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主創業調查方案
有志不在年高,成才不問出處,創業的路徑又豈有高低貴賤之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經濟學院社會實踐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調查
今天上午的會議對小組各成員下一步的工作作了細緻、全面的部署,我和其他四位同學負責對石臼“365酒吧”作調研。這是拜訪“左鞋右襪”老闆時,他向我們推薦的又一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典型事例。遺憾的是,他沒有告訴我們過多的酒吧老闆的資訊,包括***、地址之類的,這在無形當中增加了我們調研的難度。我們幾個首先通過114查詢到了這個酒吧的號碼,一遍遍的通話卻始終無人接聽迫使我們另尋他路。我們又通過電話依次聯絡了石臼街道辦事處,石臼工商所和石臼商場工商所。終於在“石臼商場工商所”我們打聽到了位於石臼的這個酒吧的地址。
中午出去吃飯,在黃海一路找到了“365夜休閒餐飲”,順便過去問了問。沒能見到老闆,只聽接待我的所謂的“大堂經理”說他們老闆經營多個商店,同時還擁有自己的工廠。我說明了來歷後,這個“大堂經理”多多少少向我介紹了一些他們老闆的情況。老闆確實是在大學畢業後自主創業的,不過那是許多年的事情了,畢竟現在已是40歲上下的人了。作為一名美術專業的畢業生,這位老闆在畢業後一直從事與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開酒吧也有9年的歷史了。面積不大的酒吧卻有著別具一格的設計風格,據說這也是老闆自己設計的,包括牆上的壁畫,也是老闆一筆一筆畫上去的。
剛才提到的所謂的“大堂經理”僅僅比我年長几歲,沒有讀過大學,只是在幾年前接受過“管理學”的培訓。這個表面上僅在年齡上較之於我有優勢的經理卻有著我所遠不能及的對社會的精微體察和對創業就業問題的深徹感悟。我們針對當前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與他的談話使我開闊了視野、轉變了觀念、認清了形勢、擺正了位置。首先,它針對我們關於“對大學生自主創業問題的調研”這一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對你們大學生而言,研究有多少畢業生創業成功是沒大有什麼意義的。創業,尤其是對你們而言的大學生創業,本身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有多種因素作用與它。因此,很難去評價一個創業者成功與否。你們應該分開來看問題,具體的來看一個創業者哪些做法是成功的,那些是失敗的。”短短的幾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值得我們去細心品味。首先,他指出了創業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並非人人都適合創業,“創業”僅僅是一部分人的選擇,不可能為我們全體所用。再次,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那些規模大或者夠氣派的商店就是創業成功的。他們雖然有規模,但你確信店主能賺到錢嗎?他們雖然在一段時間內獲利,但這能夠維持長久嗎?
到現在,他作為大堂經理的時間已有4年了。小小年紀卻有如此能耐自有其奧祕所在。他是有思想的,又是有抱負的。他認為要想自主創業成功,必須懂管理。自主創業就是為了當老闆嘛。老闆也是領導,不懂管理怎麼行啊。但是,如何管理以及怎樣管理也都有其複雜性。管理的風險是很大的,因為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部門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學會管理是創業的前提,但是,只會管理也是遠遠不夠的。他是一個很好的管理者,但是如果讓他來當老闆的話,他就幹不了。我不否認他在自謙,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其現實可能性的。他指出,其原因是很多很雜的,究其根源是其沒有足夠的社會關係。就我們大學生而言,我們年齡有限、閱歷有限、社會關係也同樣有限,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本已困難重重的大學生創業無疑是雪上加霜。有些問題的複雜性決定了其終究不以我們良好的設想和美好的願望為轉移。比如人際關係,我們在大學期間所能拓展的範圍是有限的,遠沒能達到作為一個創業者所必需的要求。新時代的競爭是全球化的競爭,競爭同樣不同情弱者,社會也不會因為你年輕、因為你的資訊不完全而在必要的時候給予你特權或者是在你將要倒下時拉你一把。當然了,有些方面的缺憾還是能夠通過實踐來彌補的,比如現在普遍存在的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缺乏真正有商業前景的創業專案,許多創業點子經不起市場的考驗”這一問題,同學們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多走訪一下各具特色的部門和企業,通過與其管理人員交流,得到一些關於社會所需和市場執行狀況的資訊。與此同時,“兼職”也是一個可以近距離接觸社會、感悟社會的不錯的途徑,我們做兼職不是為了賺錢,賺錢只能說是我們從事兼職的必然結果而非最終目的。就以在酒吧服務為例吧,我們得到的報酬是微薄的,但我們收穫的能夠為我們創業提供幫助的社會實踐經驗和已經內化為自身素質的社交技能和商務禮儀卻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理想自主創業的同學要想獲得成功,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準備工作做得如何,這裡的準備工作說的就是短期計劃。俗話說“成功總是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我們在創業之前就應該全面的考慮到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機遇與挑戰,對自己創業過程中的每一步做一個詳細的部署和規劃,唯有如此,才能在困難和挑戰出現時從容應對。當然了,創業前期的準備工作要做到切實可行,不能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以上便是我與"大堂經理"交流得出的一點感悟,開始的前三段有點囉唆,而且有點新聞稿的味道了,只有到了後面才能感受出這是在寫心得。本想將其刪去大半並對剩餘部分作修改,最終還是保留了下來,一方面是前半部分在字裡行間也隱現出我的一些思維狀況,畢竟是按照這個思路理順出來的,另一方面,沒有同去的同學也能從中獲得一些必要的資訊,針對“大堂經理”的見解做深層次剖析!
:調查發現大學生自主創業最集中行業是零售業
即將走出校門的2009屆畢業生就業大軍如何分流?自主創業是一條有效的路。這樣的背景下,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的優惠措施,鼓勵大學生創業。
但一個必須直面的現實是,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並不高。據零點公司2007年的一份調查顯示,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只有0.01%,接近於零。據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統計,2006年至今,基金會已投資的293家大學生企業中,有穩定銷售收入、利潤與一定發展前景的企業約有50家,但這些企業距社會風險投資和產業資本的標準,仍有很大距離。
應屆畢業生剛剛走出校門,一沒經驗,二沒錢,要想創業談何容易?麥可思公司在對2007屆大學畢業生創業情況進行調查後發現,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困難主要是,缺少資金***31%***,市場推廣困難***25%***,缺乏企業管理經驗***20%***,技術水平不夠高***8%***,專案論證不夠***4%***。
資金成為大學生創業最大的攔路虎。沒有足夠資金支援的“業”如何“創”?微型創業也就成為一條可供應屆畢業生選擇的門路。所謂微型創業,說白了就是小成本買賣。投的資金不多,人力成本也低,也許一兩個,也許三四個,“掌櫃的”也多半兼做“店小二”。
這有點類似個體戶,但與主要做傳統行當的個體戶相比,微型創業可以有更多更新奇的點子,或者說創意。有人賣願望,有人賣祝福。近年時興的格子鋪買賣更是花樣百出,這正是微型創業的一種典型形式。一間鋪面劃分成多個格子,賣家只需支付很少的租金,就可以把自己的物品放在格子裡,委託店主幫其銷售,這種銷售模式因其成本低廉收入穩定在大學生中迅速發展。
近日,臺灣地區一家人力銀行的調查發現,有5成上班族有創業意願,主要因為“景氣差工作難找”。但因為手頭資金有限,創業者選擇30萬新臺幣以下的微型創業的比例增至66%。至於最受青睞的行業,小本生意的冰品飲料與複合餐飲品榮登寶座。
進行此次調查的銀行營運長吳睿穎建議,對資金風險承擔能力較低的“被迫創業者”,以低成本的微型創業起步,選擇曾任職過或較為熟悉的行業,並以創意和新服務創造能永續經營的藍海策略,避免以規模或價格進行紅海殺戮,才能為自己及員工們打造寒冬中的金飯碗。
麥可思對大陸大學生的調查也發現,大學生最初創業先從零售老闆幹起的居多,仍更多地集中在傳統行業。2007屆大學生自主創業分佈最多的三個行業依次是:零售業***19.2%***、文化體育教育和娛樂業***13.6%***、製造業***10.1%***。而在金融、保險、法律業、IT業的比例相加起來不足11%。
想當年,北大畢業生陸步軒開出“眼鏡肉店”,復旦學子趙宇回母校賣盒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討論:做小買賣到底算不算創業?如今這種事兒多了,質疑也在慢慢消散。人們發現,並不是只有比爾·蓋茨、馬雲那樣的才算創業,賣肉、修車、賣盒飯、做連鎖店老闆……只要不怕吃苦,只要能立穩腳跟,小作坊也能幹出大事業。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印傑教授表示,大學生創業沒必要一味死盯著高科技和專利技術,完全可以放下“身段”,尋找機會。“從趨勢上看,現代服務業是一個很適合大學生群體創業的領域,其投入成本低、智力成分高,只要能夠發現需求、創造需求,就能闖出一片天地。”
當然,即使是微型創業,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一是得有創業激情,二是得有一定條件。在現在的形勢下很需要政府扶一把。
國務院出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十項措施後,工商總局立即推出相關配套措施,為支援各類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提供優惠政策和便利措施,包括鼓勵民間投資興辦企業,對幾類人群創辦個體工商戶實行鼓勵和扶持,高校畢業生就在其中。
各地政府也在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方便。12月2日上海媒體報道,上海應屆大學生自主創業可享受減免稅費、享受貸款貼息、免費接受專案風險評估和指導等優惠。南京市也出臺政策,高校畢業生和在校大學生創業,可獲得減免稅收等多方面的優惠。
攤子再小也有風險,市場瞬息萬變,大學生又大多缺乏市場經驗,一個不小心,很容易就被市場經濟的浪花打溼。
如何讓這種創業更經得起風浪?某些國外產業模式或許有一些借鑑意義,即一條產業鏈上,龍頭企業牽頭,上下游企業支撐。比如一家圓珠筆生產商可以帶動很多塑料回收站的發展,還可以發展下游的連鎖超市。大學生的微型企業也可以納入到一些大的企業產業鏈中去,政府可以出臺優惠措施鼓勵、引導這樣的產業鏈。
對大學生來說,背靠大樹好乘涼,有資金、技術支援,抗風險能力會增強。對大企業來說,能把大學生的優勢資源利用起來,對自己的長久發展也很有好處。對政府來說,能用市場方法做的就少用行政方法。這樣一來,也許真能實現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