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最有趣的故事

  《史記》,它以通俗簡潔的文字,將中國古典史學名著《史記》中記載的精彩故事和著名人物,做了精心編選和生動形象的講述。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悼公之治

  晉悼公周的祖父捷是晉襄公的小兒子,儘管襄公平時很寵愛他,但是他最終沒能繼承王位,號稱桓叔。桓叔生下了惠伯談,談生下了悼公周。悼公即位時只有十四歲,但是他卻顯示出了與自己的年齡不符的成熟與智慧。不久,悼公就下令全國說:“我的祖父、父親都沒能即位為君,他們避難到周京,客死在那裡。我深知自己與先君的血緣關係疏遠,沒有希望即位。可是如今諸位大臣沒有忘記文公、襄公的恩德,擁立桓叔的後代。我承蒙列祖列宗以及大臣們的愛護,得以主持晉國的宗廟祭祀,怎敢不兢兢業業的治理國家呢?諸位大臣應該全力輔佐我才是啊。”接著,悼公便開始清理門戶,驅逐了七個不盡臣職的大臣,重修祖宗的舊業,施德惠於百姓,撫卹、重用文公時期功臣的後代。這年秋天,晉國攻打鄭國,取得勝利,並且乘勝進攻到陳國。

  悼公三年,晉國會合諸侯,悼公詢問群臣可以重用的人選。大臣祁奚推舉了解狐,悼公感到很不理解,因為他們是不共戴天的仇人。祁奚就解釋說:“大王只是讓我推薦有才能的人,我沒有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悼公再問其他的人選,祁奚又薦舉自己的兒子祁午。君子得知此事,評論說:“祁奚的為人可以說是不偏不私了!推舉外人不避棄仇敵,薦舉內親不埋沒兒子。”正當會集諸侯的時候,悼公的弟弟楊干擾亂了軍陣,大臣魏絳便依法處死了為楊幹駕車的從者。楊幹向悼公哭訴,悼公發怒,但是經過臣下的解說,悼公認識到了魏絳的賢能,任命他主持政務,後來又派他去安撫戎族,結果國家政治清明、戎族大為親附。悼公賞賜給魏絳樂隊,以此昭明他的功勳。

  後來,秦晉之間再次爆發戰爭。悼公派遣六卿率領各路諸侯大舉攻打秦國。晉國的大軍渡過了涇水,大敗秦軍,深入秦境很遠才班師回朝。一年以後,悼公向賢者師曠詢問治國的道理,在師曠的建議下,悼公樹立了以仁義為根本的治國方法,晉國的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正當悼公打算大展才華、富強晉國的時候,悼公卻意外地英年早逝了。晉國的復興之路也就因此中斷了。

  :從小吏到丞相

  蕭何,是沛縣豐邑人。他通曉法律,對當時的法律條文倒背如流,方圓百里之內無人能及,因此,被任命為沛縣的功曹掾***官名***。漢高祖劉邦還是平民的時候,蕭何曾經多次利用自己職務之便來保護他。後來,劉邦當上了亭長,蕭何也時常幫助他。劉邦曾經以官吏的身份去咸陽服差役,縣裡的官吏都資助他路費,每人出了三百錢,唯獨蕭何資助他五百錢。一次,秦朝御史到郡裡檢查工作,縣令讓蕭何前去幫忙。蕭何把各項工作都辦理得井井有條,受到了上級的表揚嘉獎。於是,蕭何被提升為泗水郡的卒史。每年的政績考核,蕭何都名列榜首。因此,秦朝的御史打算回京進言徵調蕭何,但是,蕭何堅決請求留下做事,才沒有被調走。

  劉邦當年起兵反秦,被推舉為沛公,蕭何仍然形影不離地跟隨他,以縣丞的身份督辦公務。劉邦率軍進入咸陽以後,將領們認為發財的時候到了,個個都爭先恐後地奔向府庫,分取金帛財寶,唯獨蕭何先是進入秦朝宮殿裡,收取丞相、御史掌管的律令圖書,把它們封存起來。劉邦被封為漢王以後,為了充實自己的實力,拜蕭何為丞相,掌管了行政大權。後來,項羽與各路諸侯攻佔咸陽以後,將它洗劫一空,臨走時還放火焚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咸陽最終被夷為為平地。而劉邦在日後統一戰爭與國家治理中,之所以能夠全面瞭解各地的軍事要塞、戶口多少、地方強弱、民眾疾苦,就是因為蕭何得到了秦朝全部的圖籍、資料。蕭何又曾經推薦韓信,勸服劉邦拜他為大,率領軍隊南征北戰。

  劉邦後來率軍東進,先後平定三秦。蕭何則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巴蜀。他在後方一刻也沒有閒著,負責徵收賦稅、安撫百姓、釋出命令、供給前方軍隊糧草。漢高祖二年,劉邦率領諸侯的軍隊攻打楚軍,蕭何則留守關中,侍奉太子,繼續擔當後勤重任,把治所安排在櫟陽。他負責制定法令、制度,建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一般情況下,蕭何釋出命令總是先向劉邦報告,得到批准以後才去施行;但是,如果情況緊急,他總是酌情處理,等到劉邦回來以後再報告。另外,蕭何從事的最重要的事務是按照戶口徵收糧草、徵集兵丁,將二者由水路輸送到前方。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多次棄軍逃亡,蕭何則常常徵發關中士卒,補充軍隊的缺額,有利地保證了前方戰事順利進行。因此,蕭何深得劉邦信任,劉邦專門委任他處理關中事務。

  :不理政事

  曹參卑賤的時候,跟蕭何關係很好。等以後各為高官之後,他們之間也產生了隔閡。但在蕭何臨終時,他只向孝惠帝推薦了曹參。曹參接替蕭何做了漢朝的丞相之後,政策沒有任何變更,一概遵循蕭何制定的法度。

  曹參從各郡和諸侯國中挑選一些質樸而不善文辭的厚道人,召來任命為丞相的屬官。他斥退攆走那些言語文字苛求細微末節、一味追求聲譽的官吏。曹參自己整天痛飲美酒,不理朝政。大臣和賓客們見曹參不理政事,心裡都很擔憂,紛紛上門來好言相勸。可是等這些人一來到,曹參就立即拿出美酒來給他們喝,他們沒辦法,只好跟他一塊兒喝。過了一會兒,有的人想說些什麼,曹參又繼續讓他們喝酒,直到他們喝醉之後離去。大臣和賓客們始終沒能開口勸諫。

  曹參住宅的後園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裡整天飲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參的隨從官員們很厭惡這件事,但對此也無可奈何。一次,他們請曹參到後園中游玩,希望曹參聽到那些官吏們醉酒高歌、狂呼亂叫後加以制止。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曹參聽到這些聲音後,反而叫人拿出酒擺在桌子上,自己也痛飲起來,並且也跟著高歌呼叫,與那些飲酒的官吏們相互呼應,一起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