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鳥盡弓藏典故

  典故大家應該都瞭解吧,那典故都有那些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成語故事鳥盡弓藏典故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成語鳥盡弓藏意思

  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越世家》,蜚***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春秋末期,吳、越爭霸,越國被吳國打敗,屈服求和。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任用大夫文種、范蠡整頓國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使國家轉弱為強,終於擊敗吳國,洗雪國恥。吳王夫差兵敗出逃,連續七次向越國求和,文種、範蠢堅持不允。夫差無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營中,信上寫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獵狗沒有用處了,就被殺了煮肉吃;敵國滅掉了,為戰勝敵人出謀獻策的謀臣沒有用處了,就被拋棄或剷除。兩位大夫為什麼不讓吳國儲存下來,替自已留點餘地呢?

  文種、范蠡還是拒絕議和,夫差只好拔劍自刎。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吳宮歡宴群臣時,發覺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為范蠡投湖自殺了。可是過了不久,有人給文種送來一封信,上面寫著: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為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

  文種此時方知範蠢並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他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踐疑忌。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種,臨別留下佩劍一把。文種見劍鞘上有屬樓二字,正是當年吳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殺的那把劍。他明白勾踐的用意,悔不該不聽范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

  成語鳥盡弓藏造句

  1、事情辦完後,他露出了鳥盡弓藏的本來面目。

  2、歷史上能有幾位君王,坐穩帝位後,不對功臣來個鳥盡弓藏的?

  3、那些為資本家賣命的走狗們,終有一天會明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的。

  4、鳥盡弓藏後,我們一家子酒囊飯袋,沆瀣一氣,我和妹妹更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

  5、他甫一上任,就開除了輔選有功的部屬,真是鳥盡弓藏。

  6、張良就是懂得適時急流勇退,才能避開如韓信鳥盡弓藏的下場。

  7、凡是對人民立下功勞的人,國家都不會忘記他,決不會鳥盡弓藏的。

  8、為了避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命運,他功成身退,棄官經商.

  9、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種恩將仇報的行為,古來常見。

  10、有些公司為求降低經營成本,把老職員資遣,真是標準的鳥盡弓藏。

  11、他看出來這些人可以共苦,卻不可以同甘,因此早安排了退路,以免慘遭鳥盡弓藏的厄運。

  12、老張對公司是很有貢獻的,如今公司發展了,卻要辭退他,鳥盡弓藏,怎麼能這樣呢?

  13. 是對人民立下功勞的人,國家都不會忘記他,決不會鳥盡弓藏的。

  14.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加上朝中又復是兩派相爭的場面,你這麼做的用心我能理解,可這畢竟不是長遠之計。

  15. 張良就是懂得適時急流勇退,才能避開如韓信鳥盡弓藏的下場。

  16. 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強弩藏。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出處。劉安

  17. 他看出來這些人可以共苦,卻不可以同甘,因此早安排了退路,以免慘遭鳥盡弓藏的厄運。

  18. “鳥盡弓藏”這則成語的原意是指鳥被打光了,打鳥的彈弓就沒用了,也該收藏起來。

  19. 工廠主的廠子辦起來,但辦完之後流血流汗的老工人卻被解僱了,鳥盡弓藏,生活無法維持。

  20. 一般鎖骨大,但烏喙骨退化。肩胛骨窄長,烏喙骨有橢圓形孔。烏喙骨呈板狀,肩胛骨為三射型。烏喙:味辛,微溫,有大毒。內面附著肩胛烏喙骨後側部。烏喙骨較小,其上之烏喙孔不封閉。烏喙骨相對較短,遠端寬。莫將烏喙論勾踐,鳥盡弓藏也不悲。肩帶由肩胛骨、烏喙骨和鎖骨組成。為鏟形,三燕麗蟾的烏喙骨為棒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