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臺大學生創業政策解讀

  為支援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出臺了註冊登記優惠政策、政府資金補貼政策、減免稅收政策、創業教育培訓政策等一系列相關優惠政策。在南京做創業的大學生現在有什麼優惠政策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南京大學生的創業政策,歡迎閱讀。

  南京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出臺

  日前,南京市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該意見中明確了不少扶持政策以鼓勵及推動就業創業,包括小微企業、電子商務網路創業,覆蓋農民工群體、高校畢業生群體、技能型人才、就業困難人員等,其中對招收各類群體人員就業均推出相應的優惠和獎勵。

  南京大學生創業政策:小微企業招高校畢業生可獲獎勵補貼

  加大小微企業發展扶持力度。對小微企業中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月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對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一年內的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企業實際繳費金額給予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招用南京籍畢業生的,再給予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獎勵補貼。對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科技型小微企業在南京市存款類金融機構取得商業貸款的,企業按時還本付息後,由財政部門按貸款基準利率的50%給予貼息,貼息貸款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南京大學生創業政策:大學生合夥創業最高可貸款50萬元

  大學生創業初始想融資不再是難事。南京將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援創業活動,促進大眾創業。將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進一步擴大擔保基金規模,降低創業擔保貸款的門檻,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至個人創業最高30萬元、合夥創業最高50萬元;全額貼息範圍擴大至大學生創業專案;對通過商業銀行獲得經營性商業貸款的,還本付息後按創業擔保貸款同等條件給予貼息。

  此外,還將建立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綠色通道,對落戶在寧高校、經認定的創業園區內註冊經營的大學生創業實體,經高校、園區稽核推薦、經辦金融機構審驗同意,可免除反擔保要求。

  南京大學生創業政策:創業者吸納一名失業人員可獲1500元補貼

  鼓勵成功創業帶動就業。對符合條件,初始成功創業並正常經營納稅半年以上的創業實體,給予4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吸納南京本市戶籍失業人員就業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的,按吸納就業人數給予每人1500元的一次性帶動就業補貼。

  支援電子商務網路創業。培育壯大網路創業規模,推動網路經濟與實體經濟互動發展。經工商登記註冊的網路商戶,同等享受各項創業就業扶持政策。未進行工商登記註冊,在網路平臺實名註冊、穩定經營且信譽良好的網路商戶創業者,可參照工商實體按規定享受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創業補貼等創業扶持政策;其南京市戶籍從業人員,可認定為靈活就業人員,按規定享受社保補貼等相關就業扶持政策。

  南京大學生創業政策:優秀大學生創業專案可獲最高50萬資助

  每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都是南京就業工作的重點之一,今後南京將加大對優秀大學生創業專案實施資助,每年遴選不少於200個優秀專案,分別給予20萬—5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資助資金50%由市紫金科技創投天使基金投資、50%由政府補助。鼓勵風險投資機構和創業專案加強對接,對初始創業專案爭取風投融資的按單個創業專案所爭取資金或融資總額的10%***最高25萬元***給予無償配套支援,幫助初創企業者降低融資風險。

  南京大學生創業政策:招一名就業困難人員每月可獲300元崗位補貼

  加強對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將南京本市戶籍女40週歲以上、男50週歲以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單親家庭,夫妻雙方均失業,城鎮家庭零就業和農村零轉移家庭貧困戶,特困職工家庭,殘疾人,無經營性、投資性收入的被徵地農民,南京本市登記失業的優撫物件家庭成員和軍隊退役人員,無經營性、投資性收入且連續失業1年以上等十一類登記失業人員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

  用人單位招用南京市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按實際招用人數給予每人每月300元的崗位補貼,並按規定對企業為符合條件人員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不含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補貼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年;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經認定的南京市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個體經營或靈活就業,辦理就業登記並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照南京市公佈的當期最低繳費基數繳納社會保險費金額的2/3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

  穩崗補貼標準為上年度失業保險費總額50%

  預防調控失業風險穩定就業。加強就業和失業動態監測體系建設,建立失業監測預警工作制度,努力防範和化解失業問題可能帶來的經濟社會風險。南京將按規定延長失業保險費率由3%降至2%的執行期***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為1.5%,個人繳費比例為0.5%***。將失業保險基金支援企業穩崗政策實施範圍擴大到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穩崗補貼標準為該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政策執行到2020年底。

  南京大學生創業7大優惠政策全解讀

  “四”個變化

  扶持物件擴大到在校大學生和外地大學生

  為使更多有志來南京或已在南京創業的大學生都能享受到政策扶持,此次政策惠及物件大大放寬。具體有4大變化:

  1、由原先的“普通高校畢業生”放寬到“大專以上文化的大學生和海外留學人員”;

  2、由“畢業兩年內的大學生”放寬到“畢業五年內的大學生”;

  3、由“已畢業的大學生”放寬到“含在校大學生”;

  4、由“本市戶籍的畢業大學生”放寬到在南京創業的所有大學生。

  “一”大目標:通過“萬千百十一”激勵出一個“扎克伯格”

  就該政策,紫金科技創業投資集團“天使基金”副總經理餘波介紹說,我們不僅僅投資給錢,同時要為大學生提供企業管理的專業諮詢,從幫助他們選址、企業落戶,我們承諾紫金科技特別創業社群工作將給予他們最大的優惠。每個評估合格的專案,給予10到2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20個好的專案給予50萬元資助,但如果專案超標,我們仍將給予支援。

  大學生創業是在專案與資本之間構建橋樑,我們會藉助政府下屬機構的公信力,把這個角色做到位。”餘總表示,《意見》可以歸納為“萬千百十一”五個數字:

  10000名大學生創業,1000個專案,100個公司壯大起來,最後10個左右的企業在“十二五”期間有一個上市。他借6月份美國臉譜網***Facebook***要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訊息,冀望南京青年大學生創業者中也出現一個“扎克伯格”。

  “七”大扶持政策解讀:

  據介紹,南京在最近的3年,平均每年大學生自主創業者約在1000人左右。此次《意見》中明確的扶持政策,不僅延續了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現行政策,還借鑑了各地的先進做法和先進經驗,在很多方面作了突破創新,重點在創業專案、資金、場地等大學生初始創業時遇到的最大難點方面提出加大扶持力度,強調事先扶持,其政策的含金量非常高。昨天,南京市人社局副局長江萍對“7項優惠”做了進一步的解讀。

  1、特別優秀專案將注入風投資助

  優秀創業專案申報評估後將獲得資助。南京市人社局、南京紫金科技創業投資集團負責評估青年大學生創業專案,每年遴選出200個可行性和預期成功率較高的優秀創業專案,每個專案給予10—20萬元一次性資助;其中遴選出20個科技含量高、潛在經濟與社會效益及市場前景好的特別優秀創業專案,每個給予50萬元一次性資助。資助資金50%由市紫金科技創業投資集團的天使基金投資,50%由政府補助。

  【解讀】此條政策重點是在全國範圍內引進優秀大學生創業專案在南京落地,評估的重點是在專案啟動時提供一定的啟動資金。

  2、建創業園給獎勵補貼

  鼓勵以多種方式建設大學生創業園***基地***,經過驗收認定為“南京市大學生創業園***基地***”的,根據建設規模和標準,分別給予30-50萬元一次性建園獎勵補貼,重點創業園***基地***建設,由市、區財政予以重點扶持。

  【解讀】此條目的是通過政府拿出一定的獎勵資金,用於鼓勵社會各方力量,以多種方式建設大學生創業園***基地***,解決青年大學生自主創業載體問題。

  3、入園免3年30平米租金

  對在南京初始創業青年大學生入駐創業園區的專案,可提供最高30平方米、最長3年期限的免費場地或租金補貼,由大學生創業企業納稅屬地區縣***開發園區***負責。對無自有住房的在寧初始創業青年大學生優先安排公租房。

  【解讀】目的為了降低初始創業青年大學生的創業成本、減輕創業大學生租用場地負擔。同時解決在寧初始創業無自有住房的問題。

  4、外地大學生也可獲擔保貼息貸款

  在南京初始創業青年大學生的創業專案,經過評估具有可行性的,均可申請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從事個體經營、合夥創業的,最高可分別申請10萬元、5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微利專案則由財政全額貼息,非微利專案財政貼息50%。

  鼓勵青年大學生以創業專案為平臺,爭取專項資金支援和社會風險投資,按照單個創業專案所爭取資金或融資總額的10%給予無償配套支援***最高不超過10萬元***,幫助青年創業大學生降低融資風險。

  青年大學生自主創辦的企業,招用南京市戶籍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員工總數的30%以上,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的,可申請最高200萬元的商業貼息貸款,財政部門按貸款基準利率的50%給予貼息,最長期限兩年。

  【解讀】此條是現行大學生創業政策,但在適用物件上擴大到了在南京的所有高校學生。主要是鼓勵創業青年大學生以創業專案為平臺,多渠道、多範圍地爭取社會各方資金支援,以降低融資風險。並且把目前用於就業困難人員的相關政策擴大延用到高校畢業生。

  5、“個體戶”減3年2.4萬元營業稅

  自主創業的青年大學生在南京申辦個體工商戶登記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註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申辦註冊資本10萬元以下中小企業的,免收企業設立註冊登記費。

  青年大學生自主創辦的商貿和服務型等企業實體***除限制行業外***,在新增加的崗位中,當年招用持《就業失業登記證》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3年內根據實際招用人數按照每人每年4800元的優惠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畢業年度內的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除限制行業外***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解讀】該政策是鼓勵大學生們以多種形式創業,即使是當“個體戶”,也可減免3年營業稅2.4萬元。

  6、帶動兩人就業一次性獎勵4000元

  在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方面,青年大學生創業並正常經營納稅一年以上和帶動兩人以上就業的,給予一次性4000元獎勵。初創企業3年內吸納本市戶籍失業人員或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500元/人的一次性帶動就業獎勵。創辦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給予最長3年期限的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

  【解讀】此條獎勵政策為南京市執行到期政策的延用。

  7、創業指導站、培訓學生都有補貼

  鼓勵駐寧高校結合大學生創業園建設成立大學生創業指導站,指導站建設符合市規定要求的,每個給予一次性5-10萬元經費補貼。推行大學生創業導師制,通過“創業導師進校園”、“一對一”創業指導、跟蹤服務等多種形式幫助大學生提高創業實踐能力。

  開展青年創業培訓實訓,經具備創業培訓資質且經過公開招標的社會培訓機構培訓合格的在寧青年大學生,可按規定申報創業培訓補貼。對到定點實訓基地參加創業實訓的南京市戶籍大學畢業生,給予最低工資標準60%的生活費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