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自駕遊好去處

  合肥曾為揚州、合州、南豫州、廬州、德勝軍、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脣齒,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1: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孝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專祠。“孝肅”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後賜給他的諡號,以評價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

  包公祠位於合肥市包河公園內,原建築物始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廬州知府宋鑑在此修建包公書院,故名為包公祠。

  可惜在太平天國時期遭受戰火毀壞。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李鴻章籌白銀2800兩加以重建,規模依舊,只增添了東西兩院。

  當祠堂落成之時,李鴻章曾寫一匾額,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時任湖廣總督、因母喪居家的李瀚章捷足先登,掛上“色正芒寒”的橫匾。

  李鴻章不好相爭,又不願屈居偏旁,只得另寫一篇《重修包孝肅公祠記》刻石於祠後。

  2:逍遙津

  逍遙津公園位於今日合肥老城的東北角,園址古為淝水上的一處津渡。園名緣於古書《莊子》中的名篇《逍遙遊》。

  公元3世紀時,魏、蜀、吳三國鼎立,合肥隸屬魏國,是江淮咽喉,軍事重地。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東吳孫權乘曹操興師西征漢中張魯,合肥空虛之機,親率10萬精兵,企圖一舉攻佔合肥,達到向北開啟通向中原通道的目的。

  鎮守合肥的魏國大將張遼,面對強敵壓境、敵我實力對比懸殊的危難局面,臨危不懼,履險如夷,毅然率領將士出擊迎敵。

  在張遼英勇卻敵精神的感染下,魏國將士眾志成城,奮勇殺敵,以一當十,大敗吳軍。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故事,戰場遺址就在今逍遙津公園一帶。

  3:三河古鎮

  三河,坐落在巢湖岸畔,地處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處,位於安徽省城合肥至黃山、九華山的旅遊黃金線上,距合肥35公里,因環鎮而抱的豐樂河、杭埠河與流貫鎮內的小南河合而為一而得名。

  鎮內五里長街,古建築飛簷翹壁,雕樑畫棟,青石板路光滑清澈,見證著三河所經歷的風雨歲月;鎮外,河湖環繞,稻花飄香,碧波萬里,風光瀲灩,一派“‘春秋’古鎮,皖中水鄉”的美麗風光,形成了“外環兩岸、中峙三洲”的獨特地貌。

  三河是具有2500多年的水鄉古鎮,史稱“鵲渚”,是全國文明村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安徽省環境優美鎮,合肥市“新十景”之一。

  4:大蜀山

  蜀山風景區坐落在合肥西郊9公里處,海拔284米。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裡風光旖旎,四季景色優美。

  清代廬州府學正朱弦詠蜀山曰:“春山豔洽如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光澹淡欲臥,惟其臥也,故 冬山光澹淡欲臥,惟其臥也,故雪霽神開,躍然有起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