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星的勵志文章

  都有哪些呢?你是不是正在找?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為您整理的吧。

  :財富最喜歡跟的15種人

  作者:李嘉誠

  社會中,每個人都在努力奮鬥。可是,有的人成功了,獲得了巨量財富;有的人卻始終沒有擺脫貧窮的面貌。原因不復雜,只因為財富也是長著“勢利眼”的,它喜歡那些勤奮努力、有創新、有目標的人。總結起來,財富最喜歡以下這些人。

  【不滿現狀的人】

  如果你已習慣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整天上班、下班,日復一日,任憑歲月消逝,你一定成不了富翁。一個積極想要賺錢的人,絕不以溫飽為滿足,一定想要讓生活多彩多姿,天天充滿賺錢的活力。具備了這個要素,再壞的天氣,再苦的工作,你也會心甘情願地去做。而當你養成了這個賺錢“習慣”後,財富自然愈來愈多。

  【窮怕的人】

  社會上的大富翁,出身背景往往呈現兩極化,不是繼承祖業的企業家第二代,就是從小貧困、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而後者的能力和累積財富的持久力大多優於前者。這充分說明,一個生長在貧窮家庭的小孩子,因為窮怕了,所以有著比一般人更強烈的賺錢慾望。

  【愛動的人】

  一般人想要賺錢,也一定要勤於“動”,不管你是一個小業務員或是修車技術工,平常勤於與人“互動”,讓人際關係活躍起來,賺錢的機會自然較多。在“動”的過程中,要特別記住不要害羞,不要怕沒面子。要大膽、樂觀地試試看,這嘗試的過程,不僅讓你體會人生百態,也讓你領悟賺錢的方法。

  【效率高的人】

  在這種生活節奏很快的社會,在上下班高峰期,到車站裡瞧一瞧,就會發現,每個人的腳步都那麼急匆匆,每個人都在趕路,看上去非常急。確實,要想在這個社會賺錢,就要有非常高的辦事效率才可以。

  【有自信心的人】

  大凡在社會打拼的人都知道,工作中有無信心十分重要。一個對自已有全盤信心的人,就能瀟灑地排程自如。

  【充滿好奇心的人】

  好奇心是人類生活進步的原動力,是一種創造力,也是一種魄力,有了這種魄力就會去做投資、冒險,而這種行為正是致富的主因之一。

  【有人生目標的人】

  誰都想賺錢,可是,你對未來的財富人生做好規劃了嗎?當我們閉上眼睛去設想未來,可能許多華美的圖畫齊齊掠過腦海。分析成功者的足跡,我們不難發現,建立一個正確、切實可行的目標,併為了這個目標的實現而不斷努力奮鬥是非常重要的。

  【果斷勇敢的人】

  果斷性強的人,當需要立即行動時,能迅速地作出決斷對策,使意志行動順利進行;而當情況發生新的變化,需要改變行動時,能夠隨機應變,毫不猶豫地做出新的決定。生意場上,需要的正是果斷勇敢的人。

  【善於總結的人】

  如果在社會中不學習,最終生意不會做長久。急遽的全球性轉變,資訊光速流轉,機會轉瞬即逝。環境的迅速變化確實向任何人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凡是依賴於舊有的知識和依循以往的方式解決新問題,終將無法避免被淘汰的命運。

  【珍惜時間的人】

  很多在社會中拼的人都有這樣的同感,每天24小時根本不夠用,恨不得變成48小時。是的,時間是寶貴的,又是無情的,它總是不聲不響地從我們身邊匆匆流逝。能抓住時間並刻苦學習的人就能成為有用之才。而不能抓住時間的人,只會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心態好的人】

  有人說,心態決定命運,心態表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一個人的心態,對他的人生成長與發展會有很大的影響。好的心態不但可以讓人更好得取得成功,還能更好的享受生活,提高你的幸福程度。

  【吃苦耐勞的人】

  “吃不了苦”是時下一些年輕人的一種通病,他們總是對目前的工作感到不滿,總想找一個既輕鬆又能賺大錢的工作。結果往往是好事沒有降臨,寶貴的年華卻虛度了。

  【不斷進取的人】

  淺嘗輒止、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不會做出什麼大成績。一個有崇高目標、期望成就大業的人,總是不停地超越自我,拓寬思路,擴充知識,敞開生活之門,希望比周圍的人走得更遠。這樣的人,不愁賺不到錢。

  【善於抓住機遇的人】

  “聰明人制造的機會永遠比得到的多。”培根告訴人們的是以自身努力為前提的成功定律——只要你能不失時機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就能成就自己,抓住機遇!每天的機遇都很多,您要想賺錢,那就時刻武裝自己吧,總有一天,機遇會降臨您身上。

  【堅持不懈的人】

  堅持,是一個過程,一個持續的過程。想成一事,必從小事開始,積少成多,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些人,做事是怕別人說失敗,為不失敗而堅持。有些人做事,為了成功,為了成功的目標而堅持。

  :當我們開始抱怨時

  作者:吳淡如***臺灣著名電視臺、電臺節目主持人***

  最近,我到一位廚師朋友的餐廳吃飯。當晚,餐廳的人不多,朋友做完菜後,出來和我聊天。

  “唉,最近我們這條街開了好多家餐廳,生意愈來愈難做。”他說。

  他抱怨了很多事情。比如,臺北市的上班族愈來愈窮,根本沒錢到外面吃飯。最近總是下雨,人們不願外出吃飯。老闆不為餐廳申請信用卡付賬,客人得用現金付賬。

  我聽著他的抱怨,突然想起半年前我來這裡時,這家餐廳剛開業,朋友覺得客人沒想象中多時也曾抱怨:“唉,這條街上一家餐廳也沒有,只有我們一家,客人也不會專程過來,生意很難做。”

  我說,或許我可以幫他解決問題,問他是否有財報。他拿來了,我一會兒,發現一個問題:“你的生意中午好,晚上不好,這裡是上班區,晚上人不多,不如削減晚上的開支。你看,店裡晚上有5個工作人員,如果晚班少請一人,人力費用就少很多。”他聽到這個建議立即反駁:“我是從五星級飯店出來的廚師,不多請幾個人,沒有面子。何況,萬一客人忽然變多,我很難馬上找人來支援。”

  他不想變。我苦笑,不再多說。臺灣有很多餐廳開在更偏僻的地區,照樣高朋滿座。如果你做得夠好,總有人不遠千里而來。我曾在某個暴風雨的天氣,冒著山體滑坡的危險,到某個郊區餐廳用餐,那裡照樣人滿為患。商業社會的資料都會說話,如果經營資料不理想,一定有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只知怨天尤人,那麼,你只能等著讓問題解決你。

  每天早上,我的信箱就會收到昨天的收視率資料。收視不好,就要先檢討自己,絕不能對老闆說,是大家沒有格調,不看我們這麼有水平的節目。當然,大部分人都很會找理由。我聽過很多理由:書賣不好,就說是網路搶走出版市場、年輕人都不讀書;拍的片子不賣座,就說大家都不愛國產片。問題是,環境再壞,也有人能披荊斬棘——可不是因為他運氣好。

  如果一個人一直抱怨來抱怨去,剛開始,他會過得很輕鬆,因為錯都在別人身上,但慢慢地他會活得越來越沉重。最糟的是他開始怪命運。怪命運最容易,因為天已註定,都不關自己的事。然而一旦走到怪命運這一步,你就很難翻身了。

  :教育是讓孩子懂得隨遇而安

  高曉鬆,著名的音樂人、製作人、導演、脫口秀節目主持人。

  作為音樂人,高曉鬆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作為父親,他說:最實用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我算不上中產階級,如果我的錢只夠旅行或是買房子,那我就去旅行。平時除了聽聽歌,看看電影,我最大的愛好就是滿世界跑著玩。大概去過三十多個國家了,到一個地方就買一輛車,然後玩一段時間就把車賣了,再去下一個地方。

  經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後很快成為朋友,然後喝酒,然後下了火車各自離去。之前還在歐洲碰見一個東歐樂隊,我幫人彈琴,後來還跟人賣藝去了,跟著人到處跑到處彈唱,到荷蘭,到西班牙,到丹麥……

  我媽現在還在流浪,一個人揹包走遍世界。

  我妹也是,也沒有買房,她掙的錢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騎摩托橫穿非洲,摩托車在沙漠小村裡壞了,她索性就在那裡生活兩個月等著零件寄到。然後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裡給我寫一個明信片,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裡告訴我說,哥,我騎了一個寶馬摩托,好開心。

  我看到沙漠深處的血色殘陽,與酋長族人喝酒,他們的笑容晃眼睛…然後她說就開一寶馬摩托,壞了,整個非洲都沒這零件,她說你知道我現在在做什麼嗎?我在撒哈拉一個小村子裡給人當導遊。

  因為我媽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要被一些所謂的財產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就覺得很幸福。我媽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和我妹妹深受這教育。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

  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越是年長,越能體會我媽的話。

  應該給予孩子應有的民主

  我們總是說怎麼教育孩子,其實用一份普通的心、一份大將的愛、一份再忙也要陪陪TA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教育。同時,給孩子鼓勵,教育孩子珍惜,身體力行做表率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我曾在微博上傳了一張Zoe的照片,她笑盈盈地拿著一張寫著自己名字的卡片,很是高興。這是因為她獲得了家庭事務的投票權。

  鑑於女兒在諸如勸阻姥姥姥爺吵架、安慰失戀小姨、給媽媽做攝影師並協助媽媽打爸爸等問題上有重大立功表現,並已堅持一年自己坐校車往返十里外的幼兒園,她隆重獲得了長期抗爭才取得的民主權利:家庭事務投票權。年方二二,長勢喜人,老懷大慰……

  她處理起家庭事務來老練成熟,一點也不遜色於成年人,獲得投票權也是應該的。孩子應該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

  最實用的教育: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

  有人問我讓孩子學琴嗎?我覺得,不一定學琴,但一定要多學多幹些沒用的事。

  人和動物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動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為了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許多沒用的事比如琴棋書畫,比如愛與等待。如果一個孩子被教育只能學對升學有用的課,上大學只能幹對就業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為了買車買房,生而為人豈不浪費?

  其實沒幾個孩子長大真成功了,而且成功是命,無法教育。所以最實用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心安理得地混過漫長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這時候,那些“沒用”的東西就變得彌足珍貴。孩子長大不會痛苦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長大後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讓孩子“自由探索”,見識到豐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構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