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驗系論文範文

  醫學檢驗資料應做到及時、準確、可靠,通過檢驗質量控制來確保檢驗結果的真實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學檢驗系論文,供大家參考。

  醫學檢驗系論文篇一

  高職醫學檢驗技術一站式實踐教學思考

  醫學檢驗系論文摘要

  摘要: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實踐操作技能是畢業生立足社會的基本技能。在充分調研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從實踐教學的理念、內容、環節、評價和保障入手,構建“實踐導向教學-實踐教學環節-綜合應用型人才評價”一站式實踐教學體系,以凸顯專業特色。

  醫學檢驗系論文內容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一站式”;實踐教學體系

  “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滿足社會需求”在我國高職教育發展方向和培養目標上已形成共識[1]。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2],實踐操作技能是畢業生立足社會的基本技能[3]。我們在實踐教學中積極探索改革,構建“實踐導向教學-實踐教學環節-綜合應用型人才評價”一站式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且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一站式”技術技能型檢驗人才,以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1確立實踐教學觀,以實踐活動為導向建構實踐教學體系

  貫徹“以實踐教學為主導”的職業教育理念,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通過人才市場調研、行業專家諮詢、合作醫院參與、專業分析論證會等多種形式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職業崗位群進行細緻分析,根據崗位能力與職業標準要求,分析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制訂以實踐活動為主體、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並重的專業培養計劃。劃分出本專業六大核心實踐教學模組:臨床血液檢驗技能模組、體液檢驗技能模組、生化檢驗技能模組、免疫學檢驗技能模組、微生物學檢驗技能模組、血液細胞學檢驗技能模組。每個模組歸納出核心知識點和技能點,並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組織教學內容,在實踐教學中滲透理論教學。

  2實踐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必須是對學習者有實際意義的內容,才能讓學習者主動將新知識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我們的具體做法是:增加更符合實際工作崗位的實驗內容,為學生搭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際操作中程式性知識的學習框架,將理論知識充實到框架中。比如,一位糖尿病患者就診,檢驗程式包括:醫生初診、醫生填寫檢驗申請單、患者準備標本採集、標本標識與核對、標本運送與收檢、標本處理、標本檢測、資料確認與稽核、標本貯存與複檢、質量資訊反饋。其中的理論知識包括糖尿病的疾病概要,檢驗申請單的填寫要素,標本採集的注意事項,標本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標本的正確接收及處理方法,標本檢測的方法、注意事項、參考值、臨床意義,標本檢測的質量控制。又比如傷寒抗體效價測定實驗,其程式包括:免疫原的製備、動物免疫、免疫血清採集和分離、抗體效價測定。其中的理論知識要點包括免疫原的概念、製備方法,免疫佐劑的概念、佐劑作用機制,免疫動物的種類、免疫劑量、途徑和時間,動物採血的方法,抗血清中抗體的純化和抗體效價的測定。

  3實踐教學環節

  以高職學生實踐教學的需求為根本目標,劃分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夯實實驗操作基礎、強化技能實訓、“雙主體”畢業設計指導。堅持將嚴格紮實的基礎訓練放在首位,增加驗證性實驗,開設綜合性實驗;通過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頂崗實訓來強化崗位職業能力;由學校指導教師和醫院帶教教師共同完成畢業設計的指導,遵循“選題—開題報告—初稿—修改—定稿—答辯”程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建立綜合應用型人才考核評價標準

  建立高職高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臨床操作技能考核與評價標準,編寫《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技能抽查標準與題庫》一書,考核內容注意與醫院檢驗崗位接軌,注重標準化和規範化操作技能,突出專業核心技能的考核。該書涵蓋88個專業核心技能考查點,包括114道專業技能抽查考題,為醫學檢驗職業技能的評價提供了一個可操作性的量化考核標準,針對核心技能專案的考核要點制訂了合理、明確的扣分細則,可對每位被考核學生逐條逐項地進行考核與評價。

  5實踐教學保障機制

  建立健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保障機制,包括“雙師”素質的專業教學團隊,完善、先進的設施裝置,“理實一體化”開放式實驗實訓中心、模擬實驗室。建設了一支實踐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強、創新型的具有“雙師”素質與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進行定期頂崗實踐,熟悉和了解行業崗位工作流程、要求和標準以及行業發展趨勢,對原有課程結構、教材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及手段進行改革。“理實一體化”開放式實驗實訓中心、模擬實驗室的建立讓學生能在校內實訓中心完成專業理論學習、專業技能虛擬實訓、模擬實訓,教學緊貼臨床工作崗位,實訓專案開發緊跟檢驗技術的發展,為模模擬實崗位的實驗實訓保駕護航。

  醫學檢驗系論文文獻

  [1]顧力平.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5***11***:67-68.

  [2]朱建軍,尹一兵,塗植光.探索建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驗教學模式[J].西北醫學教育,2001,9***3***:186-188.

  [3]王元鬆,劉成玉.醫學檢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6***:51-52.

  醫學檢驗系論文篇二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生物化學教學改革

  醫學檢驗系論文摘要

  【摘要】生物化學檢驗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在教學過程中面向崗位需求構建課程體系,對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體系進行全面優化,從而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和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打造適應臨床崗位的技能型專業人才。

  醫學檢驗系論文內容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術;生物化學檢驗;教學改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學檢驗技術在現代臨床疾病診斷、治療效果和預後判斷、疾病預防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生物化學檢驗在臨床醫學檢驗工作中佔居支柱性的地位,它能在分子水平迅速直觀地反映出疾病狀態下人體的物質代謝質與量的改變[1]。生物化學檢驗課程是醫學檢驗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是在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等學科基礎上融合而成的學科,也是一門基礎理論和專業實踐技術緊密結合的學科。當今生物化學檢驗內容日益增多,技術越來越呈現自動化、模組化、系統化,這對高職醫學檢驗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促使生物化學檢驗教學需要面向臨床應用進行改革。為此,結合生物化學檢驗課程特點和我校實際情況,我們對該課程的體系、標準、教學內容和方法、考核體系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改革與探索。

  1基於臨床檢驗需求,積極完善高職生物化學檢驗課程體系

  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在各層次醫院、血站、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檢疫部門從事檢驗醫學的醫學高階專業應用型人才”。目前大多數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基本還遵循傳統培養模式實行醫學基礎課、專業課、實驗實習課按順序分段教學,課程體系構建以學科為中心,與現代臨床醫學檢驗技術的飛速發展相比,教學內容相對落後,且重理論輕實踐。基於以上現狀,我們努力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結合臨床檢驗崗位實際需求,注重學生職業素養和應用技能提升,符合就業需求的生物化學檢驗課程體系。高職生物化學檢驗課程涵蓋內容較多,學時有限,因而我們在原有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通過與醫學檢驗專業從業人員廣泛座談,與相關平行學科教師充分討論,充分參考現行醫學檢驗考試大綱的基礎上,以崗位技能需求為重點對該課程的標準進行修訂和完善。我校目前的生物化學檢驗課程標準中總學時是94學時,其中理論課54學時,實驗課40學時。理論部分主要由以下四大模組組成:首先是生物化學檢驗基本原理方法、技術和儀器,自動生物化學分析儀的原理與應用技術模組;其次是人體物質能量代謝紊亂的診斷酶學,實驗室診斷專案的方法、技術和臨床意義模組;再次是重要組織器官病理狀態下的生物化學診斷模組;最後是內分泌疾病和體液相關標誌物的生物化學檢驗診斷模組。模組化的課程標準便於隨後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把握,也符合由易到難的學習規律,更加條理系統化,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實踐部分學時比例合理增加,更能保證實踐教學,同時加強學生技能的培養,符合人才培養目標。

  2注重教學實施,切實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素養

  2.1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

  生物化學檢驗課程的內容較多,各章內容相對獨立,聯絡不夠緊密。比如儀器檢測系統的評價、校正、質控等部分基礎知識內容因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求不高而顯得“累贅多餘”,肝腎的結構和功能、血氣分析和酸鹼平衡等基礎知識又與生物化學課程內容有交叉和重複,而醫學檢驗實際工作中的免疫比濁分析、體液腫瘤標誌物測定、糖尿病急性代謝綜合徵***綜合性實驗***因為實驗條件原因教學開展不到位,部分室內質控應用、實驗室相關標準等常用的工作內容缺失,教材內容和檢驗師考試大綱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備課,大量參考規劃教材,積極利用網路查閱中外著作和文獻,關注生物化學檢驗學科的最新動態和技術,進而在教學中不斷補充新的內容,並且從中篩選歸納適宜教學講授的重難點,使教學內容模組化和系統化。針對教學過程中的不同重難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講述血糖、血脂、血中尿素測定等傳統經典知識點時利用歸納講授法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可通過“探究法”和病例討論法來講授肝腎器官病變檢測指標、方法和臨床意義,利用PBL教學法開展免疫學臨床檢測知識的講授。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手段也要與時俱進,教師應當積極建設優質、高效的學科網站,積極利用網路教學平臺開展開放式教學,製作重要章節的精品課程教學多媒體課件和名師講課錄影,供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鞏固。提供師生互動平臺,教師預留作業習題,學生能及時網上提問,有效溝通師生,增強教學效果[2]。

  2.2教師素質“雙師化”,教材實用化

  高職醫學教育著重定位於技能型人才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生物化學檢驗課程任課教師中具有雙師資格的比例相對較少,與教學配套的教材又主要是由高校教師編寫,有的教材在檢驗專案中沒有詳細講述操作方法,也沒有配套的相關實驗教材,現有的實驗教材多數落後於實際工作需求,且內容多偏向於基礎性實驗,使學生不能系統掌握實驗原理和方法,這就容易造成學校教學與實際臨床檢驗應用出現脫節,因而需要加大教師的雙師化培養,鼓勵教師考取執業證書,定期選送教師到醫院或檢驗檢疫部門相關檢驗崗位輪訓學習,密切聯絡臨床,切實做到教學相長。積極邀請具有中高階職稱的檢驗醫師參與教材的編寫和研討活動,多編寫符合高職醫學檢驗專業生物化學檢驗課程的實用化教材和實驗指導用書。通過教材的編寫使任課教師自我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得到逐步提升,為更好的培養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2.3改革實驗教學,教學實踐一體化

  參照生物化學檢驗課程體系,合理制定教學與實驗實踐計劃並嚴格執行,積極推行教學實踐一體化,在理論課講授以後安排對應的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夠“趁熱打鐵”,避免出現“教與學”與“教與做”的分離。實驗教學的工作開展上要積極向醫院靠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購置新裝置,積極開展新檢測專案實踐教學,增加學生的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上機實驗操作,同時可以藉助網路技術進行遠端視訊教學,進行模擬實踐操作。依託我校的三所附屬醫院優勢,定期積極安排學生到醫院參觀實踐,學習臨床先進的檢驗儀器,培養學生對生物化學檢驗的興趣,使學生真正做到“見多識廣”和“識多智廣”。邀請醫院的專家走進實驗室共同討論和制定實驗專案並親自指導學生實驗。實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先進行正確規範的示教,強調規範操作的重難點,並能對學生的實驗結果進行合理分析,積極引導學生組成互助幫教小組,相互監督和學習,在提高學生實驗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團隊協作能力。

  2.4合理開展課外拓展,加強職業綜合能力培養

  目前社會的發展對醫學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海無涯,高職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經過3年的學習,無論是走向工作崗位,還是繼續向高層次深造都需要有持續性的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因而在教學之外需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課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專題講座,邀請相關醫學課程的教授開展分子生物學在生物化學檢驗技術中的最新應用,邀請醫院的專家有針對性的進行實際病例討論,分享經驗和技術,講述職業發展和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面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積極組織實踐技能競賽加強職業能力培養,同時選派有興趣的學生參與綜合性科研實驗課題研究,教會學生利用檢索技術查閱文獻,並指導學生逐步進行實驗操作,處理實驗結果,在合理拓寬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增強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創新能力的培養,全面促進並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真正做到不僅授學生以“魚”而且授學生以“漁”。

  3構建綜合、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

  目前高職醫學生物化學檢驗課程考核主要是通過閉卷的理論考核、平時實驗報告和出勤率、實際操作的實驗考核進行總體評價,而且多在學期期末進行集中考核,這樣容易造成學生臨時抱佛腳,沒有全面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同時因為考試主要圍繞課本所學內容,容易與實際職業需求脫節,造成學生就業過程中的眼高手低。因而我們要改革考核評價體系,優化理論考核內容,改革閉卷考試方式,增加平時、期中階段性考核,增加實驗考核的比重,引入醫院專家指導實踐技能考核,構建綜合性考核評價,真正做到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3]。

  3.1優化課程題庫,理論考核階段化和網路化

  針對資格考試和職業需求,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實際教材不斷優化生物化學檢驗課程專業試題庫。題庫中涵蓋名詞解釋、填空題、選擇題***單選題和X型題***、簡答題、論述題等多種標準試題,每一題都標示有難度係數、題型、章節等資訊。教師可以進行靈活選題組卷,系統也可以進行隨機組卷。教師可以分章節或是在期中階段性選題組捲進行平時考核測試,將同樣知識點試題打亂順序利用數字化教室進行快速考核和成績彙總,既避免了試卷考試作弊,又能及時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效果[4]。

  3.2實驗考核的模擬化

  生物化學檢驗是一門對實踐操作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實踐操作能力既展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又客觀反映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同時是學生職業素養的體現。該課程的實驗考核就顯得尤為重要,必須對考核方式和手段積極改革,設定模擬化的實驗考核場景,邀請醫學專家同行、專職理論教師和實驗教師共同組成評分小組,考核內容也以臨床檢驗中的常規測試專案為主,學生抽取題目,進行操作和答辯,評分小組給出綜合評分[5]。這樣,實驗考核才能更加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生物化學檢驗技術也越來越先進,這就要求對生物化學檢驗課程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要進行不斷地完善和優化。高職醫學教育的根本目標是服務於醫學衛生事業,同時醫學衛生職業的發展又為高職醫學的人才培養提供了積極的方向,因此堅持“以職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理念,才能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醫學檢驗人才。

  醫學檢驗系論文文獻

  [1]龐新躍,李欣.臨床生物化學與生化檢驗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24***:49-51.

  [2]石玉榮,梅傳忠,武文娟,等.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教學質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5***:96-97.

  [3]周師潔,徐良賢,殷嫦嫦.242例醫學檢驗學生生物化學實驗操作考核結果分析[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117-120.

  [4]張瓊,張朝霞,鄭鐵生.《臨床生物化學檢驗》課程網路教學的設計思路[J].國際檢驗醫學雜誌,2013,34***17***:2341-2343.

  [5]歐陽惠君.《生物化學檢驗技術》教學考核與資格考試融通的改革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0***:136-137.

有關醫學檢驗系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