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日誌哲理文章

  在我們有所空閒的時候,不妨找一些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給自己一點掌聲

  漫漫人生途中,總少不了寂寞,孤獨,失敗,沮喪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在這些時候,我們是不是該給自己一點掌聲呢?

  給自己一點掌聲,讓我戰勝內心的怯懦;

  給自己一點掌聲,無畏的心更加的堅定;

  給自己一點掌聲,溫暖我獨自前行的路。

  在無人的時候總喜歡問自己:誰才是你人生中的長久觀眾?朋友,親人或是其他認識或暫時不認識的人?

  而內心常常彷彿聽到這樣一種心聲:只有你自己才是你這出人生大戲裡的觀眾,只有你自己才能陪伴你從開幕到閉幕,在這一生中,你又怎能少了掌聲的陪伴。年華易逝,人生苦短,匆匆幾十年,又何必讓自己過得太孤獨,在適當的時候給自己一點掌聲,縱然有時別人不理解又如何,我自飛揚臨天下。

  給自己一點掌聲,不只只是對空虛的靈魂的一種填充,更是在人生道路上經歷的風雨多了而對於生活的一種從容,兩份自信,三分欣賞以及四分責任。

  當你累了,倦了,快撐不下去了,給自己一點掌聲;

  當你成功,得意,一切都美好了,給自己一點掌聲;

  當你覺悟,思索,好壞已平淡了,給自己一點掌聲。

  這一點掌聲,伴隨著人的一生,不管開局如何,不管結果怎樣,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儘量在生命的過程中儘可能給自己多一點的掌聲,不管是別人給予的還是自我肯定的,都好!

  多一點掌聲,人生便多一點自信;

  多一點掌聲,前途便多一束光亮;

  多一點掌聲,生命便多一分希望。

  慢慢開始長大,漸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所在,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低下高高的頭顱;就像那太陽底下的向日葵,即使沮喪,也要面朝太陽。不在怨天尤人,學會了包容,以自然平常的心態去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踏踏實實的過好每一天,在自己心中形成自己去衡量這個世界的一杆稱,人情多寡,交情好壞全憑自己去判斷,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敢於承擔。對於現實,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對於我來說,真的很好,一路上所遇到的都是些好人,貴人,或許正如徐鶴寧老師說的那樣:當一個人擁有積極地心態,努力向上,那麼他所吸引的東西也一定是積極地,向上的,正面的。

  所以不管在何種情況下,都別忘了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期待,這樣,你的人生才會充滿陽光,生命,也才會綻放精彩。給自己一點掌聲,因為前面的路雖然長但並不孤單,雖然艱辛但充滿陽光。

  給自己一點掌聲,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做自己。

  :至少應該比一顆豆子更堅強

  夜深人靜,你正準備就寢之時,突然隔壁房間裡傳來嬰兒的哭鬧聲,而且一哭就是幾個小時,你的感覺會如何呢?你還能靜下心來閱讀和思考嗎?

  有一個人做到了,他就是世界著名聲樂家帕瓦羅蒂。當他聽到嬰兒的哭聲時,便想:奇怪,我平常唱一個小時就沒力氣了,怎麼這個嬰兒哭了這麼久,還中氣十足?於是,他仔細揣摩哭聲,驚訝地發現,原來嬰兒哭時不單是用丹田發聲,還會在快破聲時把聲音拉回來,所以才會連哭許久不間斷。沒多久帕瓦羅蒂便抓住了其中的竅門,一躍成為國際知名的聲樂家。

  平時,我們只注重向感興趣的人和事學習,對於不感興趣的往往採取厭惡、迴避、拒絕的態度,殊不知,放棄了這另一半的學習,其實是放棄了人生另一半的成功機會。

  猶太人說,這世界上賣豆子的人應該是最快樂的,因為他們永遠不必擔心豆子賣不出去。假如豆子賣不完,可以磨成豆漿賣;如果豆漿賣不完,可以製成豆腐;豆腐賣不成,變硬了,就當成豆腐乾來賣,而豆腐乾賣不出的話,就把這些豆腐乾醃漬起來,變成腐乳……

  一顆豆子在遭遇冷落時,都有無數種精彩的選擇,何況一個人呢,至少應該比一顆豆子更堅強吧?

  日本有個村子叫丹波。當整個日本都普遍富裕起來的時候,這裡依然貧窮——土地貧瘠、物產貧乏、交通落後、資訊閉塞。人們心焦如焚,於是向全社會徵集致富良方。一位專家運用逆向思維:既然只剩下貧窮落後,別無他物,何不出售貧窮和落後呢?

  他向村民建議:今後不要住在房子裡,要住在樹上去;不要穿布做的衣服,穿樹皮、獸皮,像幾千年前尚處於矇昧時代的老祖宗那樣生活,村民們聽從了專家的建議。他們的另類生活引起了城裡人的關注,一時,遊人如織,不到一年時間,丹波村的村民都富裕起來了。

  “貧窮”一直作為缺點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中,乏善可陳。可是恰恰是“貧窮”幫助這裡的人們擺脫了貧窮。

  《伊索寓言》裡有則故事,說的是一隻牛蛙與一頭牛比誰“大”,結果氣脹而亡。若論牛蛙死於變態的虛榮,毋寧說牛蛙是為“大才好”的慣性思維所囿所傷,愚蠢的牛蛙何不根據自身特點,換一種比法,與這頭牛比誰“小”呢?

  人們常常為自己“缺點”的部分遺憾、傷感、沮喪,卻忽視了“缺點”中有價值的部分。其實,“缺點”中又何嘗不存在可利用的成分?善待並利用“缺點”將演變成為“特點”和“優點”。

  巴拿馬運河於19世紀末動工,最初由一家法國公司承建。當時,該公司的工程技術和挖掘設施均屬世界一流。然而讓人始料不及的是,工程自開工之日起就進展不順,一拖多年,最後還是被迫放棄了。

  迫使他們半途而廢的,不是高山和密林,而是當地一種很普通的蚊子。正式這種蚊子導致人群中黃熱病的傳播,造成數以萬計的工人喪命。

  此後運河工程由另一家公司接手。這家公司吸取了教訓,將蚊子問題納入整個工程計劃的一部分。幾年後高山夷為平地,叢林變成坦途,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終於貫通了。

  就像生活中,我們常以為決定成功或失敗的是那些了不得的大事,所以將眼光看得很遠,把目標定得很高,不去注意或不屑於理會眼前的那些細微的事情。然而,到頭來往往是這些貌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令我們雄心受挫,乃至一輩子碌碌無為,成就不了大事業。

  :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能通過第一關障礙的跑者,那是千人中唯一的強者。他們在乾旱的沙漠上個個奮力向前,欲爭奪最後的錦旗。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在沙漠上耗盡體力的選手難以計數,一個接著一個倒下。跑完沙漠全程的,竟只有數十人,是通過第一道關卡人數的千分之一。

  更困難的考驗還在前方,沙漠的盡頭出現雙岔路口,完全沒有路標的指示。

  跑者必須憑藉自己的智慧做選擇,選對了路尚有一絲希望;選錯了,則枉費先前的所有努力,將面對失敗。

  深具智慧的最後一群選手選擇了正確跑道,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激發出最後的潛能。他們知道自己已然戰勝了數萬失敗對手,只要再堅持最後這段路,終將贏得冠軍。

  終點就在眼前,一名選手鼓起勇氣,用盡一切力量,拼命向前衝刺,終於越過終點線,成為唯一的獲勝者。

  此刻,舉世為他歡呼喝彩,因為他是最偉大的勝利者,獲得有史以來最豐盛的獎賞。

  我們是最棒的,我們是成功者,我們是頂尖的大師。我們不是在告訴我們或教導我們,只不過在提醒我們罷了。

  所有的成功人士知道,在人生中他們可以控制的一個層面就是自己的想法!到底是珍珠或石頭,除了靠別人的賞識外,最重要的是先去肯定自己,好好發揮自己的優勢,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毫無疑問人可以長時間賣力工作,創意十足,聰明睿智,才華橫溢,屢有創新,甚至好運連連可是,人若是無法在創造過程中真正地瞭解自己想法的重要性,就一切都會落空。

  在成功、財富以及繁榮的創造中,最重要的因素來自內心你的想法。如同有句話提醒我們的那樣:“堅持著一串特殊的想法,不論是好的是壞的,都不可能不對性格和環境產生一些影響。人無法直接選擇環境,可是他可以選擇自己的想法,這樣做雖然間接卻必然會塑造他的環境。”

  在這裡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你能夠窺探成功人士的內心,你便會發現豐富的正面經歷成功的想法,而且毫不猶豫。為了創造外在的財富,你必須先創造你的繁榮的念頭。你必須看見自己成功的模樣,成功地在心中演出你的夢想和抱負。

  但誘人的是,你很想說服自己,你會變得更肯定,你的想法也會變得更純粹,更與成功有關。不過,這顯然是把馬車牽到馬的前面。致富的最快、最有把握的方法,就是從內往外。思想具有莫大的力量。用你的想象力來創造夢想,巨大的轉變就會隨之而來。

  綜合各行各業的許多成功人士,雖然他們各有不同的才華、氣質、技術、工作道德和專業背景,但卻有一個共同點。這條共同的金線就是,他們都覺得自己很成功。他們從未質疑過這個事實,他們無法瞭解為何有人會質疑自己的偉大程度。他們很難了解別人為何無法成功,因為對他們來說,成功的祕訣很簡單:成功源自於自信,再轉換到物質世界。它不像許多人所相信的那樣,是倒過來的。成功人士知道,在人生中他們可以控制的一個層面就是自己的想法。我們都擁有這項優點,所以就讓我們也從那裡開始吧!

  別總給自己留退路。

  要想戰勝自己,必須具備的條件是:慾望以提升自己,毅力以磨平高山,以及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阿賽姆的同事中有一位青年售貨員,他在工作時常常使用卡耐基的自我激勵警句以控制自己的心態。他是一個18歲的大學生,只在暑假期間到保險公司去做出售保險單的銷售員。在兩週的理論訓練期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他在有了一些銷售經驗之後,就定了一個特殊的目標獲獎。要想做到這一點,他至少要在一週內銷售100份保險單。到那一週星期五的晚上,他已經成功地銷售了80份,離目標還差20份。這位年輕人下定決心:什麼也不能阻止我達到目標。他相信:人的心理所設想和相信的東西,人就能用積極的心態去獲得它。雖然他那一組的另一位銷售員在星期五就結束了一週的工作,他卻在星期六的早晨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到了下午3點鐘,他還沒有做成一筆買賣。但他想交易可能發生在銷售員的態度上不在銷售員的希望上。

  這時,他記起了卡耐基的自勵警句,滿懷信心地把它重複五次:“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

  大約在那天下午5點鐘,他做成了三次交易。這距他的目標只差10份了。

  他記起了成功是由那些肯努力的人所保持的。他又熱情地再重複幾次:“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大約在那天夜裡十一點鐘時,他疲倦了,但他是愉快的:那天他做成了20次交易!他達到了他的目標,獲得了獎勵,並學到一條道理:不斷的努力能把失敗轉變為成功。

  無論心中有多恐懼,一定不要讓自己的心死去。

  永遠地相信自己,這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如果你真的能做到了,那麼你離成功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