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立本觀畫典故介紹

  閻立本為唐代著名畫家,從小閻立本就很喜歡畫畫,也喜歡觀看別人的作品。後人也相傳著閻立本觀畫的典故,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閻立本觀畫這個典故講述的是唐代畫家閻立本參觀南北朝著名畫家張僧繇的壁畫遺蹟,歷經三次觀賞,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越深入瞭解越能窺探期間奧祕,逐漸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一日,閻立本恰巧尋得機會可以觀賞南北朝畫家張僧繇的壁畫,然而前去的第一天,閻立本大致的瀏覽一番,頗為失望,原來名家之作也不過徒有虛名,遂敗興而歸。第二天,不甘心的閻立本尋思著再去觀摩一番。仍舊為能揣摩出驚世之筆,橫豎打量也不過近代名士之作的水平。第三日,閻立本無意間途經此地,便起心再次前去觀賞,佇立畫前,良久之後,似乎有所發現,越是定睛凝望,越是被其深深吸引,精妙之處,別有洞天,閻立本不禁拍手叫絕,遂坐臥與畫作前,欣賞研究長達數十日之久。

  從這則典故中反映了複雜之物,要通其經理,必定需要反覆琢磨,細心研究,走馬觀花是難以欣賞到精髓的,即使是閻立本如此精通畫藝之人也難通其理,前兩次都被自己的經驗之談矇蔽了雙眼,不能從框架中跳脫出來,直到第三次,摒棄所有偏見,從無到有,才真正頓悟名家筆下所傳到的奧妙與靈感。

  因此此典故常被運用到治世之道中,摒棄經驗之談,更忌諱走馬觀花,一定要深入研究之後才有發言權。

  閻立本與狄仁傑

  作為初唐畫家,閻立本與其兄長閻立德的才華,包攬了宮殿、陵墓的設計到繪畫,唐太宗收藏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肖像畫,正是出自閻立本手筆。閻立本不僅在繪畫藝術上極有造詣,其政治才能同樣出眾,任賢為用,受人尊崇。

  閻立本以河南道黜陟使得身份,擔任考核官吏升遷,人才選拔的任務,在河南汴州遇到了其尋求良久的治世之才。閻立本對其說道:“我雖然是一個肖像畫家,在我心中自有想畫之人與不想畫之人,想畫的人物中,見其第一眼便有衝動下筆的人更是少之少,而你就是極少數之人,非畫不可之人。”

  而這位閻立本認為非畫不可的人就是狄仁傑,當時的狄仁傑仍然是一個任職參軍的小官,身份低微,但從他的眼神中搜尋不到一絲畏懼之色,極為沉著冷靜,閻立本正是為其膽量所折服,閻立本事後對其近臣坦言道:“被我凝視而毫無動容之色的人,實在從未見過。”狄仁傑被擢升為幷州都督府法曹,此後滿身抱負得以施展,成為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