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欣賞的論文

  電影欣賞指人們觀賞電影時產生的一種精神活動,不只是感性活動,而且包含理性活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電影《傲慢與偏見》中的博弈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副教授崔時英***Michael SukYoung Chwe***認為簡?奧斯汀就是一位“game theorist”。 奧斯汀的6部小說《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勸導》《諾桑覺寺》《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中“充滿了戰略性部署和操縱***strategic manipulations***,其中《傲慢與偏見》幾乎通篇蘊藏著一系列的操縱和策謀”。由喬?懷特執導,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唐納德?薩瑟蘭主演的《傲慢與偏見》是根據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傲慢與偏見》改編的。這部大電影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洛杉磯每日新聞》評價其“可謂《傲慢與偏見》在大銀幕上的最佳版本”。這部電影背景唯美,場面溫馨,裡面各色人物的表演活靈活現,更把奧斯汀小說中體現的博弈展現得惟妙惟肖。博弈的基本概念中包括局中人、策略、行動和結果等。局中的人們為了達到獲得收益的目的,根據現實情況制定出自己認為適當的策略,以此來引導自己的行動。本文即通過對2005年版的《傲慢與偏見》中各個角色做事的動機和策略、結果分析來體味簡?奧斯汀作品中精湛的博弈。

  一、電影《傲慢與偏見》

  電影《傲慢與偏見》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英國鄉鎮居民的生活狀態。各色人物為了自己的生計、生存、生活而絞盡腦汁。夏綠蒂?盧卡斯略施小計讓柯林斯先生轉而向自己求婚,成功地為自己贏得了未來相對穩定的生活;班納特太太為了成功地把自己的女兒嫁出去,絞盡腦汁,積極謀劃;柯林斯先生為了能夠彌補班納特一家的經濟損失,並且迎合凱瑟琳夫人的要求,主動向伊麗莎白求婚,為了求婚成功,柯林斯先生採取了自認為恰當的措施;賓格萊小姐為了成功嫁給達西先生,不惜採用欺騙、哄騙、迎合、詆譭等手段。這部電影將角色間的博弈體現得淋漓盡致。

  二、博弈論

  約翰?納什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博弈論的創始人。隨著納什夫婦因遭遇車禍,在美國新澤西州不幸逝世,人們的目光再次投注到了這個在博弈論研究上做出貢獻的巨人身上,而他的研究――博弈論也因此再次風靡世界。其實博弈論思想自古就已經存在,比如研究如何在蹴鞠、象棋、橋牌、賭博中取勝,其實就是一種博弈思想,只不過這種思想針對面窄,且人們對博弈局勢的把握只停留在經驗上,沒有向理論化發展。直到中國古代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的出現,可以說這種博弈思想終於邁向了理論的第一步。隨著數百年的發展,這個理論已經廣泛應用於現代數學、生物學、經濟學的研究,特別是政治學和軍事策略研究上。雖然這一理論被廣泛探索,但是人們還是忽略了一個方向,那就是文學上。很多不錯的文學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博弈論的思想,比如《愛瑪》《傲慢與偏見》《基督山伯爵》《夏洛克?福爾摩斯》等。

  三、電影《傲慢與偏見》中的博弈展現

  博弈雖然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採取的一系列的策略抉擇和實施,但是博弈的最終結果並不一定都遂人心願,因此,博弈根據最後的結果可分為成功的博弈***切實獲得了期望中的收益***和失敗的博弈***沒有獲得預期收益***。

  ***一***成功的博弈

  如果想博弈成功,那麼局中人應該對自己本身的條件環境進行真實的評價,確立適合的目標,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正確的措施。在《傲慢與偏見》中最成功的博弈絕對應該是夏綠蒂對自己生活的安排。夏綠蒂?盧卡斯是威廉?盧卡斯爵士的大女兒,27歲,是伊麗莎白的密友。首先,夏綠蒂對自己有一個非常客觀的定義:受過良好教育卻家資微薄,年齡不小且長相一般。以她這樣的條件對於婚姻是沒有資格選擇的。夏綠蒂很坦然地接受這一現實,並靜靜地為自己的未來籌劃,一有機會馬上抓住。當她看到富有帥氣的達西時既沒有像無知的少女對其趨之若鶩,也沒有因為達西的傲慢產生任何偏見,而是公正地做出評價“這麼出色的一個小夥子,門第好,又有錢,具備種種優越條件,也難怪會驕傲了。”***簡?奧斯汀,2001:21***當她得知她的密友伊麗莎白拒絕了迂腐的柯林斯時,卻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並勇敢果斷地抓住了機會。夏綠蒂主動邀請班納特一家到自己的府上做客,這其中當然包括了柯林斯先生。在做客期間,夏綠蒂有意逗引柯林斯先生跟自己談話。這是夏綠蒂的小計謀,以免柯林斯再去向伊麗莎白獻殷勤。而無疑她的計謀成功了,第二天,柯林斯先生就來到哈特福德郡向夏綠蒂“屈身求愛了”***簡?奧斯汀,2001:139***。

  由此可見,夏綠蒂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她首先對自己有了正確客觀的評價――受過良好教育卻家資微薄,其次是她善於捕捉機會――趁著柯林斯先生因求婚遭拒而自尊心受損的時候,最後採取了正確的方法策略――盡力地表達自己的友好。

  在《傲慢與偏見》中,博弈的老手當屬班納特太太。為了能給自己的五個女兒找到如意的婆家,這位母親無時無刻不在轉動著腦筋。當內瑟菲爾德送信過來邀請班納特小姐去做客時,班納特太太非常果斷地拒絕了班納特小姐要借用父親馬車的要求。原因很簡單,因為“快要下雨了”,這樣,“班納特小姐就可以晚上也待在那裡了”,那麼班納特小姐和賓格萊先生就有充足的時間相處了。班納特小姐走出家門沒多久,就下起大雨來。大家都擔心班納特小姐,只有班納特太太非常高興她的計劃能夠如願。而且實際上她的計謀非常成功,班納特小姐因為在路上淋了雨,所以不僅當天晚上回不來,還要在內瑟菲爾德多住一段時日。而在這段時間內,賓格萊先生對班納特小姐照顧有加,的確增進了兩人的感情。

  夏綠蒂小姐和班納特太太博弈的成功都基於她們對實際情況真實的把握,且相應地採取正確的策略。相反,如果不能正確分析實際情況,錯誤地估計自己所掌握的條件,給自己設定了不切實際的目標,這種博弈只能以失敗告終了。《傲慢與偏見》中博弈失敗最典型的例子當屬柯林斯先生對伊麗莎白的求婚和賓格萊小姐對達西先生的追求。   ***二***失敗的博弈

  柯林斯先生是班納特先生去世後財產的繼承者,因此柯林斯先生把自己娶班納特先生其中的一位女兒定位為自己對班納特一家的補償和施捨。因此,他認為只要他開口,一切難題就會迎刃而解,於是他有條不紊地遵照著一切他認為這種事通常情況下應有的禮儀來著手進行。首先他向伊麗莎白分析了他要娶她的理由:第一,像他這樣生活富裕的教士都應該在婚姻生活中給他的轄區做個榜樣;第二,他的恩主要求他必須娶個妻子。這樣毫無誠意且又盛氣凌人的求婚對一位普通女士來說尚且難以接受,更何況是伊麗莎白這樣一位追求婚姻自由、平等,具有先進思想的時代新女性。結果可想而知,因為柯林斯先生過高地定位了自己在求婚過程中的地位,且求婚手段極其不合時宜,求婚以失敗告終。

  另一位給自己定錯位的是賓格萊小姐。賓格萊小姐是賓格萊先生的妹妹,希望將來能夠嫁給家世顯赫的達西先生。因為賓格萊先生和達西先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因此賓格萊小姐把自己當成達西先生的密友,自恃對達西先生非常瞭解。但是,凡事以金錢地位為衡量標準的她根本無法瞭解達西先生的真實想法。達西先生身為富有的貴族,骨子裡的確有一定的驕傲,會用物質性的標準來衡量某些事情,比如婚姻,他認為理想的婚姻是要雙方門當戶對。

  但是達西先生又不單單只是一個淺薄的富家子弟,內在的他具有高尚的品格。因此,在評價他人時也會增加品質的分數。而膚淺的賓格萊小姐卻僅僅看到了達西的第一個層面,而且處處以這個層面為她行為處事的準則。因此,在跟自己的情敵伊麗莎白較量時,她總是處於下風。班納特小姐因為淋雨高燒感冒,不得不留在內瑟菲爾德。家裡真正關心著急的是伊麗莎白。伊麗莎白不顧雨後道路泥濘,徒步走了三英里,來到內瑟菲爾德探望照顧自己的姐姐。到達內瑟菲爾德的時候,伊麗莎白的襪子和襯裙上已經沾滿了厚厚的一層泥。

  賓格萊小姐看到伊麗莎白這副模樣當然不會放棄在達西先生面前詆譭她的機會。她認為伊麗莎白孤零零一個人踏著深到腳踝的泥漿步行三四英里是在出洋相。她認為,“這表明了伊麗莎白自行其是令人討厭,根本不顧規矩禮節,鄉巴佬氣十足”***簡?奧斯汀,2001:40***雖然賓格萊先生提醒妹妹這體現了伊麗莎白姐妹的手足情深,但是她根本無視,還特意提醒達西先生伊麗莎白的這次“冒險行動”,是否使得達西對“她的那雙美麗眼睛的讚美受到了影響”。可是達西先生卻回答“一點也沒有。經過一番跋涉後,它們顯得更明亮了”***簡?奧斯汀,2001:40***。沒能正確評估形勢的賓格萊小姐本想達到損毀伊麗莎白形象的目的,結果卻是自討沒趣。

  崇拜金錢地位的賓格萊小姐有她自己的事先預定。首先,她並不認為班納特小姐是真心喜歡她的哥哥賓格萊先生,且瞧不起班納特小姐的家庭背景,認為她擁有“那樣”的父母,又有些那麼低賤的親戚。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賓格萊先生能夠娶達西先生的妹妹,那麼最終她可以達到“近水樓臺”接近達西先生的目的。為了這個事先預定,她採取了一系列的策略。首先,因為她自己的預先設定,所以她想當然地、潛意識地忽略了自己哥哥賓格萊先生對班納特小姐的情誼,接著用謊言將賓格萊先生騙往倫敦,並儘量使賓格萊先生相信班納特小姐對自己並沒有感情。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當班納特小姐去倫敦找賓格萊先生時,也無視班納特小姐對自己哥哥的真情實意,對班納特小姐態度冷淡。她甚至根本沒有告訴賓格萊先生班納特小姐來到了倫敦找他,導致賓格萊先生和班納特小姐產生了深深的誤會。賓格萊小姐的這一系列措施最初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貌似這一博弈成功了。但是賓格萊小姐在博弈之初錯誤的預先設定導致她錯估了人間的真情是不以金錢為目的的。在錯誤的事先預定的前提下又採取了錯誤的策略,單純利用謊言將兩個人拉開是無法從根本上阻隔兩個心意相通的人的。總而言之,賓格萊小姐想當然地估計當時的情景,採取了不恰當的方法,博弈的結果當然是以失敗而告終。

  四、結 語

  不管是夏綠蒂對自己人生的計劃,班納特太太對自己女兒未來生活的規劃,還是柯林斯先生的求婚,賓格萊小姐對未來生活的追求;不管是規劃成功,還是計劃失敗,總之,人們都在為自己既定的目標而籌劃努力。《傲慢與偏見》這部電影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達西先生和伊麗莎白之間的較量,班納特先生與班納特太太之間的較勁,達西先生和威克漢姆先生之間的鬥爭,凱瑟琳夫人與伊麗莎白之間的質疑與迴應,等等。電影《傲慢與偏見》的確是一部蘊含博弈論的經典之作。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