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向上勵志的小文章

  人最重要的人格品質是什麼?是積極向上。積極向上是一個人人格品質的基礎,是最具決定性、統領性和引導性的因素。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我的未來不要別人保證

  文/孫起盛

  弟弟大學畢業後應聘到一家外貿公司工作。當時招聘會上還有幾家效益更好、待遇更高的企業,而弟弟之所以將這家外貿公司作為首選,僅僅是因為這家公司和非洲的很多國家有業務往來。

  去年夏天,公司駐肯亞辦事處進行人員調整。這個機會弟弟已經等待很久了,他立刻向公司提出外駐申請。由於人們的眼睛都盯著歐美,外駐非洲國家的空缺很多人避之猶恐不及,所以申請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弟弟選擇了駐非,就意味著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將失去被派往歐美國家的機會,這使父親非常生氣。弟弟並不想對自己的選擇做過多解釋,只是告訴父親:“我要去了卻一個心願。”—那是一個祕密,一個只有我和弟弟知道、在他心中埋藏了十幾年的祕密。

  弟弟走後一個多月給家裡郵來了兩張照片,一張照片裡,弟弟一邊攀爬肯亞國家公園內著名的樹上旅館的木梯一邊驚喜地向下張望,不遠處幾頭獅子正匍伏在草叢中窺視著在溪邊飲水的瞪羚;另一張照片裡,弟弟背靠觀光車伸手做勝利狀,前方一頭母獅子正領著四頭小獅子在草地上嬉戲。

  父親翻來覆去地看著那兩張照片,皺著眉頭若有所思,大概回想起了什麼。我想,是時候將那個祕密公開了,於是拿出弟弟儲存至今的小學五年級時的作文字給父親看。那上面有弟弟的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理想”。弟弟說,他的理想是做一名馬戲團的馴獸師,整天和獅子生活在一起,把威風凜凜的百獸之王馴養得跟小孩子一樣聽話。如果做不成馴獸師,那麼有朝一日他一定要到非洲去和獅子一起生活幾天,看它們捕食、玩耍、睡覺,和它們照一張大大的合影……作文後面老師的評語是:“理想不是胡想。”

  老師的評語使弟弟很傷心,於是他把作文拿回家給父親看,指望從父親那兒得到肯定和鼓勵。父親一邊和著煤球一邊聽弟弟唸完作文,然後哈哈大笑道:“寫得好,寫得好!很有想像力。不過兒子,老師的評語也沒錯,你是在胡思亂想,因為你既不可能做馴獸師,也不可能到非洲去,所以任何人都敢保證你不可能和獅子在一起生活,哪怕一分鐘!”

  父親和那位老師不會想到,他們的話深深刺傷了弟弟。那天晚上,弟弟在被窩裡問我:“別人憑什麼保證我以後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他向我發誓,這輩子他一定要到非洲去一次,一定要照兩張和獅子在一起的照片給父親和那位老師看。

  現在,弟弟實現了自己的誓言。

  “這小子真犟!”父親沉吟片刻,微笑著說。我聽得出,父親的話不是埋怨,而是讚賞,是為自己有這樣一個犟兒子感到自豪。

  人要成就一件事情,很多時候是需要有這麼一股犟勁兒的。弟弟所實現的,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他的行動如同這樣一個宣言:別人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在我未必就不可能。我的未來不要別人保證!

  :牛逼的永遠是向上,不是學習

  文/喪心病狂劉老溼

  我有個學生,圓滾滾的有如機器貓一般。這小胖子是個話癆,每次上課必然廢話不斷。而他最喜歡問我的一句就是:“老師,你看我已經學了這麼久,怎麼還沒有進步呢?”

  我向來不喜歡和學生廢話,但是烈女怕纏郎,經不住他一再折磨,終於有一天自毀高冷,接上了他的話茬:“你是怎麼產生學了就一定會有進步的錯覺的?”

  “因為我一直都在學啊!”

  我瞬間明白了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後忽然一身冷汗。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八個字說得不差,但是作為一種沒法量化的狀態,我們往往會忽視學習前面還有“好好”兩字。於是我們在社交工具的“丁丁咚咚噹噹”聲中匆忙地背下二十個單詞,然後拍張照片發一條“哎喲人家今天不小心又背了一個小時的單詞麼麼噠”的微博,瞬間就在下面一片或真或假的回覆中化身學霸;我們打著遊戲加了五個小時的班勉強寫出兩千來字的方案,於是回家倒在床上開始自詡為每天工作十三個小時的精英苦逼;我們每天都一心一意地幻想著自己“受過的苦照亮走過的路”,看到某個勵志帖子就興奮得渾身顫抖不能自已,彷彿別人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還堅持學習打三份工自己也這麼做了早晚也會有出頭之日,卻全然不去想想,別人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全神貫注,兢兢業業嘔心瀝血,自己工作十幾個小時裡三個小時跟網友聊天,兩個小時看網路段子,十幾篇勵志帖雞湯文之後又做了一個小時計劃吃了一個小時的飯,吃完飯發現我忙了這麼久,休息個半小時不算多,再起來隨便乾點什麼就成就感滿滿地準備回家了。這時候你談吃苦,你也配?呸!

  我們真正追求的,從來都不是學習的過程,而是向上的結果。我們崇拜的本來就是那些成功的結果,只不過自欺欺人的心理需要我們給他們的成功加上一些符合我們認知的過程。就像兩個千萬富翁,一個白手起家,另一箇中彩票大獎致富,我們一定是讚美前者多過後者。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前者的奮鬥是我們可以效仿的,是我們通過努力有可能達到的;而後者這種完全靠運氣的事情則與我們距離太過遙遠。所以我們與其說是在努力,不如說是在欺騙,在欺騙自己只要流了一樣多的汗,只要加了一樣長的班,只要一樣久的書,我們也會像那些故事裡的人們一樣成功。

  所有的天賦中,刻苦可能是最容易被人忽略,而又最難以獲得的。這代表著你要忍受經年累月的孤寂,連續幾個甚至十幾個小時集中注意力,面對著層出不窮的難題仍要保持旺盛的鬥志,尤其是在你完全無法預知成敗的情況下,面對那些可能到來的嗤笑、流言和冷眼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選擇。真正的勤奮不是幾百條打卡的微博,不是幾個哭訴發奮的帖子,不是你每天遲遲不關的燈,不是你手機上凌晨四點這個城市的太陽,它是絕望,一種巨大的、深沉的、壓抑的絕望,是命運給予你最沉重的考驗。

  所以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學生會問我這樣的問題。長久以來我們將付出與得到畫上等號,然後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付出”,於是給姑娘買了花擺了蠟燭的小夥子覺得自己理應得到姑娘的青睞,哪怕他連這姑娘喜歡吃什麼都不清楚;於是坐在書桌前每天苦熬十幾個小時的學生覺得自己理應拿到一個好成績,哪怕他十幾個小時一直在轉筆發呆和同學扯淡;於是每個月都要看厚厚一摞雞湯勵志小祕籍的白領覺得自己理應有更好的前途,哪怕他一個月連一本專業書都沒看過。所有這些人都理直氣壯地告訴你:我努力了,所以我應該得到。

  殊不知牛逼的永遠是向上,不是學習。

  :女孩子,不漂亮也沒關係

  文/老楊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漂亮。

  初中英文課上給自己起了和班花同樣的名字Angel,在班上做自我介紹時遭到鬨堂大笑;高中時給暗戀兩年的男孩子寫字條,男孩子竟然笑著把字條揉成一團扔進了垃圾桶,後來逢人便把我指給他們看,“瞧,就是那傻妞喜歡我”;大學時交往的男朋友,總是嫌棄我的胸部平平和超過平均值的大腿尺寸,經常旁敲側擊地教育我,“女孩子還是瘦一點好看啊!”就連後來男孩子跟我表白,說的都是,“我喜歡你,因為你長得很樸實,看起來很單純,應該是個好姑娘。”

  因為先天不佔優勢的基因,我一直自卑,很介意別人對我的評價,多少次我心情難過地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失望地打量著那張沒有任何閃光點的臉,塌鼻子,厚嘴脣,帶著淺淺褶皺的大額頭,還有一顆發育不完全的小小牙齒,擠在門牙邊,讓我連笑的時候都很難看。更可怕地是,我從青春期開始,用一頓晚餐能吃掉三碗飯的速度,迅速地發胖。於是在那個女生都開始介意身體是否苗條的年紀裡,我把吃當成發洩自卑的渠道,大腿背後隆起脂肪粒,腿彎處攀爬過面板漲開的紋路,讓班主任在每年運動會前都會毫不猶豫地對我說,“xx,你代表班級去撇鉛球吧!”而我也記得十六歲時的冬天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走在路上,後面追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禮貌地問我“大姐,您知道xx路怎麼走嗎?”

  這種不漂亮,對於一個青春期的少女,簡直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那麼好的年紀,不敢穿暴露面板的衣服,連悶熱的夏天都把運動服披在身上,好像這樣就不會有人知道我有厚厚的手臂和肥肥的下巴。我害怕出醜,不敢在課上發言也不願在集體中講話,下課時也只是靜悄悄地去廁所。我拼命嫉妒班花,以及班花受到的各種優待,甚至希望從回家的巷子口撿到一隻神燈,可以讓我鄭重地許願,拿我一切的好東西去交換班花的那副好外表。

  那時候的用功讀書,是唯一一件可以讓我用來對抗自卑的事,班主任的大力讚揚和同學們的羨慕眼神,忽然給了我灰暗的生命裡,一個嚮往的緣由。空蕩蕩的生活裡,出現可以為之努力的光點,我非常用力地,用這種方式讓自己成為班花一般的發光體。除了努力成為班級裡的第一名,我嘗試寫作,投稿給雜誌和報社,每一封寄來的稿費單裡都藏著一個青春期少女的自信心。我代表班級參加競賽,站在操場中央成為升旗手,也組織同學參與各種社會活動。一個人在年輕時候得到的鼓勵,往往會有長久的作用,在我之後的人生裡,我也習慣用這種創造優異成績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雖然沒有受到同班花一樣的優待,卻也得來很多尊重。

  這種靠成績維持自尊的方式,一直到我的大學時代,還在發揮效用。可是後來,我戀愛了,就像張愛玲愛上胡蘭成時寫下的,“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我也把自己埋進深深的塵埃裡,像是朝拜神明一般,甘願把鼻尖貼在他的腳底下。於是,我的自卑,又神不知鬼不覺地回來了。

  我的生活重心從課本上的ABC轉移到瓶瓶罐罐的化妝品和減肥藥。我學著室友的樣子在臉上刷刷抹抹,又喝著減肥茶半夜蹲在廁所裡嘔吐呻吟。你大概可以想象得到,一個不太好看的女孩子,把臉刷地跟白粉一樣,還要在小胖腿上套上黑絲襪,穿著高跟鞋一瘸一拐,這是多麼滑稽的形象。我東施效顰的做法,很快遭到男友嫌棄,我歇斯底里地哭鬧過挽救過,也最終敵不過一個美貌大胸女子的挑釁。很遺憾我沒有把那時的自己活成“你有大胸我有大腦”的架勢,我把睡眠和薯片當做失戀的解藥,任由身材和悲傷一同膨脹,只要一想到前男友和大胸女從此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我就用眼淚把自己淹沒,室友把紙巾遞給我,勸我,“別哭了假睫毛都掉了”,我怒吼,“活都不想活了,還管美幹什麼。”

  後來真正開始意識到自己的不美,不僅僅是因為我那塌鼻子和厚嘴脣,而是自己對這副不美的身體還要氣急敗壞地作踐下去,這種行為實在不美。那時我媽去參加小學同學聚會,見到分別了三十幾年的夥伴,回家後惋惜地說,“天哪,當年xx那麼好看的一個人,怎麼能胖成那樣?”“哎,本來特別賢淑的人,現在髒話連篇,罵起自家老公簡直出口成章!”卻也有這樣的感觸,“對了,當年我班一個其貌不揚的女生,也不知道怎麼保養的,身材和面板都挺好的,說起話來輕聲細語,句句在理,很有氣質,一看就是活得特別有質量的那種人!”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在這一瞬間,我忽然就特別想成為“那種人”,想成為在歲月中越變越好的那種人。之後的日子裡,我用不同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好一點的人,發展固定的讀書時間,慢慢重塑身材,磨練粗糙的性格,培養生活技能,陶冶女人情懷,學會用能力講話……這一切的後天努力都讓我意識到,上天給予人們的資源並不公平,可是你卻可以有權利決定把它運用到何種程度。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漸漸發現身邊這樣一個現象,在我所認識的顏值較高的優秀男性朋友中,十八歲時大多喜愛貌美的大胸女子,只要對方有一張明媚的臉龐,就甘願做二十四孝男朋友,而後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結婚物件卻往往是一個樣貌普通的女子。這常常引起人們“鮮花插在牛糞上”的感慨,可是一場婚姻,最重要的不是一張絕世的容貌,而是那些不容易被時光帶走的東西。這些美好婚姻中的太太們,大多有在工作中獨擋一面的精幹,也有燒得一手好菜的柔情,能夠為伴侶作出適當的犧牲,也會為自己保持讀書學習的熱情,可以穿著禮服和高跟鞋得體地出席一場聚會,也能夠穿上跑鞋在清晨跑上五公里……就是這些長得不漂亮卻活得很漂亮的太太們,讓我停止對上天的埋怨,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的平凡,保持內心的質量,把外在維持在最好的狀態,做一個勤奮善良樂於分享的人,這才是一個不漂亮的女孩子,應該有的美麗。

  有人在網上發起過這樣的問題,女孩的相貌到底有多重要?我見過的最聰明的回答說,外在決定兩個人是否在一起,內在決定兩個人在一起多久;外在決定你接觸男人的廣度,內在決定你瞭解的男人的深度。嚴歌苓寫下讀書與美麗時說,“美化靈魂有不少途徑,但我想,閱讀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貴的,不須求助他人的捷徑。”美了一個世紀的女神奧黛麗赫本講,“若想紅脣誘人,請多講善意的話語。若想明眸善睞,請多看他人的優點。若想身材苗條,請將食物分給飽受飢餓之苦的人們。若想擁有美麗秀髮,請讓小孩子每天撫摸你的頭髮。若想儀態優雅,走路時要銘記:你不會獨行。”我曾經認為,一個女人的美麗,是完美的臉頰,緊緻的面板,高挑的個頭和傲人的胸脯,然而看看身邊的女性朋友,那些能夠被稱為歲月美人的姑娘,大多是這樣的人——她們懂得用讀書去豐盈內心,用智慧和理智講話,在工作中努力上進,對朋友樂善好施,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用欣欣向榮的人生告訴我們,美麗若在歲月中長存,完善內在是比美化外在更持久的方式。

  我不常看電視,卻發現了這樣一條規律。人們可以記得住的明星大多不美,而當人們記得一個美貌的明星時,大概又不僅僅是因為她美。我十八歲時,愛張柏芝,因為《喜劇之王》裡的她美到不可方物,二十五歲時,我依舊愛張柏芝,是因為她經歷***門和離婚的打擊後,還能夠堅強樂觀地帶著兩個孩子好好地活在正面的人生裡。我還愛洪晃,愛她說“我心眼有點小但不缺,我脾氣好但是不是沒有”的幽默和睿智;愛金星,愛她“我一直是女人,只是在男人的世界臥底28年,僅此而已”的坦率和灑脫;愛徐靜蕾,愛她的才氣,愛她的電影,愛她小人物的壯烈愛情裡,藏著有情人才看得懂的包袱。

  在我最近十年的人生裡,美貌的缺乏,使我錯身很多東西,公主般受寵的待遇,忠貞的愛情,唾手可得的工作機會,以及那不曾意識到的更多。但是曾經耿耿於懷的自己,對於“首先你要長得美”的言論,也終於可以一笑而過。如今依舊會有輿論在探討女人的容貌在生活與社交中有多麼重要,也有糊塗的姑娘們前赴後繼地把整容當做一種重生。可是,對於有能力去改變生活的女人來說,美貌怎麼可能是唯的一出路?

  前一段時間看非誠勿擾,居然看到當年的班花站到了相親的舞臺上,她穿著Bling Bling的短裙,露出白皙筆直的長腿,依舊是同齡女孩中最漂亮的那一個。站在舞臺中央,耀眼的班花和男嘉賓跳了一段撩人的拉丁舞,我守在電視機前,剛剛和男友分享掉一個大西瓜。看著鏡頭裡的班花嬌羞地講,“我想要一個能和我一直走下去的人”,那份青春期時心馳神往的美貌,讓如今的我依舊還有很多羨慕,卻不再會有“拿我一切的好東西去交換那副好外表”的蠢主意了。我還是塌鼻子,厚嘴脣,小牙齒擠在門牙旁,大額頭上的皺紋更深了一點,鼻尖上又多了幾點雀斑,笑起來仍舊很難看,可是站在鏡子前的這一刻,我發現自己沒什麼可埋怨上天的。我被人拒絕過,挑釁過,也捨棄過,但是卻終究沒有辜負時光,我找到一個深愛的人,讀懂了他深邃的內心,並且活出了自己最美的模樣。

  任何一種相貌,都來自靈魂的修行,我相信讀書的力量,相信奮鬥的力量,相信善良的力量,就像我相信,那未知的未來中一定會有更美的自己。

  女孩子,不漂亮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