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人勵志的經典故事

  有很多都是很值得我們花時間去了解體會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把嘲笑當動力

  作者:田一笑

  埃利德·迪呂波是比利時現任首相,他的一生經歷了諸多嘲笑。然而,面對嘲笑,迪呂波既沒有竭力反駁,也沒有因此消沉,而是從嘲笑中檢討自我,激勵自己,最終用成功回答了別人的嘲笑。

  1951年,迪呂波出生於比利時南部一個叫做莫蘭維茨的小鎮。父母都是從義大利移民到這裡挖煤的礦工。在姐弟七人中,迪呂波是最小的,也是最不幸的。在他剛出生不久,父親就因車禍去世,這給他的童年蒙上了灰色的陰影。入學第一天,迪呂波因為沒有穿上衣而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說他是個“怪人”。他一臉沮喪地跑回家,“可家裡真的只有這一條褲子,沒有上衣啊。”迪呂波向母親哭訴道。母親聽完後,微微一笑:“哦,親愛的,這沒什麼難過的。沒有穿上衣不要緊,但是沒有學到知識那就是一件可怕的事了。你可以在學習上戰勝那些穿上衣的孩子呀!”迪呂波的眼睛亮了起來,他聽了母親的話,再次回到學校裡。很快,迪呂波因為成績優異而讓孩子們對他刮目相看,再也不嘲笑他是一個“怪人”了。

  比利時由南北兩部分組成,北部的弗拉芒人說的是荷蘭語,南部的瓦隆人說的是法語。迪呂波是以法語為母語,同時精通義大利語和英語,但對荷蘭語不太精通。在一次北部的競選演說中,迪呂波用荷蘭語談到實施財政緊縮政策的“緊迫性”時,將“緊迫”說成了“喝酒”,被荷蘭語媒體抓住了把柄。比利時荷語系最有影響的《最新訊息報》諷刺迪呂波說:“他已經準備好擔任首相,但他的荷蘭語還沒準備好。”北部最大的分裂主義政黨新弗拉芒聯盟黨主席德韋弗嘲笑他說:“我們家的奈及利亞清潔工,來比利時只有兩年,荷蘭語要比迪呂波說得好。”這些嘲笑導致迪呂波在北部荷蘭語地區支援率頗低。因為,人們無法信任一個連荷蘭語都說不好的人能夠領導好比利時整個國家。

  面對嘲笑,迪呂波說:“對不起,我的荷蘭語確實說得不好,但是,我相信我一定會說好的!”自此,在每次議會中,迪呂波都會使用荷蘭語,儘管有時候會有語法錯誤,但他的荷蘭語水平越來越高了。近日,荷蘭自由黨對外透露迪呂波在議會中已經不需要使用同聲翻譯,而他的這種執著的精神也漸漸讓北部的弗拉芒人心生敬佩。

  迪呂波就任首相時,比利時的國債佔據了GDP的96%。在歐元區國家中,僅次於希臘和義大利,經濟十分慘淡。法國的《新聞報》首先發難,取笑他說:“比利時人寧願相信童話,也不指望迪呂波能夠解決這個國家的棘手難題。”隨後,多家媒體參與進來,輿論旋渦鋪天蓋地地向著迪呂波捲來。而此時的迪呂波沒有向公眾表達自己執政的信心,而是選擇了沉默。因為,他決定用事實說話。

  在隨後的時間裡,迪呂波大力實施改革措施,發展第三產業和旅遊業,緩解了經濟危機。僅2012年一年,比利時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當年的財政附加值達到2587.11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8.6%,比上年增長了2個百分點。雖然沒有徹底解決比利時的經濟危機,但卻使國內經濟出現了一絲復甦的跡象。就這樣,一句話也沒有說的迪呂波用成功化解了輿論壓力,讓那些嘲笑他的媒體閉了嘴。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別人的嘲笑。面對嘲笑,聲嘶力竭地反駁無用,因嘲笑而意志消沉無用,只有在嘲笑中正視自己,激勵自己,把嘲笑當做動力,用成功回擊嘲笑,這才是最好的答案。譬如,比利時總統迪呂波。

  :宅男女神Angelababy

  “我不想靠著喬木而生,我也要做喬木,可以幫身邊的喬木同抵風雨,共浴陽光,一起看風雨過後的美麗彩虹,這是我一直努力的原因。”

  雖然在過去的4年,她所主演的大片連映,佔據銀幕。但相比其他女明星,她在其他方面的表現還是相對低調,“不拍戲的時候,我想從大家的視線裡偷偷跑開一小會兒,我還是在生活。”是的,她是會表演、會搭配的新晉“宅男女神”,但接地氣和美得不像話卻從來都在她的生活體系中完美並存。在最近火熱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裡,作為主持人的Angelababy用素顏再次俘虜了一眾粉絲。

  嫩模中的戰鬥機

  Angelababy,中文名楊穎,香港出生,上海長大,爸爸是中德混血。她的叛逆期來得特別早,12歲左右迷上電子遊戲,每個週末都泡在電子遊戲廳裡瘋玩,晚上住同學家,直到星期天晚上才把功課匆匆趕完,星期一再去上學。家人時常驚歎:“你怎麼這麼壞?”

  13歲那年,她舉家遷回香港,一次偶然,她的寶麗來快照被一個模特徵選活動看中,14歲便出道成了平面模特。

  在模特和藝人扎堆的香港,她能一舉成名,年齡是最大的優勢。當時全香港都沒有這麼年幼的模特,她咖啡色捲髮、棒球帽的日本動漫美少女形象,特別招90後宅男、漫畫迷歡迎,“嫩”成了她的招牌特色,不到18歲,她已經成了“宅男女神”的元老。其後Angelababy簽約日本最大的娛樂經紀公司“艾迴”,做了濱崎步、安室奈美惠的同門師妹。等到香港開始批量推出像周秀娜這樣的“嫩模”時,她早已經站穩了腳跟。

  也因此,Angelababy特別不喜歡“嫩模”這個稱呼,在她看來,這兩個字的出現,以及這個圈子裡的混亂、曖昧和鬥爭,都是自己在模特一行裡“玩夠了”以後的事。

  年少成名需要更大的代價。14歲,別的小姑娘還在父母庇護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她已經要承受高強度的模特工作,有時一個姿勢要在鏡頭前擺四五個小時不能動,一天下來四肢幾乎散架。那個年代,在香港求生的內地人,總不免被本地人輕視和排擠,她粵語又不靈光,幾乎沒人可交流,白天工作受了冷眼和委屈,晚上回家只能獨自吞苦水。

  另一個困擾,是從出道起就在她身邊如影隨形的整容傳聞。當年媒體爭相把她戴牙套時嘴脣浮腫、面龐變形的醜照登出來,證明她臉上動過刀子,她母親看到這些新聞很難過。鬧到最後,她不得不去醫院做了整容鑑定,並且跟一家雜誌打官司,要求對方登報道歉,才平息了一陣。但直到今天,“整容”兩個字在網路搜尋關鍵詞中,仍然與她的名字緊密相連。

  按弗洛伊德的說法,這種“成長陰影”在她今後的人生中必將留下不可磨滅的影子——她比同年齡的少女顯得更有野心,並且決絕得多,“很多女孩覺得當模特有漂亮衣服穿、能掙零花錢,挺開心的,這樣就夠了。但是對我來說,不夠”。

  她在微博上寫過一句話:“如果不想再被別人欺負,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她開始拼命工作,耐力驚人。16歲的時候,她可以連續工作三四天不睡覺,經常累得睜不開眼睛,但她覺得只有疲憊的生活才真實。成名後,她在時尚圈和影視圈遊走,同時打理自己名下的四家甜品店和美甲店,在跟黃曉明的戀情曝光之前,她幾乎沒什麼私生活,最好的朋友是出差用的旅行箱。

  有段時間,她平均每天只睡3個小時,累得快要死了,她忍不住自問,這麼辛苦是為什麼?但往往來不及細想,她立刻又把自己扔到下一輪工作中去了。

  女演員的野心和自我修養

  儘管20出頭,Angelababy已然覺得生活就像是一場又一場賽跑。這樣拼命,除了好強,似乎也顯得缺乏安全感,她說過兩句話:“世界的腳步太快,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了隊”,“到底有多少汗水和淚水是流在好勝心上了呢?”——這正好概括了她的奮鬥史。

  不過,這份奮鬥史上,還不只是勞模般的勤奮這麼簡單。

  出演《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源於3年前黃曉明嚮導演高群書的推薦,高群書覺得當年21歲的她單純得“像是容易被攻擊和陷害”,很像女主角呂月月,就留下了她。但無論高群書、黃曉明還是她自己,都承認當時的她沒有什麼演技,最大的優點除了勤奮,就是聽話——有不懂的就問,導演說什麼,她都接受。這部電影拍下來,所有演員都被火爆脾氣的高群書臭罵過,唯獨身為新人的Angelababy倖免於難。

  2011年,她頂著“廣告新寵”的名義參加《快樂大本營》,主持人圍著另兩位嘉賓韓火火和徐濠縈大談時尚,話題輪到她時,節目組卻讓人扮成黃曉明,一個勁拿他們的戀情開涮,Angelababy順從地配合著,臉上始終保持笑容,甚至在臺上還主動幫主持人披上外套,而徐濠縈穿上超高跟鞋站不住時,她又不失時機地上來在一邊攙扶,就這樣撐到節目結束。

  “我最引以為豪的就是心態好,能把自己放得特別低,完全不介意人家不搭理我、看不起我。我內心特別強大,也可以說是情商很高。”她向記者說起這番話時,身邊的工作人員全都在默默地點頭。

  最令人吃驚的是她面對媒體的放鬆與精明。只要給她機會,不論問什麼,她總能合理得體、對答如流——“黃曉明是個什麼樣的人?”“所有形容好演員的特質都可以用在他身上。”“為什麼人們覺得他很二?”“大智若愚嘛!他其實非常聰明,知道觀眾要什麼。”這些問題,換作黃曉明本人,想必不會比她答得更好。

  她出道10年,上過國內所有一線雜誌的封面,做了幾十次代言,嘗試過所有造型後,她感覺膩味了。現在她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有代表作”“能被人記住”的女演員,她的內地經紀公司華誼兄弟也不遺餘力地把她往新一代“天后”的方向打造。可惜,儘管她在短短几年內拍攝了十多部電影,但眼下的她,還是更像個時尚偶像,那一天,暫時還沒有到來。

  她無所謂外界怎麼定義她,“我既可以擺各種好看的pose,也可以說各種刻薄話,反正讓觀眾感覺好就行。我知道,不論是演技派還是偶像派,演員的作用就是給大家造夢”,就像她的偶像奧黛麗·赫本,哪怕一輩子只給大家造了一個公主夢,也夠了。

  :有床睡覺就幸福

  作者:苗向東

  曹格如今是臺灣金曲王,可是當初你知道他有多慘嗎?居然睡個好覺都成了奢望。

  當年,曹格從馬來西亞隻身來到人地生疏的臺北,拿著自己的作品去唱片公司投稿,誰料處處碰壁,他跑遍了幾乎所有的唱片公司,全都被回絕。

  當曹格抱著最後一線希望,找到滾石老闆三毛時,三毛喝著紅酒,把曹格交出的DEMO***樣本唱片***帶上的每一首歌聽了不到1分鐘,然後說:“很難。”就在曹格心涼了半截,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時,老闆又說:“還是留下吧。”那一刻,曹格的眼淚奪眶而出。

  可那時的曹格已經身無分文了,吃飯靠朋友接濟,晚上睡覺就只好到錄音棚對付。累了一天,晚上被人帶到錄音棚,他看到沒有床,只有一張沙發,瞪大眼睛問:“就睡這兒?”“啊,你以為是住賓館啊?有地方睡就不錯了。”要是在家裡……一想到這些,曹格的眼睛又不爭氣地溼潤了,可自己一意孤行要來臺北,這都是自己自找的。睡在沙發上,曹格怎麼也睡不著,近來的一切委屈、不快湧上心頭。好不容易睡著,可又做惡夢,他一翻身,摔到了地板上。

  第二天,他還沒睡醒就有人來了,讓他起床。他頭暈乎乎的,真的還想睡,可是沒辦法,只好起來。接著要趕緊幹活兒了,要寫歌編曲。可是由於晚上沒睡好,頭昏腦脹的,半天寫不出一個字來。別人急了:“唉,我說,你會不會寫歌啊?”“沒靈感!”“我看你是要餓上三天三夜,就有靈感了。”確實,一夜沒睡好,再這樣下去,接下來可能飯都沒的吃了。想到這些,曹格突然靈光閃現了,立馬寫出了一首。可拿給人聽,別人搖了搖頭,說:“不行!太西洋化了。”

  接下來曹格寫的作品都得不到認可,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有人說:“你為什麼不能寫一些像周杰倫、王力巨集風格的作品?”他一聽就覺得很受打擊,但改變自己又不可能。就這樣,曹格在錄音室裡住了一年,寫的歌怎麼賣也賣不掉,他對自己都幾乎喪失了信心。

  有一天,曹格寫的作品又被全盤否定了,他的頭都快炸了,只想晚上睡個好覺。可是當他剛想睡時,突然有人把他叫了起來:“起來,錄音室有人要用了。”他只好夾著床單到另一間去。再躺下去時,卻沒有了睡意,當他眼皮剛打架時,又被叫起來:“走,我們要錄音了。”他又被趕走了。他剛想生氣,可是一想到當初老闆有言在先,只有當錄音室沒人用時才能睡覺,他只好又走到另一間,他心想:“我就不信,今天晚上六間錄音室都會使用。”可是這天就是奇了怪了。到了午夜兩點時,全部錄音室都有人用了,他自然一刻鐘都沒睡到,他這下才體會到,沒覺睡比沒飯吃還難受。他此時最大的願望就是:“有朝一日,睡倒在床上,睡它個三天三夜。”

  去哪裡睡呢?到旅館去自然是不可能了,沒錢啊。到火車站去,又太遠了……這會兒,自己實在太困了,他心想等一會兒,肯定有錄音室的人會幹完活兒,然後再進去睡,自己就先在樓梯角落坐會兒。雖然當時地板很髒,還經常有人經過,可是他一坐下,就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他做了一個美夢:夢想自己寫的歌被認可了,賺錢了,他便買了一張金子做的床,他伸開雙腳雙手舒服地睡大覺。可就在他伸開雙腳時,卻踩著了一條腿,他睜開眼,那是老闆的腿。他再一看,哎呀,天已經大亮了,別人都已經上班了,他嚇得一下跳了起來,忙道歉道:“實在對不起,老闆!”

  寫歌沒有突破,涂惠元老師覺得曹格的聲音不錯,建議他嘗試自己唱。但當曹格嘗試時,唱片公司說他長得醜,根本不適合做歌手,甚至還遭受某知名製作人的辛辣嘲諷,曹格四處碰壁,受盡白眼。寫也不行,唱也沒出路,曹格的心情真的是跌到谷底,覺得自己是一個廢人,差點想放棄生命。

  儘管艱苦異常,但他依然咬牙堅持著,從原本太過洋派的曲風開始蛻變,為S.H.E寫了首《大女人主義》,終於有了第一筆收入。他拿到錢,第一件事就是租房間,由於錢不夠,他只能買一張薄薄的床褥睡在地上。就這樣,在錄音室沙發上睡了一年多的曹格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再不用因為某藝人來錄音,睡到一半被人叫醒趕去另一間錄音室的沙發睡,那一刻,曹格覺得能睡個安穩覺是那麼的幸福。

  再接下來,曹格給王心凌寫了《睫毛彎彎》,曹格賺到了大錢,並漸漸地在樂壇走紅,最終成為紅遍臺灣的金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