家鞋廠,他仔細算了算,辦個年產50萬雙皮鞋的中等規模的鞋廠需要100萬元裝置和週轉資金,外加一處不小於200平米的廠房。杜德文通過朋友在近郊某鎮物色了一家負債累累、瀕臨倒閉的板箱廠,以“零轉讓”的形式接手了這家工廠,也就是該鎮以資債相抵的辦法,將工廠所有的動產不動產以及工廠的債務全部一齊轉讓給了杜德文。廠房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是100萬元的投資從哪裡來呢?杜德文到銀行去貸款,負責信貸的同志要他提供擔保,可是上哪兒去找擔保人呢?正在杜德文著急萬分的時候,他的一位朋友一語點醒了夢中人:板箱廠的廠房就是現成的抵押物。就這樣,杜德文不花一分錢,就解決了資金和廠房的問題,當然,他因此也背上了較重的債務,這就要靠他通過今後的創業慢慢地償還了。

  提示:其實有不少人就是通過這種以小搏大的方式發家的。當然,這種求資的方法風險比較大,獲得創業資金的代價是一大筆債務,但是創業本來就是風險和機遇並存的,如果你有足夠的膽識,那麼這種融資的辦法將能幫助你在更短的時間裡更快地走向成功。

  2:一個成功的融資案例

  通過一項長達四年的融資計劃,匯豐投資銀行為新世界集團融資逾十四億美元前不久,香港匯豐投資銀行亞洲有限公司企業財務董事兼中國事務主管許亮華先生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就剛剛完成的香港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簡稱新世界中地***一項長達4年、累計逾14億美元的融資專案作了詳細介紹。 90年代以來,香港著名華商鄭裕彤財團通過旗艦企業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開始大舉進軍內地的中低檔房地產市場,併成為北京、武漢、天津和瀋陽等城市的房地產戰略發展商,為此,需要籌集龐大的資金進行投資。

  1993年的高峰期後,許多城市的樓房尤其是高檔樓房大量空置,使得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看法相當消極。在這種情況下,要說服他們為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拓展內地房地產市場進行投資,難度可想而知。1995年11月,匯豐為新世界中國房主發展有限公司首次通過私募方式發行了5億美元的股本。本次發行是香港歷史上最大的私募發行,私人股本投資者佔有了新世界房主43 %的股份,新世界發展則持有57%的股權。第二次是為新世界中國金融有限公司發行的3.5億美元強制可換股擔保債券。在私募成功發行一年後,新世界中國希望籌集更多的資金用於其在中國的房地產的投資活動。作為新世界發展的全資子公司,新世界中國公司的規模還太小,採用普通債券方式發行成本較高,如果上市又不具備三年業績的條件。

  於是,匯豐主要針對上一次私募所未觸及的可換股債券為債務投資者設計了可換股債券的發行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很大的結構性缺點:公司上市後,債券尚未到期就可以轉為股票,在換股期間,可能會有大量股票突然湧入市場,這會給當時的股價造成壓力,甚至影響初次公開發行的價格,因為投資者預計初次發行後股價不會立即上行。為此,匯豐設計的結構是,所有債券強制轉換成股票,並在初次公開發行時作為發行規模的一部分,上市前必須決定是否換股,上市後就沒有可換股債券了,這就給了投資者關於市場流通股數的確切資訊;當然這也給發行增加了難度。這次發行是除日本外亞洲地區最大的可換債發行之一,匯豐承擔了2.1億美元的分銷份額,卻創造了8.6億美元的總需求,發行後債券交易價格一直高於發行價格。

  在公開流通債發行兩年半以後,新世界中地準備在1999年到股票交易所上市,發行規模為5.68億美元。這次發行面臨的最大障礙在於,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房地產業有很多誤解,對實際發生和醞釀中的變化知之甚少。如何改變投資者的不良印象就成了決定發行成敗的關鍵。為了讓股本投資者能夠更好了解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匯豐集團屬下的匯豐證券於1999年5月6-7日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舉辦了中國住房改革研討會;為配合全球發行,匯豐組織了兩次獨立的訪問活動,活動事先都有詳盡的研究報告作鋪墊,活動橫貫了亞、歐、北美三大洲;6-7月,匯豐又組織了大規模的全球路演,訪問了三大洲的11個城市。為一次發行舉行三次全球規模的推介活動,這是非常罕見的做法,經過這三次聲勢浩大的活動,終於完成了對投資者的教育工作。

  在此次發行過程中,可換股債券的換股程式是個關鍵環節。債券持有者的換股方式有三種:在初次公開發行中認購最大數量的股票,或是將債券折算成股票出售獲得現金收入,或是隻認購最大債券股的一部分,其餘債券則兌現。經過路演,結果相當令人振奮:來自股本投資者的需求為7.83億美元,來自債券持有者的需求為1.43億美元,總需求達9.26 億美元。至此,由匯豐一手策劃的為新世界中地總額超過14億美元的這個融資故事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博才網

  3:

  初次創業,融資問題是關鍵,也是極讓人頭疼的事情,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個案例,“現身說法”:

  融資,要當心

  因為一次“特別”的打擊,雷先生和他的企業元氣大傷。雷先生為此賣掉了幾部愛車救急,可這點錢對於飢渴的企業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如同水滴入大海,連浪花都沒濺起來。

  雷先生的企業以技術研發見長,看著自己的幾十項創新技術和產品一起堆積,雷先生心痛又心急。

  在此關頭,有家據稱是“外資”的諮詢公司向雷先生伸出了“橄欖枝”,表示可以為企業融資解困。雷先生親自考察了一番,眼見該公司是在一幢頂級商務樓裡辦公,於是,便放心地按對方的要求提供資料和樣品。

  可當雷先生提出想看之前融資成功的案例時,卻遭到對方拒絕。起了疑心的雷先生派人打聽其外資背景,發現純屬子虛烏有;網站、伺服器,也一應的假冒偽劣。回頭再想找該公司,發現已人去樓空,雷先生的十幾萬元也打了水漂,只能自嘲:付學費買教訓。

  真融資,莫心急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經朋友牽線搭橋,普華永道的一位諮詢顧問約雷先生見了面。

  雷先生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有800萬投進來,企業就能走上正軌。諮詢顧問則表示,無論什麼企業,在引進投資方時,首先要想清楚融資目的、企業需要的是哪一類的投資者。其次,任何投資者,它只關心三件事:企業的整體狀況、產品及發展前景。

  不同的投資者關注點有所不同,一類財務投資者,像私募基金及投資銀行,他們在乎的是股權,不太會過多幹預企業的經營管理;另一類則是戰略合作者,這類投資者囿於有錢無技術無場地等因素,所以更關注企業實體,一旦企業有所發展,便有可能找藉口讓管理層走人,而讓“自己人”來替代。

  不過,兩類投資者各有側重點。所以,諮詢顧問建議雷先生,在融資前期不妨拿出幾項技術註冊幾家空殼公司,一家公司便是一項技術、一個專案,分別寫好商業計劃書後,像撒網一樣撒向那些財務投資者,如果感興趣,這些嗅覺靈敏的投資者自會循著味兒找上門來。

  只要有一兩個專案投資成功並能正常運作,便能貼補母公司的研發。如果空殼企業成長良好,也可剝離母公司上市。即便失敗,倒閉的是空殼公司,而不會危及到母公司。

  至於戰略投資者,目前可暫不考慮。如果雷先生哪天做膩了、做累了,那再找戰略投資者,看價錢合適,直接拿到海外上市“賣”個好價錢。

  直接融資,勢不可擋

  某次,學者巴曙鬆講述了一個金融學的“笑話”。說初創業者獲得融資的渠道有幾個F。一是家人***family***,比如Yahoo或微軟在車庫創業時,沒人相信他們會成功,只有家人一直堅信他們是天才;二是朋友***friend***;三是傻瓜***fool***,只有傻瓜才給一個除了想法其它一無所有的人投資。

  創業難,企業有好創意卻沒有錢,怎麼辦?國內市場不行,那就找外資,就到海外去上市。巴曙鬆說,我們的金融市場最缺乏的就是第四種———專業的投資家———風險投資基金***venturecapital fund***。它是企業成長的孵化器,如果直接融資的市場不成熟,企業很難有創新和成長的空間。納斯達克即便跌得一塌糊塗,可它卻培養了Yahoo、微軟、Google。所以,巴曙鬆直言,直接融資在2006年仍將勢不可擋。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