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報恩的故事

   1

  魯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陽山***今山西省永濟縣東南***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一人非常飢餓,就去詢問他的病情。那人說:“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宣子就將食物送給他吃,可他卻留下一半。宣子問他為什麼,他說:“我離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還活著。現在離家很近,請讓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給她。”宣子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為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後來,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一次,靈公想殺宣子,靈輒在搏殺中反過來抵擋晉靈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脫險。宣子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那個餓漢。”宣子再問他的姓名和家居時,他不告而退。這個知恩圖報的故事後來成為典故,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中就引用了它: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2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援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裡,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3

  《世說新語》:顧榮應邀赴宴,見烤肉者垂涎,便將自己的那份讓給他吃。同席者恥笑顧榮,他說:“一個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讓他連烤肉的滋味都嘗不到呢?”後來戰亂四起,他逃難南遷。每到危難之際,總有一個人隨身保護他,顧榮問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當年的“受炙人”。

   3

  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出自《左傳》。前者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後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勵志故事

   4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奏琴絃,鍾子期擅長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遇暴雨滯留巖下,寂寞之餘,拿出古琴彈了起來。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鍾子期聽到後,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隨後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二人因此結為知音,並約好來年再相會論琴。可第二年伯牙來會子期時,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伯牙痛惜傷感,摔破了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5

  這是春秋末期晉國著名刺客豫讓說的,強調感恩報恩。因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趙襄子所殺,豫讓認為“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決心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第一次攻擊失敗以後,他用漆瘡爛身體,吞炭弄啞聲音,殘身苦形,使妻子不識,然後尋找接近趙襄子的時機。第二次行刺仍以失敗告終,但是被捕的豫讓說:“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義。”他請求趙襄子借衣服讓他砍一刀。趙襄子脫下了貴族的華服,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然後伏劍自殺。

   6

  老萊子是東周時期楚國人,年已七十多歲了。雖然已經到了古稀之年,老萊子待父母仍如小孩子一樣滿腔赤誠,事事體貼入微,關心備至。為了讓父母生活得快樂和開心,他千方百計逗老人發笑。因怕引起老人家傷心,在他們面前,他從不說自己已老,更不在父母面前提“老”字。他還常穿著多彩的花衣,裝成小兒蹦跳歡舞的樣子,引父母嬉笑,使他們覺得自己也年輕了,可以說用心十分良苦。一次,他端著水上堂,假裝跌倒了,躺在地上學著嬰兒嗚嗚嬌哭的樣子,兩位老人慌忙去扶他,他卻一下子跳起來,父母明白了他的用意,都樂了。

  孟子說: “人孝之人終身仰慕父母。”楚人老萊子就是這樣的大孝之人。有人言稱老萊子為取樂父母有過分做作之嫌,某不以為然,實在因為他一片至純孝心使然。俗語說: “笑一笑,十年少:惱一惱,老一老。”父母年紀大了,怎麼當得起憂愁、煩惱,老萊子正是深諳了這點,才做出了一些看似“做作”的舉動。

   7

  漢朝時董永,幼時喪母,隨同父親一起生活。家裡雖然很窮,但董永特別孝順,父子倆相依為命,互親互愛,日子倒也過得和美。無奈天有不測風雲,老父一病不起,盍然逝去。董永傷心萬分,哭得死去活來。更難辦的事情還在後頭,為了醫治父親的病,家裡已一貧如洗,甚至連給父親買棺材的錢都沒有,怎樣安葬老人家?如何盡人子之孝?後來,他實在無計可施,決定賣身葬父。

  —個富翁憐惜他,又見他誠實憨厚,便買下他。董永用賣身所得錢給父親辦了喪事。然後在父親墓前搭了一間草棚,虔誠地為父親守孝。三年孝滿,他便履行賣身契約,到富翁家當長工抵債。

  他正行至—棵老槐樹下,遇到了一名女子,她主動要求嫁給 董永為妻,並與他一同去富翁家抵債。富翁告訴他們,若能織出三百匹細絹,才可讓董永贖身回家。那女子心靈手巧,一個月後便將細絹織成,得以提前償債贖身。董永帶著妻子高高興興地回家,誰知剛到他們初次相識的老槐樹下,妻子便辭別董永,凌空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