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成才的名人故事_立志成才的名人經典故事

  有很多關於勵志成才的名人故事都是非常適合用來教育孩子的,看看這些勵志人物成功背後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勵志成才的名人故事,供大家閱讀!

  勵志成才的名人故事篇一:趙本山——拼出來的“小品王”

  兔年春晚直播到23∶25分的時候,主持人朱軍、董卿問觀眾現在最期待誰的表演,臺下立刻呼聲四起:“趙本山!”朱軍說:“趙本山啊,我還真沒看見,我倒是看見王小利和小瀋陽了。”不知道朱軍的話是不是一語雙關,事實上,離小品《同桌的你》演出時間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趙本山真的不見了。

  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可能感覺不到什麼,可春晚的導演和主持人卻急壞了,工作人員一通好找,最終在演播大廳外的院子裡發現了他。原來他是出來透氣了,之前在休息室與徒弟們排練的時候,他突然感覺身體不適,頭暈、胸悶、喘不上氣來,為了不讓徒弟們擔心、著急,也是怕他們亂了陣腳,他裝作沒事人似的,自己一個人悄悄出來了。

  本來以為是屋裡悶熱導致缺氧了,呼吸點新鮮空氣,難受勁就會過去,可在院子裡走了一圈也不見好轉,且心跳直突突。回到屋裡,工作人員找來了醫生,給他吸上了氧。而此時,馬上就要輪到他們上臺表演了。徒弟們心疼得不行,導演與主持人的心也都懸了起來,他們真的不知道本山大叔還能不能上臺。

  大家的擔心不是沒有來由的,自從2009年10月在上海拍攝《鄉村愛情故事》時突發腦血栓之後,趙本山的健康狀況就一直亮紅燈,長期高強度的勞累也使他不堪重負,幾乎每年春晚之前他都要大病一場。2009年春晚,趙本山在表演小品《不差錢》的時候,曾出現連續咳嗽的狀況,原來他在登臺之前,已經咳嗽好多天了,痰中都有血絲。

  每到春節檔期,趙本山是最累的,他不僅要咬牙備戰央視春晚,一些地方臺的春晚也得應對,據悉今年有7臺春晚要他參加。在參加央視春晚彩排期間,趙本山就一直處於高燒狀態,很多時候都是躺在床上打著點滴對臺詞,以至於他連續好幾天都足不出戶,要麼字斟句酌地修改劇本,要麼排練,要麼在屋裡休息。

  兔年春晚,情況還有些特殊。趙本山最初準備的作品是《星球會議》,題材離老百姓生活有距離,被導演組“槍斃”,只好換另一個備選本子《同桌的你》,這時離春晚已經不到5天時間。因為排練時間緊張,趙本山心理壓力非常大,他和幾個徒弟每次排練都整宿整宿不睡覺,每天排練到凌晨,吃飯也不忘記對臺詞,只能抓緊上場前的一段時間稍微休息一下。每次排練都會有比較大的改動,有一點點調整就得重排,到直播的時候已經是第21稿了。每次彩排完,趙本山都會反覆看錄影,一個一個地糾正每個人的表演。

  年三十頭天,師徒幾個人一直排練到凌晨3點。由於心理壓力大,趙本山長期失眠,這次吃了兩片藥,7點才睡著,睡到中午12點,醒了就再也睡不著了。他感覺頭腦有些不清醒,臨近演出時,為了提神,從不喝咖啡的他狂灌了兩杯咖啡,可收效甚微,情急之下他又喝了半瓶啤酒,心跳頓覺加速,他估計自己血壓肯定也高了,但沒敢量,他怕量了就不敢上了。因為他知道全國有幾億觀眾在等著看他的節目呢,他也知道這是他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事,那份責任心支撐著他,只稍稍吸了會兒氧就上場了。

  令人欣慰的是,演出不僅一切正常,而且獲得了滿堂彩。趙本山演完後馬上回屋吸氧,見到編劇尹琪的第一句話就是:“幫你念七年書”那句臺詞我是不是落了?當得知沒出紕漏時,才安心下來,醫務人員給他一量血壓,170~110。

  至於演出效果,想必看過這個節目的都感受得到,有人統計,趙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短短20多分鐘時間裡引來觀眾超過30次大笑。過後,主持人朱軍感動得直說,本山大哥讓我懂得“什麼叫藝術家”。

  今年已經54歲的趙本山,這已是他第21年上春晚。雖然很多觀眾抱怨趙本山今年的小品有些江郎才盡,“笑果”不足,不過在之後的觀眾滿意度調查中,他的小品還是以絕對的優勢佔據小品類節目滿意度第一的位置。再次蟬聯央視春晚“小品王”的趙本山坦言:“不管大家如何評論,我心裡有桿秤,只跟自己拼。只要有我的舞臺,我明年還上。”

  趙本山能夠在春晚舞臺“稱王稱霸”,憑的既不是運氣,更不是關係,而是一種為藝術玩命的精神,在億萬觀眾歡樂的背後,是他遠遠超出常人的付出,他的“小品王”是拼出來的,可謂實至名歸。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他的身體允許,他與春晚的約會總會如期而至。

  勵志成才的名人故事篇二:郝海東——大隱隱於炮

  作者:徐歐露

  炮聲依舊

  退役10年後,前國腳郝海東正在重新喚回他昔日的粉絲。

  在為他量身打造的網路節目《郝大炮》裡,郝海東不改憨直敢言的本色,拋著“3000萬買假球”、“入選國腳肯定有關係戶”的猛料。

  坐在他旁邊的原足球解說員王濤,聽得心裡直呼“過癮”。

  “我做這麼多年足球記者只是聽說,原來真有這些事。”王濤告訴《部落格天下》。

  王濤有自己的粉絲群,這位解說員在央視任職多年,有人氣卻始終沒有大紅。但他自己出於興趣而給《實況足球》配的中文語音包讓他在遊戲行業有大量的粉絲。幾代遊戲裡,王濤盡興調侃,語音包成了他的脫口秀:“***裁判***判得太輕了,收錢了嗎?”

  2014年,王濤辭去央視體育頻道足球解說員一職,回到他過去創辦的北半球國際傳媒擔任CEO。

  王濤在《實況足球》裡經常說的一句話是:“這場比賽還是我一個人給您解說。”但現在,王濤找到的是郝海東。

  “我想做一個普通人都能看懂的足球原創視訊。”王濤和說話直率的郝海東搭夥兒,任務就是適時引燃郝海東這門“大炮”。

  在一期“足球該不該進高考”的節目裡,郝海東對一個“不願意參加足球考試”又“擔心中國足球希望高中生考試”的女孩說:“這叫皇上不急太監急,替古人擔憂。”他覺得把足球變成應試,就失去踢球的快樂了。

  郝海東說著急的時候經常找不到詞用,還被觀眾搶話,但他和一般的足球運動員似乎不太一樣。“當年為恢復高考歡呼,但十年浩劫耽誤的是他們的學習,而不是高考。”

  45歲的郝海東正在努力扮演一個立足足球,又超乎足球的意見領袖。

  “說實話我一開始想,現在脫口秀這麼多,足球領域又這麼窄,每期影響力不會太大。”看到《郝大炮》成為網站頭條,王濤感覺自己選對了人,“海東的地位在這兒,他敢說,就有人願意看他。”

  46歲的郝海東已經引退了11年左右,但“亞洲第一前鋒”、“十年甲A第一射手”的光環,並沒有變得黯淡。郝海東和孫繼海、范志毅等為首的“97一代”至今仍被許多人認為是國足史上實力的巔峰。

  昔日看十強賽和韓日世界盃的少年們現在是25歲到35歲的男性,是最富有商業價值的人群。郝海東對自己的粉絲有清楚的認識,在回答觀眾為什麼打網球時,他這樣說:“你們現在三十多歲……”

  郝海東也是在這個年齡段登上職業生涯巔峰的,那時的他脾氣火爆、性子直率。1999年因向邊裁吐口水,他被禁賽一年,在此前後,他遭遇的禁賽處罰累計近兩年;2001年做客央視《足球之夜》時,他在節目中公開質疑時任國足總教練米盧在訓練態度和科學性上存在問題。

  此外,他在各個場合的大膽語錄還包括:“英國人不會踢球”、“C羅最多再火3年”、“中國球員像民工”……

  “郝大炮”因此得名。他不怎麼喜歡這個綽號,不明白“說點實話怎麼就成大炮了”。要命的是,他不願意演出悔意來。

  記者問他:早知道禁賽,你還吐嗎?“可能也吐,競技體育嘛,不可能想那麼多。”直率的人大多厭倦繁文縟節、遮遮掩掩、瞻前顧後,還不如快意恩仇然後接受後果來得痛快。

  《郝大炮》裡有句節目簡介:“不管是在球員時期還是退役後,郝海東都敢於講實話,敢於講真話。”郝海東看著很奇怪:講個真話還要“敢於”?

  勵志成才的名人故事篇三:孫紅雷——越滄桑,越輝煌

  孫紅雷出生在哈爾濱市道里區一個破舊的俄式老洋房裡,家裡窮,28平方米的房子裡,住著父母、爺爺、叔叔和3個孩子,六七個人一個挨一個睡在吊鋪上。父母微薄的工資根本無法應付一家人的吃飯問題。有連續5年,每個月末媽媽都要到鄰居家借10塊錢維持家用,那時鄰居都瞧不起他們。秋天的時候,他時常和母親一起去菜市場撿爛菜葉子,然後回去洗乾淨做菜。孫紅雷從小就品嚐了底層生活的艱辛。

  小時候的孫紅雷便初顯藝術天分。初中時,他突然發現自己特愛唱歌,並且非常喜歡跳霹靂舞,上中學時常常晚上逃課去哈爾濱青年宮跳,參加黑龍江省霹靂舞大賽獲得一等獎。為了改變家庭的貧困境況,18歲時,他棄學去跳霹靂舞,還到各地走穴演出。他還組建了“小虎隊”,一天有300多元的收入。

  1995年初,孫紅雷有幸認識了來哈爾濱演出的牛振華、馮鞏等明星,熱心的牛振華說:“你這麼能演,不去報考中央戲劇學院,豈不是太可惜了。”牛振華的話點醒了孫紅雷。可是看看鏡中的自己,孫紅雷就有點洩氣。父親知道後說:“大家都喜歡看《過把癮》,其實王志文也不怎麼好看啊,可他演得是真好看。”父親的話如醍醐灌頂,讓孫紅雷意識到,平凡而真實的演員只要努力也是有生命力的!孫紅雷決定報考中央戲劇學院,最終憑著出色的表演成功地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他進入了中國國家話劇院,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並獲得了戲劇界的大獎——梅花獎最佳男主角。

  在演了兩年話劇後,孫紅雷幸運地被張藝謀相中出演《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特地找孫紅雷談話,直言選他的原因是需要找一個完全不像演員的人。結果,在這部章子怡的成名之作中,幾乎沒人發現曾有孫紅雷的出現。他以雁過無聲的表演方式完成了導演交付的“不可能的任務”,並藉著此片乾淨利落地完成了身份的蛻變:從一個話劇演員到一個影視演員的轉變,也因此成為了孫紅雷演藝道路的重要轉折和堅實起點。2000年,在趙寶剛導演的電視劇《永不瞑目》中,他出演了一個只有六七場戲的打手建軍,這是孫紅雷努力爭來的。當時孫紅雷等了趙寶剛6個小時。趙寶剛只是瞟了他一眼冷冷地說:“不行,太忠厚老實。”孫紅雷輕輕地卻又堅定說了句:“你不用我會後悔。”趙寶剛嚇了一跳,在重新審視了這個魁梧的年輕人後,勉強同意讓他試鏡。正是這一個建軍,讓不少觀眾第一次對孫紅雷留下了深刻印象。拍完後趙寶剛對他說,你欠我一部戲。於是,就有了《像霧像雨又像風》裡那個深情寡言的阿萊。在接連出演了趙寶剛的兩部經典之作後,孫紅雷終於迎來了風光無限的春天。

  2001年,在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征服》裡,孫紅雷飾演的黑幫老大以其“凶狠”、“霸氣”和“狂妄”,為他贏得了內地娛樂圈“第一硬漢”的美譽。2004年,孫紅雷憑藉《軍歌嘹亮》中高大山一角獲得了當年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提名和中國電視界最受大眾歡迎十佳演員獎;2006年,孫紅雷和陳小藝主演的電視劇《半路夫妻》成為當年收視率之冠。

  2007年,在《潛伏》中,孫紅雷對角色餘則成的把握既精準到位又遊刃有餘,平和中不失果斷,剛毅而不失柔情,昭示著演技的重大突破。最終,憑此與張國立同時榮獲2009年第27屆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此外,孫紅雷還曾兩次獲得文化部“優秀表演獎”,兩次獲得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獎以及其他眾多獎項。無疑,他將遲早問鼎國內影視天王的寶座。

  一路走來,孫紅雷的星路比其他人要坎坷許多。他嚐盡了人間冷暖,自然也就在等待成功的時刻顯得分外從容。從《像霧像雨又像風》中的深情寡言,到《大工匠》中的耿直剛硬;從《征服》中的狡猾專橫,到《七劍》中的陰鬱狠辣;從《刀鋒1937》中的愛恨分明,到《半路夫妻》中的玩世不恭卻重情重義,直到《梅蘭芳》的邱如白的瘋魔,孫紅雷成功地詮釋了不同的角色,演技日臻成熟。在《潛伏》中,他完全收斂了以往的極致張揚,變成了謹小慎微、深藏不露的諜報人員,讓人對他充滿了意外的驚喜。而在主旋律大戲《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孫紅雷的演技已經可以用爐火純青來形容了。

  孫紅雷在評價自己時說:他一是滄桑,該經歷的都經歷了;二是貪婪,像是一塊特別能吸收的海綿;三是執著,喜歡將每件事都做到極致,從不放棄。是的,人生有許多成功的機會,但也有許多吃苦受難的考驗,要不顧一切地抓住機會,竭盡全力做好它,並接受艱難的洗禮,便會成為生活的主角,擁有光輝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