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混沌初開磨合初始的傳說

  摘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地上漸漸被青翠的綠意所覆蓋,山川上也密佈了長草高樹。一切似乎已經是完美的了,可曾經的雲們卻仍停留大地上不得回到天空裡。它們嚮往著往昔的歡樂、自由翱翔,哀哀的哭泣著,日夜不停,無始無終。

  混沌初開磨合初始的傳說

  天地初開的時候,混沌的沙塵向下降,純淨的靈氣向上升。當沙塵和靈氣相會的時候,沙塵說:“我想讓自己變得純淨而輕盈,升到天空裡去,可是現在我卻向下沉。”靈氣說:“我想把大地上的一切都渲染的富有靈性,可我只能卻向上升,無法留在大地上。”它們都為自己的理想不能實現而在半空裡徘徊躑躅著,誰也不肯按照那混沌之主的意旨行事。

  又過了不知多少個歲月,天地始終沒有明確的區分開來,原因便是因為思想意見的不統一。在這個過程中,沙塵和靈氣不斷地交會磨合。某些靈氣便依附在一些磨亮了的沙石上,升向浩瀚的宇宙,成了一顆顆燦爛閃爍的明星。而另外一些較大的沙石也黏附了靈氣,撲落到大地上化做了山川和丘陵。由於它們的變化,使得天地間有了比較明朗的界線。但還是有很多在不停地在思考磨合著的沙塵和靈氣留在半天裡,一時拿不定主意,彼此纏繞交合著議論不休。

  這個時候,已經成為星辰的沙石和被靈氣賦予了靈性的山川交談了起來,星星說:“天空裡太空寂了,雖然有我們發出一些光亮,可還是顯得暗淡了些的,要是能有個更明亮的大星星就好了。”山川說:“地上也顯得枯澀了些,雖說我們的姿態形狀可以說得上是鬼斧神工了,可缺少些點綴襯托,要是能有什麼覆蓋在上面就好了。”星辰和山川彼此交流感嘆著,但它們已經被定型了,雖有感觸也是無能為力的了。

  說者有心,聽者也是有意的。半天裡一團纏繞交織著的沙塵和靈氣聽見了它們的談話,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便明確了自己的未來,高高地升到天空上成了一輪皎潔的明月。它的光華是暗淡的星光所不能比擬的,整個大地都被它播灑的清輝照耀得安詳而靜謐。於是,天上又有了月亮。

  就在月亮形成的過程中,另一些很輕的沙塵和靈氣匯聚在一起。它們既不想升到天空裡去,也不願降落在大地上。在不斷的磨合中,它們化為了雲,留在了天與地的中央。它們是自由著的而又是頑皮著的,一會矇住星星的眼睛,一會又把月亮藏在雲團深處。一團一片,做了天地初開時的浪蕩子,成群結隊的在天空裡飄浮來去。

  也許,某種不懈的追求精神和嚮往美好的明確態度,就是在那個時候誕生的吧。半天裡的一些沙塵和靈氣在漫長的歲月裡糾結著凝聚了非常巨大的能量。大地上它們適應不了,而半天裡又無法存留,在星星、山川和月亮找到了歸宿的時候,它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它們覺得這個世界還是不夠明亮,缺少一種永恆的光力來做世界的象徵。它們移動著自己已經龐大了的身軀,緩緩攀升,直到它們升到宇宙的最高處。由於體積巨大,在上升過程裡它們和一些星星碰撞摩擦,以至於表面開始燃燒起來,併發出比月亮和星星亮無數倍的光芒來。當這團沙塵和靈氣最終停住不動的時候,它們就成了太陽,高高地懸掛在寰宇裡,把內心中蘊藏的光和熱無限量地傾瀉到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