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文章精選閱讀

  生命中的意義常常都是哲理的昇華.......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人生因選擇而幸福

  如果說生命是一次旅行,那麼選擇目標便承載著我們無數的感動,在快樂中行走,在美景中漫遊,在心靈的震顫中駐足,我們約會晨曦,憑欄觀望,幽遠深邃,我們感受生活,體會人間冷暖,世間繁華。所有成長的甜蜜、痛苦、失落都不再令人欣喜與傷感。而在此刻,新的夢想開始孕育,新的幸福開始迴盪。

  是啊!人生因選擇而幸福!

  雄鷹因為選擇藍天,而搏擊長空。那是一種令人豔羨的享受;

  小樹因為選擇了大地,才能夠得以茁壯的成長,那是一種無私的情懷;

  青松因為選擇了嚴冬,才會傲立雪中,那是一種無悔的堅強;

  我們每個人都是赤裸裸的來,沒有誰天生富貴,也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選擇還是放棄,全憑你自己。如果你願意,沒有人可以阻擋你。

  有人選擇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有人選擇徇私舞弊,千夫所指;有人選擇坦坦蕩蕩,名流千古;有人選擇喪盡天良,遺臭萬年;有人選擇高尚,有人選擇庸俗,有人選擇轟轟烈烈,有人選擇平平淡淡……

  真善美,假醜惡,只在一念間……

  應該選擇的東西很多,我想告訴大家的:面對失敗和挫折,請你選擇堅強。面對忠誠與誘惑,請你選擇忠誠。千萬不要讓人生的迷霧遮掩住你的雙眼,為自己、為家人、去堅守那份誠實與善良。把心中那份蟄伏的愛繼續的傳承下去,去做一個愛的使者。

  歌手韋唯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如果你做到了正確的選擇,你會發現:你很美,我很美,他很美,大家眼裡都是美,我們眼裡溢滿的必將是知足與幸福!

  朋友們!年輕是本錢,是美麗,但是如果不努力,也將不值錢,也將不美麗。

  所以千萬別藉口太年輕,而不選擇去遠行。

  要知道:只有艱苦的跋涉,才能踏出成功的路徑。

  驟雨和暴風才會鍛煉出矯健的雄鷹。

  何況創造未來必將成為我們青年一代神聖的使命。

  甩開堅實的臂膀吧!你的志向會萬里鵬程!

  你留給未來的不僅是一個拼搏的身影,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一種無悔的感動!

  記住:人生因選擇而幸福!

  李鳳全 2013-8-11晚22時

  :看後一分鐘,你就改變了

  也許看後一分鐘,你就改變了

  心善 :就是善心待人,可令自己常處於助人為樂的生活氛圍之中。施善可養生,好人能長壽,養生之道,貴在養德,常言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另外,關於“心”還有許多,比如:

  心正 :即要有道德心,仁義心。《論語 · 雍也》說:“仁者壽”,就是說仁德者高壽。

  心靜 :靜能養神,靜能生慧。心靜就是要有“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高雅境界。

  心安 :保持內心安祥,可克服浮躁,細品人生。

  心寬 :心廣即心寬。胸懷寬廣大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對他人的寬容,也是自我解脫。

  心忍 :祖國醫學認為“怒傷肝”。養心須要忍心,即忍受和排解一切敗壞心境的因素。

  心誠 :為人誠懇,開誠相見,胸懷坦蕩,就具有良好的心境。以仁愛之心視物,以仁愛之心待人,這是智者的選擇。

  下面的故事,朋友們看完之後,必定有所感悟:

  一、小孩的心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著一個寡婦與她的兩個小孩子,日子過得很窮苦。

  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感到很害怕,趕緊點起了蠟燭。沒過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

  女子心想:“天哪,居然窮得連蠟燭都沒有!我要是借給他們,那以後就沒完沒了了”。 於是,她冷冰冰地對孩子說:"沒有!"

  正當她反手準備關門時,那窮小孩一下子笑了,笑容甜美還帶著一絲得意:"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說完,他從懷裡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拿兩根來給你。”

  女子頓時羞愧地無地自容,她熱淚盈眶地抱住了那個可愛的孩子。

  二、純真的心

  有一個小鎮很久沒有下雨了,令當地農作物損失慘重,於是牧師把大家集合起來,準備在教堂裡開一個祈求降雨的禱告會。

  有一個小女孩, 因個子太小,幾乎沒有人看得到她,但她也來參加祈雨禱告會。

  可是牧師注意到了小女孩所帶來的東西,激動地在臺上指著她說:“那位小妹妹很讓我感動!”於是大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過去。

  牧師接著說:“我們今天來禱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個會堂中,只有她一個人帶著雨傘!”大家仔細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果然掛了一把紅色的小雨傘。

  教堂裡頓時一片寂靜,緊接而來的,是一陣掌聲與淚水交織的美景。

  有時我們不得不說:小孩子其實一點都不“小”,因為他們做什麼事都充滿了信心!

  三、善待他人的心

  那天跟老公回婆家幸運地訂到了座票,上車後卻發現有位女士坐在我們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邊的位子,卻沒有請這位女士讓位。我仔細一看,發現她右腳有一點不方便,才瞭解老公為何不請她讓出位子。

  他就這樣從嘉義一直站到臺北,從頭到尾都沒向這位女士表示這個位子是他的,下了車之後,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說:“讓位是善行,但從嘉義到臺北這麼久,大可中途請她把位子還給你,換你坐一下。”

  老公卻說:“人家不方便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三小時而已。”聽到老公這麼說,我相當感動,有這麼一位善良又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讓我覺得世界都變得溫柔許多。

  心念一轉,世界可能從此不同。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轉向的能力,就看我們怎麼想,怎麼轉。

  我們不會在三分鐘內成功,但也許只要花一分鐘,生命從此不同。

  “我們不一定會因為賺很多的錢而富有,但我們可以因付出的善念而使心中富有。”

  心善就是最大的善!

  心善就是愛別人、愛萬物。從人的本性來說,人做了惡事,總是惶惶不安,心神不安;人做了善事,則心安理得,心情平靜。心惡的人,做了損人利己、殺人害命的事,必然有遭別人報復的可能。所以心裡不安,總有了記人報復之憂。心善的人,經常與人為善,捨己為人,一般會得到別人的善報,起碼不會得到別人的惡報。所以心裡塌實,無防人之患。這也是心善能獲得心平,心安的原因。

  :站在山下看你

  文 / 徐巨集麗

  父親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的畫家。幾乎每次去他家,總能遇上有青年畫家登門求教,他也總是很耐心地給人看畫指點,常常一耽擱就是大半天。對於有潛力的青年畫家,他還熱心地向有關部門、媒體推薦,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時間很寶貴,而提攜後輩完全是盡義務的,就忍不住問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隨便畫一幅畫就是幾千上萬元錢,多畫點畫多好,何必都把時間浪費在這些小人物的身上?”

  他愣了愣,然後笑著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40年前,有一個青年拿了自己的畫作到省城,想請一位自己敬仰的畫家指點一下。那畫家看這青年是個無名小卒,連畫軸都沒讓青年開啟,就說自己有事,下了逐客令。那青年走到門口,轉過身說了一句話:‘老師,您現在站在山頂,往下看我這個無名小卒,把我看得很渺小;但您也應該知道,我在山下往上看您,您也同樣很渺小!’說完轉身揚長而去。因為這件事,這青年後來發奮學藝,總算有了一點小名氣。但他時刻記得那一次冷遇,時刻提醒自己,一個人是否形象高大,並不在於他所處的位置,而在於他的人格、胸襟、修養——你猜對了,當年那個年輕人就是我。”最後,父親的朋友畫了一幅畫送我,我把它掛在書房裡。那幅畫是一座山峰,山頂有一個人往下看,山下有一個人往上看,兩個人果然是一樣大小的。你只看到他人,而看不到自己;你先高他人,回頭卻要輕視自己;你仰視他人,卻俯視自己。

  輕輕地告訴你

  你只看到自己,而忽視了他人;你先高自己,從而輕視他人;你仰視自己,俯視他人。

  我們卑微著世俗,同時世俗的卑微也卑微了我們自己。

  不平等而卑微,卑微而輕視。輕看自己,當是對自己最大的不自由,連自由的心都沒了,生命還有什麼意義?輕看別人,卻是自以為是的自由,反而是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