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藥時的四大禁忌

  大家都知道我們服用藥物的時候都是有一些禁忌的,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如此的。那服用中藥時有哪些禁忌呢? 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在服藥時不宜同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療效或加重病情。

  服用清內熱的中藥時,不宜食用蔥、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熱性的食物;在治療“寒證”服用中藥時,應禁食生冷食物。服用這些藥物時,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療效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

  2、服中藥時不要喝濃茶。

  因為茶葉裡含有鞣酸,濃茶裡含的鞣酸更多,與中藥同服會影響人體對中藥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其他飲料如咖啡、可樂、雪碧都不宜喝;應以喝白開水為主。

  3、傷風感冒或小兒出疹未透時,不宜食用生冷、酸澀、油膩的食物;治療因氣滯而引起的胸悶、腹脹時,不宜食用豆類和白薯,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脹氣。其他諸如水腫病人少食食鹽;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膩。

  4、哮喘、過敏性皮炎病人,應少吃雞、羊、豬頭肉、魚、蝦、蟹等。

  因為哮喘發作期間,蛋、牛奶、魚蝦等高蛋白食物會成為加重病情的“發物”,另外,由於疾病的關係,無論服用什麼藥物,凡屬生冷、油膩、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應忌口。

  服用中藥不宜過量

  有些服中藥治病的病人由於治病心切,想要“藥頭下重點”,有些病人治癒後還繼續服用中藥,為的是“去根兒”,結果某些症狀卻久治不愈。醫生在臨床上發現這樣一個人,他有頭暈、頭脹、耳鳴、口乾、腰痠、乏力等症狀,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不斷服用中藥,醫生囑其停藥後,不到一個月症狀全部消失,結果證明他的症狀是由藥物不良反應所引起的。

  中藥的副作用都是因為使用不當造成的,只要正確使用則完全可以避免。在中藥服用超量發生不良反應中以人蔘為例,只要口服酊劑100毫升,就可引起興奮不安;超過毫升200毫升常會發生面板瘙癢、頭痛、頭脹、失眠、心悸等反應。

  枸杞子清肝明目的療效大家早已知道,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他命A、B1、B2、C、鈣、鐵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營養。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較合適;如果想起到治療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

  溫馨提醒:中醫是一種非常個體化的治療方法,在中醫看來男女有別,老人與小孩的虛處不同,即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對於特殊服用中藥的人群如老人、兒童、孕婦、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更要注意用藥劑量要適量,最好遵從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