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勵志故事全集精選

  駕馭命運的舵是奮鬥。不抱有一絲幻想,不放棄一點機會,不停止一日努力,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成功要下笨功夫

  安靜的時候,我經常想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學有所成,而有的人終其一生卻碌碌無為,成功的祕訣究竟是什麼呢?想來想去,我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得出一個結論,成功沒有祕訣,要想成功,就要下一番笨功夫。

  我自己喜歡太極拳,曾經的理想,是要當太極拳的一代宗師。可是,眼看著已經年過四十,別說一代宗師,就是大方極拳的粗淺功夫都沒有練到身上,原因是什麼呢?

  是師傅不明嗎?結論當然是否定的。我的老師是一代明師,老師對太極拳的認識極其深刻,太極拳的功夫已登峰造極。

  是自己天資不夠嗎?我想也是不對的。我自小就有神童之稱。小學,我的成績一直第一。現在還清楚的記得,四年級全年的數學考試,每次都是滿分。自己當時的感覺,是已經把數學給學透了,根本沒有不會的題目。在升初中的時候,我是全鄉唯一考上縣一中的學生,並且考了全縣第23名的好成績。初中,因為都是縣裡的尖子生,競爭就大了一些。即使這樣,三年的初中考試,我最差的一次成績還在排在了全班的第七名。中考的時候,自己又是全縣唯一考上部屬中專的學生。所以,如果說自己天資不夠,我看是也不對的。

  是沒有時間練習嗎?現在想來,自從認識老師以後,自己並非沒有時間練習。在邯鄲工作的時候,妻子全力支援我打拳。現在,我一個人在石家莊工作,工作之餘,時間全是自己的。所以,並不是沒有練拳的時間。

  古人說過,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若要人前顯貴,就要人後受罪等諺語。老師也曾告訴我,持之以恆不冷熱,上乘功夫自然得。想來想去,自己之所以學拳十年而無成,並非老師不明,也非自己天資不夠,更不是沒有時間,根本的問題,就是自己沒有把笨功夫下到。

  前幾日,我美國作家葛拉威爾寫的一本書——《異數》。葛拉威爾在書中講了一個道理: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一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按此計算,如果每天工作四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十年。如果想縮短成功的年數,就要增加每天的時間。如果減少了每天的時間,就會增加成功的年數。

  功夫之所以稱之為功夫,就是需要下夠功夫。下夠了笨功夫,才會有真功夫。有了真功夫,也就有了我們所說的成功。

  從哲理上說:下夠笨功夫符合質量互變定律。下笨功夫,就是時間在量上的積累。下夠了笨功夫,量的積累就到了一定的程度。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然發生質的飛躍。有了質的飛躍,就有了階段性的成功。

  從生理上說:人的身體有學習上的適應性。當一個人經常性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思維和生理就會越來越適應做這件事情。當思維和生理的適應成為一種本能後,再做這件事情,身體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熟能生巧。與此相反,如果做得少,就會在生理上產生不適應,也就永遠做不好這件事情。永遠做不好這件事情,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機會。

  2:誰成功前也是傷痕累累

  您可能僅僅看到成功者衣錦還鄉,春風得意的樣子,讓人好羨慕。但他們成功之前是什麼樣,您知道嗎?有的朋友可能知道,有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千萬明白,誰成功前都是傷痕累累。這個“累累傷痕”,有的是自己在不懈地努力中“磕碰”的,有的則是別人看自己“不是那塊料”貶低的。但不管怎麼樣,傷痕累累是實實在的。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於北京時間2013年2月25日上午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華人導演李安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度奪得最佳導演獎。同時李安成為史上首位憑藉執導3D電影獲得奧斯卡獎的導演。李安梅開二度再獲最佳導演獎,《少年派》攬四獎成最大贏家,讓李安不僅心花怒放,還喜形於色,頻頻親吻小金人。但有誰知道,他成功之前的“傷痕累累”?據媒體報道,李安先生38歲才得到拍片的機會,42歲才在柏林得到他第一個金熊獎,38歲以前他一直默默無聞地在紐約尋找他的電影夢。“除了端盤子,他幹了所有紐約未成名的藝術家幹過的事”,在家帶孩子、做飯、寫劇本、去片場扛大包……一個38歲還一事無成打散工的男人,難怪他嶽老子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給錢也不是,不給錢也不是,只能搖頭嘆息,後悔死女兒嫁給這樣一個百無一用的死“文青”。在一次三人講座中,李安先生在老友陳文茜道出這樣一段鮮為人知但又不乏意味深長的話。

  李安先生成名之前傷痕累累,世界上的哪一個人成名之前不是遍體鱗傷呢?

  發表《進化論》的達爾文,當年決定放棄行醫時,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幹,整天只管打獵、捉狗、逮耗子的。”另外,達爾文在自傳上透露:“小時候,所有的老師和長輩都認為我資質平庸,和聰明是沾不上邊的。”

  愛迪生小時候反應奇慢無比,老師都認為他沒有學習能力。

  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不和群,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學的命運,在申請蘇黎士技術學院時也曾被拒絕。

  原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大學時因成績太差而退學,老師認為他既沒有讀書的頭腦,又缺乏學習意願。

  法國大雕塑家羅丹的父親,曾哀嘆自己有個白痴兒子,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

  …………

  中國大陸地區的成功人士更不例外。

  在地產界赫赫有名的潘石屹,1963年生於甘肅天水農村,轉學到縣城中,開始了他人生漂泊的開始。那時候,由於自己農村口音很重,所以到縣城高中整天都低著頭,到畢業了也不知道學校的教學樓究竟有多高。不像現在,每天到一個地方一定先看看這個地方最高的樓到底有多高,根據這個高度盤算自己相關聯的生意。1987年底,潘石屹第一次南下廣州、深圳,到達南頭關時,身上就只剩80多塊錢了,這便是他的“創業資本”。由於未有“邊境通行證”,這筆“創業資本”還得命出50元錢請人帶路,從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偷爬進了深圳特區。進了深圳特區,潘石屹首先為一日三餐而奔命,不久進了一家諮詢公司,那時候的諮詢公司就是皮包公司,電腦培訓,給香港遊客帶路、接待內地廠長、經理旅遊,什麼掙錢就幹什麼。由於語言不通,飲食習慣不適應,深圳的生活始終讓淵石屹適應不了,所以,他感到非常壓抑。兩年後,潘石屹便向公司主動請纓南下海南。可那時海南非常缺電,照明用的電都是自己發電機發的。半年後,隨著經濟低潮的來臨,大部分“淘金者”都撤了,潘石屹決定留下來碰碰運氣。“碰運氣”的艱苦程度可想而知。理個髮兩塊錢,他又要跟人家砍砍價,比起想當初“青面獸”楊志賣刀毫無二致。晚上睡在沙灘上,還要把衣服埋在沙底下,生怕夜深人靜小偷給偷跑了;在別人房間看春節聯歡晚會,看一半就被房東轟了出來。這就是潘石屹如今光鮮背後的過去。

  成功正如培根所說:“惡劣的品質可以在幸運中暴露”,“最美好的品質也正是厄運中被顯示”也好,還是人們常講的“被人嘲笑的庸才,極有可能是放錯地方的天才”也罷,任何人的成功,其背後一部不可逾越的心酸史。誰渴望逾越,或有背景逾越,其結果都是更加失敗。因為,沒有任何磨鍊的成功,其根基是極其不牢固的。對此,有朋友講,“磨鍊是福”、“受苦是營養”,恐怕都在於此吧!那麼,就讓我們早早有這個意識,快樂地面對艱難困苦吧,不管“抱手而立伺候權貴”,還是“動手操勞攪拌泥灰”,傷痕累累是必須的。

  3:你相信石頭會開竅嗎

  在印度,有個人小的時候頭腦很遲鈍。在他開始學習梵文時,感到特別吃力,尤其是學語法,同班同學輕輕鬆鬆就學會了,而他雖然花費了許多的時間,仍然像沒學過一樣,毫無長進。他一度悲哀地認為自己永遠也學不會語法了。

  一天,老師提問他背誦學過的語法。他竟一點也背不出來。老師氣壞了,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他完全喪失了信心,乾脆不讀書,甚至連學校也不去了。他心裡想:看來我命中註定不是塊學習的材料。

  從此以後,他無所事事,到處遊逛。有一次,他來到一個湖邊的小碼頭上,碼頭是用很堅硬的石頭砌成的,十分堅固。他走過去,坐在上面,忽然發現光滑平整的石頭上竟然有一個坑,圓圓的。他很納悶:為什麼這裡會有一個小石坑呢?

  恰在這時,一位婦女提著水罐走了過來,把水罐打滿水後放下水罐休息了一會兒。他被一個現象吸引住了:水罐正好嚴絲合縫地放在了石坑裡。

  看到這個,他就問:“這是石匠專門鑿好,用來放水罐的嗎?”

  “才不是呢,是天長日久了,水罐磨出的石坑。”婦女說著,把水罐頂在了頭上慢慢離去了。

  他驚呆了,暗暗地想:既然這塊堅硬的石頭都能被水罐磨成坑的話,那麼經過持久而刻苦的努力,難道我這個遇蠢的腦袋就不能變得聰明起來嗎?

  心裡重新燃起了希望,他立即站起來,回到了學校,找到了老師,下定決心用功學習。奇怪的是,同樣的語法,以前看起來就像一座大山,今天看來好像一口清水,一下子就喝下去了。不管學習什麼課程,不管有多大困難,他如有神助,很快就能背熟,還能很快理解。

  他那過去像石頭一樣的腦袋竟然真的開了竅。

  他就是包簿·德瓦,後來,他終於成了一位著名的語法學者,關於語法學問題他還寫了一本書。至今,學習梵文的人通過學習他的這一著作就能夠較快地領會。

  其實,克服了內心的魔障,激起了奮進的動力,盯住了一個目標,世界上還有什麼事做不成呢?

  
的人還:

1.成長哲理故事全集精選

2.成功故事全集精選

3.優秀男孩最愛讀的勵志故事全集精選

4.成功勵志故事大全精選

5.成功故事大全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