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副高職稱論文

  醫學社會工作關注的重點是患者的社會屬性,彌補單純生物醫學的缺陷,強化人文關懷照顧,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當前形勢下醫學生就業觀念淺析

  摘要: 據瞭解,2009年儘管有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還是保持了基本穩定,就業人數繼續增長。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630餘萬人,而醫學生畢業生有119萬***依據衛生部最新資料統計***,其就業情況在這嚴峻的形勢下依然不容樂觀。就業觀在就業過程中起著基礎性和全面性的作用,它是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擇業方面的集中體現。本研究試圖以河北省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樣本,從就業觀角度深入分析,從而為正確引導大學生就業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就業觀調查方式

  為了更好地瞭解醫學生的就業觀念,本文以河北省某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作為調查物件,對其就業觀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本次調查採用以問卷調查的方式為主,學生座談為輔,問卷發放500份,回收467份,回收率為93.4%。有效問卷435份,有效率為87%。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數理統計得出具體的資料結果,為論文撰寫提供依據。

  二、就業觀現狀與分析

  大學生就業觀主要包括就業理想、就業動機、就業標準、就業取向、就業途徑五方面因素。這五個方面相互作用、影響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它們共同對大學生的就業行為產生制約作用。

  1.就業規劃分析

  問卷調查顯示,只有15.5%的學生有自己明確詳細的就業規劃,43.3%的學生有自己的就業規劃,但不夠科學、詳細、具體、可行,其餘41.2%的學生都沒有制定過自己的就業規劃。通過與學生談話瞭解到,隨著考研持續“升溫”,班級裡大多數學生選擇畢業後考研,而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受到周圍的同學或社會因素的影響而報考,根本不是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做出的選擇。調查物件中98.7%的學生曾經選修過職業生涯規劃課,通過課堂學習雖然對一些理論知識有所瞭解,但很多學生並沒有根據自身的特點將理論聯絡實際,對就業規劃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因而也使其在就業過程顯得盲目,缺乏計劃性、方向性和針對性,勢必對其自身就業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此外,這也提醒我們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的教學方式方法還有待於進一步改善。

  2.就業動機分析

  通過問卷調檢視,把薪酬與福利看做是擇業時最重要的因素的人數所佔比例最大,佔35.2%,有31.5%的學生認為個人發展是就業時應考慮的重要因素,而只有4.2%的學生選擇了服務奉獻。61.6%的學生對鄉鎮衛生院不太瞭解或者不瞭解,且96.7%的學生表示不會選擇到鄉鎮衛生院工作。通過與學生談話瞭解情況可知,由於專業的特殊性,醫學院校的學生學習任務重、學制長、培養費用高,學生們都覺得五年的學習和實習非常辛苦,多年的努力也是為了實現能夠在實力雄厚、病種多的大醫院工作,這樣既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也能得到較高的薪酬,生活質量有一定保證。而鄉鎮衛生院除了條件不如大醫院外,位置偏僻、環境艱苦,生活也不如大城市方便,所以,大部分學生不願意去鄉鎮衛生院工作。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缺少服務意識和不怕困難的精神,這樣的就業動機無疑會嚴重影響到畢業生順利就業。

  3.就業標準分析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第一份工作的月薪酬要求為2500~4000元的比例最大,佔51.5%,其次為1500~2500元,佔28.6%。首次就業選擇三級甲等醫院的佔51.9%,二級乙等以上醫院的佔31.8%。醫學生都渴望進入中心城市的大醫院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醫院現有醫療人員數量飽和,要想進入比較困難。三級甲等醫院對應聘者的學歷要求比較高,除了個別崗位和特別優秀的人才,醫院的臨床科室人員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碩士或博士以上學歷。談話中一部分學生表示心理很矛盾,明知道三級甲等醫院的就業門檻高又一心想往裡擠,所以有些學生不得不選擇考研,通過提高學歷來增加就業勝出的砝碼。然而,隨著研究生的不斷擴招,畢業人數不斷增多,各大醫院醫生的研究生學歷基本普及,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仍然是個未知數,因此我們要幫助學生認清楚就業形勢。

  4.就業取向分析

  從就業區域選擇取向看,有53.5%的學生首選天津、廣州、上海、北京這些大城市,而只有7.2%的學生選擇到國家最需要的***如大西北***地區去,同時39.3%願意回到本省的城市或家鄉去。這種“重東部,輕西部”、“重大城市,輕中小城市和農村”的想法直接導致了很多大城市的人才需求高度飽和,而一些不發達地區需要大量人才卻無法吸引人才,反映出當今醫學生雖然知道就業形勢的嚴峻但依然不成熟地來選擇工作地點,帶有一定的盲從性和不合理性,與政府提倡畢業生到非國有單位、基層、農村、西部等地方就業的政策不符。另外,在學生座談中發現,一部分學生首選回到本省或家鄉去,主要在於家裡的親人希望他們留在身邊彼此能互相照應,這種觀念的影響也限制了大學生選擇職業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從就業行業選擇取向看,有77.1%的學生希望到有正式編制的醫院工作,9.8%的學生準備考公務員,如此看來,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看重工作的穩定性。

  5.就業途徑分析

  通過調查,認為當前畢業生求職方式以參加招聘會形式為主的佔43.7%,人才招聘會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一個在用人單位前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是現在和將來大學生最可信賴的求職渠道。其他的求職方式依次是:依靠親朋好友的關係佔27.5%,各種招聘資訊求職佔25.2%,自主創業佔3.6%。通過學生談話我們瞭解到,一部分學生心態比較消極,依賴性較強,他們認為要去大醫院工作就得託父母找關係,沒有關係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因此逃避困難,就業積極性不高。就業途徑的手段和方法是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的重要一環,有些畢業生因主動性強,敢於面對困難多方推銷自我,展示自我,在不斷應聘的過程中,既增強了社會閱歷和經驗,同時也提高了心理抗挫折能力,就業的機率較大。而有的學生想法偏激,不願或不敢面對困境,致使就業困難重重,因此我們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在就業過程中保持正確的心態,鼓勵他們增強信心。

  三、就業觀的特點

  根據對河北省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就業觀現狀的調查分析,對醫學生就業觀的特點總結如下:

  1.就業觀的多樣性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願意留在中心城市的大醫院,其動機在於追求高薪酬和自身的發展,還有一部分學生追求良好的生活環境、追求實現自身價值等。在與學生討論關於就業標準時,我們看到一部分學生的就業動機和就業標準是存在矛盾衝突的,這也正說明了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多樣性。

  2.就業觀的現實性

  調查中發現,首次就業選擇在二級醫院的學生比例比前幾年有所提高,很多學生把第一份甚至第二份工作看作是短期過渡的謀生手段,這樣一來可以解決就業問題,二來可以通過工作期間的實踐和學習增長經驗,為再次擇業做好準備。先就業再擇業的職業發展模式正在逐漸形成,這也是現實的需要。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最現實的就是要找到一份飯碗,先有飯吃,再去想辦法吃多、吃好。

  3.就業觀的功利性

  資料顯示,僅有3.7%的學生能夠接受首次就業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大部分學生都選擇在2500~4000元,當問及如有高薪職業是否願意放棄從事醫療衛生事業時,73.1%的學生選擇了“願意”。同時我們還了解到,一部分學生即便不能留在大城市工作也不願意到艱苦的地方去,從而選擇考研,放棄現有的就業機會。不難看出,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醫學生追求功利的意識在利益驅動中得到進一步強化,而作為醫生,如果缺少為社會作貢獻和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不僅制約了個人就業,也無法保證將來能夠完成祖國人民賦予他們的使命。

  4.就業觀的盲目性

  部分學生認為求職過程就是簡單地遞交一份簡歷,然後回答用人單位的幾個問題就萬事大吉。他們不進行市場調查,不問用人單位的要求,也不瞭解自已的興趣、愛好與特長,甚至有些學生選擇實習單位時,也要先看周圍的同學去那些醫院,不分析自身情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這些學生從不主動分析個人情況而盲目的跟隨他人的選擇,在就業過程中表現的極為被動。

  總之,解決就業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正確的就業觀念無論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是對於職業選擇無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然而從調查情況看,目前醫學生就業觀念還存在著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因而學校必須加大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的力度,鼓勵學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使醫學院校就業工作再創佳績。

  參考文獻

  [1]郭強,孫玉龍.淺議大學畢業生擇業觀—以河北省體育院校為例[J].中國人才,2010***11***:

  159-160.

  [2]史濟純,萬志全.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念淺析[J].中國人才,2010***11***:155-156.

  [3]和建華,郭洪博.如何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J].經濟師,2006***1***:94-9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