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間的經典故事
從遠古時期開始,民間就流傳著許多的故事,為小朋友的童年擦上了一抹玄幻的色彩。關於那些經典的傳說故事你會對讀給孩子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古時候,石門山腳下有個女人,有一天她到河邊洗衣裳,洗著洗著,河裡漂過來三節楠竹,楠竹裡頭傳出嬰兒啼哭的聲音。
女人覺得害怕,伸手把那楠竹推開。沒想到,不推還好,她一伸手去推,那三節竹子反倒跟上她了,隨水流到她腳邊,不再流走。
女人破開大竹,見竹筒裡頭躺著個男孩兒,長得端正清秀,哭聲清脆響亮,目光炯炯有神,女人一見很喜歡,把他帶回家養起來。
因為這孩子是從竹節裡頭生出來的,女人給他取了個名字,叫“竹生”。
竹生長到十二歲,成了遠近有名的孩子王,很奇怪,不僅村裡的小孩子聽他話,山上鳥雀、河裡魚蝦也聽他話。竹生日日呼魚喚鳥,好不得意,大夥兒也不喚他“竹生”了,個個開玩笑叫他做“竹王”。
一天清晨,竹生照例出門去捕魚,也像往常一樣不撐漁船,只帶個魚網,坐到水邊石頭上,遠遠見河裡遊過一群魚,竹生伸手招呼道:“魚兒,魚兒,過來!”
那群魚聽他叫喚,馬上調轉方向,朝他游過來。
等魚兒游到腳下,竹生揚網一撒,那群魚給他網住了。
這時,河邊竹林裡走出個老乞丐,問竹生說:“你這網魚的功夫,誰教你的?”
“沒人教,我自己會的。”
“這就對了,你是我要尋找的人。”老乞丐說,“你到我面前來,拜我為師,我教你做一翻大事業。”
那老乞丐穿得破爛,又老又醜,竹王瞧他不起,順手捉一條魚扔過去:“你有啥樣本事,敢當我師傅?”
“我本事有多大,以後你慢慢會知道。你這魚我收下了。等會兒你回家煲一個鮮魚竹筒飯,帶到這兒來,我慢慢教你。”說完,老乞丐跺一跺腳,腳下生出一朵白雲,老乞丐踏著白雲,升到竹林上空去了。
竹生知道自己遇上神仙了,馬上回家煲好一竹筒鮮魚飯,帶到河邊竹林來拜師。
老乞丐吃了竹筒飯,教竹生砍下兩株楠竹,削成薄薄的篾條,一老一少編了兩個竹籃。竹籃編好了,老乞丐讓竹生拿竹籃到河邊去打水。
兩個竹籃放下水去,兩個竹籃提起水來。竹生編的竹籃只打上來半籃水,老乞丐編的竹籃卻裝了滿滿一籃水,一滴也沒有漏出來。
老乞丐不吭聲,用那一籃半水和了稀泥,從腳下挖起泥巴,十個手指頭左捏一下右捏一下,很快捏成三隊兵馬。老乞丐朝那隊兵馬吹一口氣,泥兵***立即活過來,練兵的練兵,搭營的搭營,燒飯的燒飯,一行行一列列,井井有條。
竹生見泥兵***好玩,也照著樣子,用泥巴捏了三隊兵馬,“呼”一聲朝它們吹一口氣,那兵馬果然也活了過來,練兵的練兵,搭營的搭營,燒飯的燒飯——可是,飯還沒燒熟呢,那泥兵***散了架,一個個倒在地上,變成一灘泥。
“你天賦極高,可惜性子太急。”師傅說,“竹生,你要記著,想要成事必須沉得住氣。你要心聚神凝,慢慢把胸中真氣吹出來,吹真氣的時候,不能發出‘呼呼’聲。”
竹生照師傅教的方法,沉住氣,心聚神凝,慢慢吹出真氣,不發出一點聲音。果然泥兵***活過來就不再散架了。竹生很喜歡玩泥兵馬,他每天跟師傅到河邊捏泥人,吹活了就指揮兵馬打仗玩兒。就這樣,每日玩到天黑,天黑了,月亮出來,老乞丐就吹響衝鋒號,讓那些兵馬跑進竹林去。
就這樣每天學藝玩耍,捏泥兵***打仗,玩了兩三年,竹生玩膩了:“師傅,你還有別的本事嗎?”
“下一樣本事,要到你滿十六歲才能教你。”
那竹生向來性子急,等不得時日,信口騙他師傅:“你快教我,上個月我就滿十六歲了!”
其實,那一年,竹生才剛剛滿十五歲。
竹生身材長得高大,人也聰明,師傅也就沒有疑心,他帶竹生來到竹林深處,手指著竹林中最老的那株楠竹,喃喃唸了幾句咒語。
“竹生,今天你先回家,明日清早拿家裡的菜刀出來,砍下這株竹,你要把它做成一把弓,三支箭。弓箭一做好,你馬上帶到石門旁邊的石洞找我。”
說完,師傅就走了,回到那石洞去。
第二天清早,竹生拿菜刀砍下那株老楠竹,剛剛好做成一把弓,三支箭。竹生帶上弓箭走進石洞,只那老乞丐端坐在洞中央練氣,面前放著一個大銅盆。
“竹生,把你的弓箭放入銅盆。”
竹王把弓箭放入銅盆,老乞丐張開嘴,從嘴裡吐出三隻烏鴉,烏鴉一入銅盆,馬上變成三團金火,竹弓和竹箭在銅盆裡燃燒起來。
很奇怪,竹弓和竹箭雖然燒著了,卻沒有化成灰燼,反而越燒越翠綠,越燒越明亮。
老乞丐咳嗽了三聲,因為吐出了那三隻烏鴉,他的聲音變得很蒼老:“竹生,事到如今,我不再瞞你,我家原本是皇族,現在皇位本來應該我來坐的,因為奸臣謀害,才隱姓埋名,隱居在這石門山。我祖父修煉60年,煉成一把寶刀,能擋水火風雨;我父親修煉60年,煉成一條神鞭,能打出十萬神兵;我修煉60年,煉成七個雞蛋,能砸開神山石門,放出一匹神馬。現在寶器煉成,但是我老了,已經沒有力量完成祖宗的心願。現在,這些寶器都歸你了。只要你按我說的話去做,一定能射死奸皇,除去逆賊。”
竹生問:“我應該怎麼做呢?”
老乞丐帶竹生走出洞門,讓竹生搬石頭封住洞口:“竹生,從今天起算,過七七四十九天,銅盆裡的弓箭就能煉成通天神地鬼的魔力,到時你走上山頂,彎弓搭箭,朝北方皇城射去,就能射死皇帝。射出魔箭之後,你馬上回到石洞,搬開銅盆,三樣寶器就在銅盆下面。你拿七個雞蛋砸山腳的石門,石門會開啟,神馬會跳出來;你騎上神馬,拿神鞭抽打山上的楠竹,楠竹就會爆裂,出來十萬神兵;你只管帶領神兵迎戰皇城來的軍隊,他們用火攻你,你拿寶刀擋,火就燒回他們身上;他們用水攻你,你用寶刀擋,水就衝回他們身上。不過你要記著,竹林神兵只在這石門山方圓百里才有威力,你守住石門山自立為王就好,絕不要貪功冒進,否則就前功盡棄。”
竹生一一答應,老乞丐脫下草鞋,赤著腳,打散頭髮,側身鑽入那一線天的石門,消失不見了。
竹生向來性子急,哪裡等得七七四十九日?不到二十日,他急得像熱鍋裡的螞蟻,坐也不安寧,睡也不安寧。好不容易熬到第四十七天,他心癢得受不了,提前去到石洞前,搬開封住洞口的石塊。
一陣風吹進去,銅盆裡藍幽幽的火一下子搶上洞頂,再一陣風吹進去,銅盆裡的火熄滅了。
被三昧真火煉了四十七天,魔弓魔箭發出碧綠的光,就像四段仍然活著的竹子。
竹生拿起魔弓,魔弓十分清涼,好像被冰雪鎮過。他走上山頂,朝向北方皇城方向,彎弓如滿月,箭發若流星,“嗖——嗖——嗖”連發三箭。
三支魔箭一離開弓弦,馬上消失不見。
先不說竹生,只說那皇城裡的皇帝,這會兒正在朝堂議事呢,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皇帝端坐金龍寶座中央。突然,三支綠竹箭凌空飛來,直射向皇帝心口。皇帝心口連中三箭,嚇得從龍座上滾落下來,昏倒在地,不醒人事。
文武百官亂作一團,宮廷御醫急急趕來,扶起皇帝,檢查傷口,幸好,這三支箭到金鑾殿已是強弩之末,射到皇帝心口已經沒力量了,三支綠竹箭的箭尖射穿龍袍,只傷了皇帝一點皮肉。
皇帝心驚膽戰,冷汗直冒,當即命令當朝太師徹查這起冷箭事件,務必找到射箭的人,以絕後患。
那當朝太師也通一點法術,他拿那三支竹箭問卜推算,很快鎖定石門山。
皇帝說:“我要親自帶軍隊去石門山,捉住那個逆賊,把他五馬分屍,解我心頭大恨!”
於是乎,皇帝率領二十萬大軍,向石門山行進。
再說那竹生,射出三支魔箭之後,馬上回到師傅的石洞,搬開銅盆,取出師傅留下的三樣寶物。當晚月亮出來,月光照亮石門,他拿七個雞蛋來到石門的崖壁前,那石門陡峭、狹窄,只露出一線天光。竹生脫下草鞋,赤腳站在石門前,手舉雞蛋,奮力朝石門的崖壁砸去。
砸第一個雞蛋時,只聽見“轟隆”一聲響,石門裡頭冒出來一股白生生的煙霧;
砸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聲音越來越響,煙霧越來越濃,濃霧中生出火光,砸到第七個雞蛋,石門裡頭火光沖天,崖壁“轟隆隆”一陣響,石門朝兩邊開啟,緊接著,一道白光閃過,從石門裡頭跳出來一匹銀光閃閃的大白馬。
竹生大喊一聲,喚得那匹神馬來到身邊,他縱身一躍,騎上神馬,神馬高聲長嘯,馱起竹生,騰雲駕霧,從山腳下跑上山頂,又從山頂跑下山腳。就這樣跑了兩轉,那石門山漫山遍野的楠竹,聽到神馬長嘯聲和馬蹄聲,就像被激怒了似的,支支站得直挺挺,在風中抖個不停,竹節中傳出千軍萬馬的嘶殺聲。
竹生抽出神鞭,一面在山間跑,一面揚鞭“噼噼啪啪”朝楠竹打去,楠竹被那神鞭打中,就像著了魔,一個個竹節膨脹起來,緊接著“砰砰砰”炸裂開來。爆炸起響個不停,數不清的士兵從竹節跳出,那些士兵個個騎著馬,身穿盔甲,手執著長竹鞭,腰佩金寶刀,他們見風就長,只一會兒工夫,一個個長得身高體壯,威猛異常。
竹生拿神鞭打了一夜,一共打出來十萬神兵。
有了這十萬神兵,竹生在山上自立為王,自稱為“竹王”。
白日裡,神兵隱藏在竹林深處,晒太陽,喝風露,養精蓄銳。
到了夜晚,竹生就帶上神鞭和寶刀上山練兵。練了三七二十一日,八卦兵陣練成,官兵也到了山腳下。
兩軍對陣,短兵相接,見官兵逼近,竹林神兵舉起竹鞭奮力抽打,但凡被竹鞭打中,官兵立馬倒在地上,動彈不得。不一會兒,官兵就倒下一大片,皇帝一看這陣勢,大吃一驚,連忙命令官兵後退三十里。
退兵三十里,官兵就地安營紮寨,那當朝太師起卦一算,又算出玄機,他向皇帝獻策說:“皇上不用擔憂,那石門山竹王的兵馬五行屬木,明日等他們追過來,我們用火燒他。”
果然,第二日,竹生帶領軍隊攻過來了。
太師找來三百頭騾子,在騾子身上綁滿松枝和芒草,他把騾子趕到陣前,一見竹王的神兵過來,立馬點燃綁在騾子尾巴上的松枝,那群騾子被烈火驅趕,嚇破了膽,拼了命朝十萬神兵跑去。
見火騾衝來,竹生不慌不忙,只抽出寶刀一擋,“呼”一聲,那把寶刀迎風長大好幾十倍,刀面頓時變得明晃晃、亮晶晶,看上去好像一面明鏡。
三百頭著火騾一看那刀面上的影像,以為對面正有三百頭火騾子衝殺過來,嚇得掉轉頭猛跑,這一跑不得了,正正跑到官兵的營寨中,把官兵的營寨和糧草全燒光了。
官兵節節敗退,竹王大獲全勝。這一下,竹生連贏兩場仗,他年少輕狂,就不再把官兵放在眼裡,他忘記了師傅的叮囑,一味帶兵猛追,追呀追,追到了京城。
皇帝入了京城,關緊城門,吩咐官兵在城牆上死守。
竹生的十萬神兵在城外攻了三天,因為遠離石門山故土,神兵漸漸變得萎靡不振,喝水不甜,吃飯不香,到了第四天,太師命令官兵朝城外的神兵發射焰火彈。
結果,那神兵一捱到火就著了火,不過一個時辰,竹生的十萬神兵,全都被燒成灰燼。
官兵開啟城門,像潮水一樣湧出來,見大勢已去,竹生慌忙騎馬逃跑。
他在前面跑,官兵在後面追,神馬馬不停蹄,跑了三天三夜,馱著竹生逃回到石門山。大白馬來到石門前,一躍身跳了進去。只聽得“轟隆隆”一陣響,石門越收越窄,終於閉合了。官兵用斧頭鑿,用猛火燒,又抬大石撞,他們用盡了辦法,也不能夠把石門開啟,最後,那太師想不出辦法,只得帶兵回京城覆命,說竹王已經死在石門山上。
不過,傳說竹王沒有死,他成了神——直到現在,依然時時顯靈,在有月亮的夜晚,石門山下的村子裡,能聽到千軍萬馬的嘶殺聲——那是竹王在練兵哩!
篇二
古時候有個大澤國,大澤國有個鐵匠,那鐵匠手藝高超,但脾氣十分暴躁。
有一年夏天,大澤國接連下了十幾天大雨,每日裡天黑得像鐵鍋,電閃雷鳴,鐵匠受不了這樣的天氣,他一聽打雷聲就氣得跳起來:“這一定是大沼澤那個雷公搗的鬼,我要把他捉住,關起來,再不放出去!”
說幹就幹,鐵匠打造了一個巨大的鐵籠子,一條粗重的鐵鏈,一個大鐵鎖。一切準備妥當了,鐵匠放出一條獵犬,高舉起打虎用的大鐵叉,站在自家屋門口,對著大沼澤大聲罵戰:“雷公,你這***,有膽子就出來啊!”
話音剛落,大沼澤濃雲湧起,狂風恕號,“轟隆,轟隆……”,驚雷一個接著一個順著地面滾過來。
鐵匠就地打滾,左一滾,右一滾,躲過那一串驚雷,然後他一個鯉魚打挺,站起身,看見雷公怒氣沖天,黑著臉,拍著翅膀,朝他猛撲過來。
鐵匠武藝高強,並不懼怕,他一手揮起打虎叉,一叉,正叉中雷公的肚臍眼。肚臍眼正是雷公的死穴,雷公鼓不起風雷了,翅膀也扇不動了,就連手上的斧頭也舉不起來。
鐵匠繳了雷公的斧頭,把他塞入鐵籠,關上籠門,用大鐵鎖鎖上。然後他把鐵籠扛入屋內,餓了給那雷公吃火炭,渴了給那雷公喝銅汁。這樣過了七天,雷公漸漸蔫了下去,手舉不起來了,眼皮睜不開了,每日分不清天亮天黑,從朝到晚只是昏昏沉沉地睡覺。
“只要過七七四十九天,他就會變成一條小狗,給我們家看門。”鐵匠對他的孩子說,“記著,在他變成小狗之前,絕不能給他喝水,要不然我們會遭殃。”
鐵匠有四個孩子,頭三個都是男孩,叫大郎二郎三郎,最小的女孩叫小妹。
就這樣過了四十八天,到了第七七四十九天,鐵匠的堂兄弟娶媳婦,請鐵匠去喝喜酒,臨出門前,鐵匠吩咐大郎:“管好你的弟弟妹妹,千萬不要靠近雷公,更不能給雷公喝水。”
鐵匠一走,雷公在鐵籠裡痛苦地呻吟起來:“渴死我了,哎喲,渴死我了,大郎、二郎、三郎、小妹,給我一碗水吧!”
“不行,”大郎說,“爹爹吩咐,不能讓你喝水。”
雷公呻吟得更厲害了:“一碗水不行,那一滴水總行吧?如果今天喝不到一滴水,我一定會死去的。我死了,就不能變成小狗陪你們玩了。”
那三個小的孩子個個想要小狗,他們央求大郎:“那就給他一滴水吧!”
大郎同意了。
三郎馬上跑到水井旁,把手伸進水井,用手指沾了一滴水,跑到鐵籠邊,把那滴水滴到雷公張開的大嘴裡。
雖然只有一滴水,但那雷公馬上恢復了力量,他的肚子鼓起來,發出“轟隆!轟隆”的雷聲,他兩隻手同時舉起,“力拉”一聲,劈開鐵籠,然後他拍動翅膀,衝破屋頂,飛回大沼澤去了。
鐵匠回到家,見屋頂穿了,雷公跑了,心裡很生氣,但也沒辦法,他把孩子狠狠揍了一頓,這件事就過去了。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過去了十年,三兄弟長大了,有一年春耕,鐵匠吩咐兄弟三人一道出門去犁地,可是很奇怪,三兄弟剛剛犁好一塊田,那塊田馬上覆原了。
沒辦法,兄弟三個只好牽轉牛從頭再犁,這一回,田剛剛犁好,他們看到沼澤地走過來一個青臉鷹嘴的老人,那老人眼光銳利,模樣十分威嚴,他手裡拿著柺棍,那柺棍一揮,棍尖朝地上一點,那塊剛剛犁好的田地,即刻又復原了。
“可惡!”大郎和二郎扔下犁耙,衝上去就要打他。
三郎攔住他們:“他是個老人家,這樣做總有緣故,還是先問問他為什麼吧!”
老人聽了這話,轉過身對三郎說:“你心善而且聰明,我把緣故告訴你——這地方馬上要來大洪水了,你們犁地也是白犁,還不如儘早想辦法避難。”
三郎問:“你是誰?能救我們嗎?”
“我是大澤的雷神,正是來救你們的——因為你們小時候曾經救過我。”
雷神拿柺棍重重朝地上猛打三下,只聽得“轟,轟,轟”三聲,地面跳出來三隻箱子,一隻金箱子,一隻銀箱子,一隻木頭箱子。
大郎貪心,要了金箱子。二郎貪心,要了銀箱子。三郎沒得選,拿了木箱子。
雷神又拿柺棍輕輕在地上敲了三下,只聽得“砰,砰,砰”三聲,地上跳出來三個雞蛋。第一個像人的頭顱一般大,第二個像人的拳頭一般大,第三個只有平常雞蛋一般大。
大郎貪心,要了頭顱大的雞蛋。
二郎貪心,要了拳頭大的雞蛋。
三郎沒得選,要了那個平常的雞蛋。
雷神說:“洪水來時,你們帶雞蛋躲進箱子裡,什麼時候聽到雛雞叫,什麼時候開啟箱子蓋。”
就在這時,洪水“嘩嘩”來了,小妹跑出家門,朝三個哥哥奔來:“哥哥,救我,救我!”
“你們誰願意帶她?”
大郎和二郎怕妹妹連累他們,急忙自個兒躲進箱子,封好箱子蓋。
三郎拉上小妹,一起躲進木箱子,雷神幫他們封好了箱子蓋。
大洪水淹沒了農田,淹沒了村莊,一直淹到山頂上,三個箱子在洪水裡半沉半浮,半浮半沉,過了六六三十六天,大郎的雞蛋破殼了,雛雞“吱吱”叫起來,大哥開啟箱子蓋,洪水灌進金箱子,大郎和金箱子一起沉到河底去了。
過了七七四十九天,二郎的雞蛋破殼了,雛雞“吱吱”叫起來,二郎開啟箱子蓋,洪水灌進銀箱子,二郎和銀箱子一起沉到河底去了。
過了九九八十一天,三郎的雞蛋才破殼,小雛雞“吱吱”叫起來,三郎和小妹一起開啟箱子蓋,洪水灌進木箱子,兄妹兩人合力把水舀出去,箱子在水面上浮起來。他們坐在箱子裡,漂呀漂,漂呀漂,漂到一個山岡上,山岡上長著一叢野茅竹,幾株青岡樹,兩兄妹攀著茅竹枝和青岡樹枝,帶著小雞,爬到樹上。
洪水漸漸退了,三郎和妹妹從樹上下來,發現附近的人都給淹死了,谷種沒有了,菜籽沒有了,牛也沒有了。
兄妹倆吃草根,嚼樹葉,眼看著就要餓死,妹妹抱著小雞,“嗚嗚嗚”哭起來,三郎安慰她說:“天無絕人之路,求一求賜給我們木箱子的雷神吧!”
兄妹兩人雙膝跪下,向沼澤地的雷神祈禱:“雷神,保佑我們啊,請不要拋棄我們!”
地底下響起轟隆隆的雷聲,青臉鷹嘴的雷神從沼澤地走出來,給了妹妹一把谷種,一把菜籽兒:“要吃飯你就種穀,要吃菜你就種菜。”
雷神又給三郎一把黃豆,一把青豆:“要黃牛你就撒黃豆,要水牛你就撒青豆。”
三郎左手撒一把黃豆,黃豆一落地,變成一群黃牛;三郎右手撒一把青豆,青豆一落地,變成一群水牛。
谷種有了,菜籽有了,黃牛水牛都有了,三郎對小妹說:“這裡沒有別的人了,不如我倆成家吧!”
小妹不答應:“不可以,親兄妹怎麼能結婚呢?”
過了三年,三郎又對小妹說:“這裡真的沒有別的人了,我們成家吧!”
小妹左手拿一條紅絲線,右手拿一根縫衣針,說:“我把它們拋到天上,如果紅絲線穿進針眼,我們就結婚。”
她把縫衣針和紅絲線一同拋到天上,結果,紅絲線穿進了針眼。
三郎和小妹結了婚,過了三年,小妹懷孕,生下一個大肉球。
小妹很想要小孩子,看到生下個大肉球,心裡十分難過,她走出門,把肉球掛在門前的大龍眼樹上。
沒想到,第二天,大肉球裂開來,肉球裡出來很多小小的孩子,有男孩有女孩,在樹上吃果子。
這些小孩在樹上慢慢長大了,就下到大地上來,跟著三郎和小妹種穀種菜,放黃牛放水牛,各自建房屋結婚成家,生下跟他們自己一樣的小孩子,大澤國漸漸又人丁興旺了。
篇三
古時候有個祝家莊,祝家莊有個祝員外,祝員外有個小女兒,名叫祝英臺。
祝英臺從小在家識字讀書,年復一年,長到了十六歲。
見到同齡的男子紛紛帶著書僮,出門到杭州城的書院讀書,祝英臺心裡很羨慕,於是她去央求祝員外:“爹爹,我也想去杭州城求學。”
祝員外一聽這話,十分生氣:“人家男子讀書求功名,你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你好好聽著:你在家裡做針線,學習三從四德的道理——出門讀書這件事,以後提也不要提!”
爹爹的話不能違抗,祝英臺只好走上閣樓,站在窗前觀望,花園裡花紅柳綠,一對蝴蝶在花叢中翩躚飛舞,飛著飛著,飛到圍牆外面去了。
“唉,要是像蝴蝶一樣,有一雙翅膀就好了。”
當天夜晚,祝英臺給父親留下一封信,穿上男裝,把自己扮成書生模樣,把丫環銀心扮作書僮。趁花匠睡熟,祝英臺開啟後花園的小門,帶著銀心,偷偷出了祝家莊,走上大路,朝杭州城走去。
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離開家出遠門,祝英臺心情快活,她看花花好,看鳥鳥好,看人人好。
走啊走,走到草橋亭,天下起大雨,祝英臺招呼銀心說:“咱倆到這草橋亭歇一會兒,等雨停了再趕路。”
亭子裡有位書生,他端坐在石凳子上,正在看雨景。書生身旁有個書僮,他見到銀心,熱情地上前拉她的手:“這位小哥,我挑擔子,你也挑擔子,一路辛苦了,過來我身邊坐!”
銀心見陌生男子拉自己,連忙後退,轉頭喚祝英臺:“小姐——”
眼見就要露餡,祝英臺急中生智:“小姐好端端在家裡,你喚她做什麼?”
沒等銀心回答,祝英臺轉過頭對那位書生說:“這位兄臺見笑了,我家中有個九妹,見我出門讀書,也要到杭州城求學,無耐爹爹頑固,死活不讓她出來,九妹只好留在家中。”
書生說:“世間不許女子讀書,這實在不公平。其實男子女子都是父母生養,讓女兒讀書明理,也是天經地義。”
祝英臺聽了這話,心想,我本以為天下男子一個樣,難得他為女子抱不平,他真是我的知己。她朝書生深深作了一揖:“賢兄的見解正與我相同。我叫祝英臺,要去杭州城萬鬆書院讀書,不知賢兄尊姓大名,要去哪裡?”
“在下樑山伯,正巧也要去萬鬆書院。”
祝英臺拍手笑起來:“哈哈,樑公子,我倆走在同一條路上,遇上同一場雨,來到這同一個草橋亭,又要去同一座萬鬆書院求學,這不正是‘有緣千里來相會’麼?”
“正是,正是!我母親常說,‘有緣修得同船渡’,我梁山伯無兄無弟,無姐無妹,今日與祝公子有緣,不如插柳為香,結拜為兄弟。”
兩個人折下亭邊的柳枝,插在地上當作香燭。梁山伯十七歲,祝英臺叫他“樑兄”,祝英臺十六歲,梁山伯喚他“祝弟”。兩人相對拜了八拜,又一起拜了天,拜了地,約定從此同生同死,要像親兄弟一樣互助互愛。
雨停了,主僕四人結伴同行,有說有笑,又在路上走了幾天,來到萬鬆書院。
萬鬆書院建在山腳下,山上有萬棵松樹,山下有十里荷花。梁山伯和祝英臺同窗共讀,萬鬆書院夏日荷花飄香,冬天松樹常青,兩人在一起讀書寫字,談詩論文,感情漸漸深厚。祝英臺傷寒感冒,梁山伯端茶送水,親自煲藥,照顧她直到她完全康復。梁山伯衣裳破了,祝英臺一針一線為他縫補。
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年光陰。
有一日,祝英臺收到一封家書,信中說:“英臺,你離家求學已有三年,父母在家日日思念,鳥語花香也不歡喜。如今父母親憂思成疾,病倒在床,盼望英臺速歸,回家來安慰父母心懷。”
祝英臺離家三年,也很想念家中父母,但她捨不得離開梁山伯。她找到師母,告訴師母說:“師母,我要告訴你一個祕密,我其實不是男子,而是扮作男子的女兒身。”
沒想到,師母笑起來:“這個,我早就看出來了。”
“我爹爹寫信催我歸去,我不能再留在這裡了。這三年來,我與梁山伯同窗共讀,感情深厚,希望師母成全,為我們做媒。”
說完,她解下身上的玉佩作為信物,拜託師母轉交給梁山伯。
祝英臺收拾好行李,梁山伯送她出門,兩人依依難捨,走呀走,走過一座山又一座山,前面有座鳳凰山,祝英臺說:“鳳凰山上鳳求凰,樑兄你是鳳來我的凰。”
“賢弟,夫妻才能配鳳凰,我們倆是好兄弟,你這個比喻不恰當。”
走呀走,走過一片垂楊柳,前面有個清水塘,祝英臺說:“水裡鴛鴦成雙對,樑兄你是鴛來我是鴦。”
“賢弟,夫妻才能配鴛鴦,我們倆是好兄弟,賢弟你的比喻不恰當。”
走呀走,走過一座獨木橋,祝英臺說:“我倆走到木橋上,好比牛郎織女渡鵲橋。”
“賢弟,牛郎織女是夫妻,我是兄來你是弟,賢弟你的比喻不恰當。”
“唉,樑兄啊,你真是一隻呆頭鵝!”走到分別的長亭,祝英臺停下腳步,嘆息說,“不知樑兄可曾婚配,有沒有鍾情的女子?”
“因為家境貧寒,山伯至今不曾求得好配偶。”梁山伯低頭說道,“我母親一直為這件事操心。”
“這樣正好。樑兄,我來給你作個媒,我要把我家九妹許配給你。九妹是英臺的同胞妹妹,人品相貌都和我一模一樣,不知樑兄意下如何?”
梁山伯一聽很高興:“如果人品相貌與賢弟一樣,九妹定然是聰慧秀美的女子,梁山伯求之不得——只是,樑家窮,祝家富,我怕貧富懸殊,難成婚配。”
“樑兄不要擔心,我家九妹不是嫌貧愛富的人。”
梁山伯跟祝英臺約好,七夕到祝家莊求親。約了相見的日期,兩個人依依惜別,祝英臺回家去,梁山伯回到萬鬆書院。
一回到書院,師母就把他叫了去,把玉佩交給他:“祝英臺臨走前把這塊玉佩交給我,央求我為你們倆做媒。”
梁山伯滿心歡喜:“多謝師母,剛才與英臺賢弟離別前,他把祝家九妹許配於我,讓我七夕節到祝家莊求親。”
師母笑了:“山伯,你真是個書呆子,難道你沒有看出來,英臺是扮成男妝的女子呀!”
梁山伯想起剛才在長亭送別,祝英臺又說鳳凰,又說鴛鴦,又說牛郎織女,恍然大悟:“哦,來如此!原來如此,原來祝英臺就是祝九妹,祝九妹就是祝英臺!”
師母說:“既然你倆人訂了婚姻,就應該儘早去求親。山伯,你下山尋英臺去吧!”
梁山伯謝過師母,拜別師友,回到家中,稟明母親,便去祝家莊求親。
再說祝英臺,她回到家中,父親從病榻坐起身:“英臺,父親催你回家,一來因為你爹孃身體有病;二來你已到了出嫁的年紀——我為你訂了一門好親事,只等你回來就成親。這三年,你讀書明理,出嫁後再不得任性胡為。”
聽了這話,祝英臺頓時感覺晴天霹靂:“爹爹,你,你把女兒許配何人?”
“我為你選擇的好夫君,是馬太守的好兒郎馬文才。”
“爹爹,你把這門親事退了吧!”
“什麼?馬太守家有錢有勢,難道還配不上你?”
“爹爹,這三年來,英臺與同窗梁山伯情深似海,已經請師母做媒,定了終身。我不能再與別的男子結為夫婦。”
祝員外一聽,“啪”一聲拍爛了書桌:“我容你出外讀書,你竟與外頭男子私定終身,你與馬家的婚事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絕不能退婚。從今日起,你乖乖在閨中待嫁,再不得出門半步。”
祝員外十分憤怒,他把祝英臺關在家裡,讓人日夜看守,再不許她出門了。
到了七夕節,梁山伯來到祝家莊,可是祝員外對他說:“英臺其實是我家女兒,不是男子。男女授授不親,你們兩人不便相見!”
梁山伯急了:“我與英臺同窗共讀,三年來親如兄弟,分別後我才得知英臺是女兒身,師母為我倆做媒,囑咐我早日來祝家莊,向祝伯父提親。”
祝員外告訴他:“我已將女兒許配馬家了,英臺馬上就要出嫁。你回家去,另尋佳偶吧!”
梁山伯走到祝家門外,又抬頭去看祝家的樓臺,卻看見英臺身穿女子的衣裙,正站在閣樓上,流著淚望著他。
兩個人一個在閣樓上,一個在牆跟下,只是相對望著流眼淚,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梁山伯回到客棧,輾轉反側睡不著覺,他的心碎了,當晚感染了風寒,沒過幾天,病死了。
那店家可憐他,把他埋在路邊的荒郊,為他造了一座土墳。
祝英臺出嫁那天,她穿上紅嫁衣,打扮得很漂亮,她坐在花轎上,心裡想:“如果像蝴蝶一樣,有一雙翅膀就好了。如果能跟梁山伯一起,變成兩隻蝴蝶就好了。”
當花轎行到梁山伯的墓前,英臺推開轎門,跳出轎子,她甩掉繡花鞋,赤腳朝墓前奔去。一時間,四下裡風起雲湧,大雨刷啦啦落下。等到祝英臺跑到墳墓前,只聽見“轟隆”一聲巨響,墳墓裂開一道縫,祝英臺從裂縫跳入墓中,墳墓馬上合攏了。
過了一會兒,雨過天青,天上出現一道彩虹,墳墓裡飛出來一對蝴蝶。
兩隻蝴蝶自由地飛,快活地飛,它們一會兒飛到花間,一會兒飛到湖上,無論飛到哪裡,它們總是在一起,形影不離。
這兩隻蝴蝶,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
- 關於民間的經典故事
- 周公解夢夢見蜈蚣的預兆
- 夏天養心有哪些注意事項
- 如何種植北京火龍果盆栽
- 我運動我健康我成長黑板報內容
- 晉書袁巨集傳閱讀答案
- 有什麼食物可以讓人擺脫便祕排毒減肥
- 入學面試自我介紹範文
- 怎麼樣化妝才更漂亮
- 美容養顏食譜怎麼搭配
- 盆栽海棠花怎麼養
- 電腦記憶體大小及硬體配置資訊怎麼看
- 關於壩上草原遊記作文
- 開車聽的音樂有什麼
- 河北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習題精講
- 什麼是道聽途說及其造句
- 孔子的經濟思想內容是什麼
- 陝西公務員圖形推理專練題及參考答案
- 房產管理局年終工作總結2
- 有關生命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