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打工如何買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保障民眾退休後基本生活的福利政策,需要累計繳滿15年才能領取養老金。如果要更換居住地,又該怎麼辦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現在不是全國聯網,去不同的地方都要重新開戶交的,辦理轉移以後,才能累計在一起,才能說是續交的。

  2、你需要注意一點,交費時間不能重複,否則無法轉移合併。

  3、你在異地交費滿10年,累計繳費滿15年,那麼將來就是在異地這邊辦理退休和領取養老金,除非你多個地方交費都不滿10年,那麼才是向戶口地轉移合併,按照戶口地的規定領取養老金。

  各地社會平均工資不同,所以養老金會不太一樣的,社會平均工資是計算養老金的重要依據。

  在外打工買的保險,可不可以轉回來

  可以從外省轉回來。只需要提供外省參保地社保局出具的《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帶上身份證、戶口本就可以到邛崍社保局辦理轉移手續。如果現在暫時經濟困難,建議先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經濟寬裕了,可以申請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為何有人放棄參保

  調查中,有67份問卷回答曾放棄參加養老保險,還有人多次選擇放棄參加養老保險。而關於工人是否聽說過強制購買職工養老保險這一問題,“是”與“否”的答案几乎各佔一半。

  社會保險法第10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黃巧燕說,參加社會保險不僅是勞動者的權利,而且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強制性義務,不能通過協議放棄或減損。但現實中,確實有勞動者選擇“不參加”養老保險。但“不參加”實際上有“自願”與“非自願”之分。

  如今,養老保險賬戶轉移制度已經建立,非戶籍勞動者往往選擇在戶籍所在地購買社會保險,對其工作崗位所在地的社會保險利益產生的影響似乎不大。

  據瞭解,現實中存在多種因素影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選擇是否在勞動關係存續期間由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養老保險,這些因素包括:用人單位為逃避繳納責任而要求非戶籍員工自動放棄,員工為保住工作被迫同意放棄;非戶籍員工為免轉移賬戶之累,在其老家或其他地區以個人身份或通過掛靠勞動關係購買職工養老保險,故放棄在深圳購買;非戶籍員工誤解養老保險制度,因其在老家購買了居民養老保險,故放棄在深圳購買職工養老保險;非戶籍員工因不願意減少現時工資收入,主動要求放棄購買職工養老保險;部分勞動者對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瞭解程度有限,認為既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三四十歲才開始購買養老保險也來得及,現在才二十歲上下,不著急,目前將工資全部拿到手是最重要的。

  黃巧燕認為,購買養老保險作為一項強制性義務,並非想放棄就可以放棄。非戶籍勞動者放棄在深圳購買養老保險,唯一的合法情形是:勞動者確實能夠提供在其他地區購買職工養老保險***只能是職工養老保險,不包括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單等證據,且用人單位將本應由其承擔的養老保險費用逕付勞動者,由勞動者在其實際繳納地自行繳納。如果缺乏上述證據,用人單位不為勞動者繳納養老保險,勞動者決定不購買,均屬於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