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藉口是什麼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列強對中國的瓜分的戰爭,給華夏文明帶來的非常大的損失。那麼列強們是以什麼藉口發起戰爭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藉口
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藉口是“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當然之所以發動戰爭則是因為他們要求與滿清政府修約遭到了嚴厲的拒絕,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只能發動侵略戰爭。
關於“亞羅號事件”,其發生的時間是1856年的10月8日,當時的廣州水師率領軍隊在黃埔港口的走私船隻“亞羅號”上逮捕了中國海盜和有嫌疑的水手。當時這條船上的船長是一名英國人,且記錄在香港當局。由於在被抓的時候簽證過期,所以船上沒有懸掛英國過期,當時的水師抓人時就按照中國內政的方式處理,並沒有考慮英國方面的意見。
為了用此事件作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藉口,英國方面強詞奪理,說“亞羅號”是英國的船隻,水師沒有任何經過允許就上船抓人有損英國領事的體面,甚至造謠是廣州水師扯下了船上的英國國旗,這是對英國的侮辱,要求中方道歉,當然他們有不接受道歉的權利。終於十月二十三號,英國海軍以為為藉口進犯中國廣州,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英國發動戰爭的藉口是“亞羅號事件”,法國的藉口則是“馬神甫時間”,並且在英國挑起戰爭之前。當時的法國天主教主非法潛入中國內地進行傳教。並且無視大清法律,胡作非為,被清朝的廣西地方官下令處死。為了讓傳教士可以在中國獲得自由傳教的權利,法國企圖發動侵華戰爭,並且在戰役前與英國方面取得聯絡。最終兩國攜手,對華發動侵略。
第二次鴉片戰爭目的
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目的實際上是為了近一步的開啟中國市場。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他們獲得了很大了利益,並且大機器製造的物品因為價格低廉而快速的搶佔了中國市場,使得他們獲得了非常大的利益,但是這對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所以在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要求與中國重新修訂條約時,並沒有得到想要的答覆,為此他們再次的向中國發動了戰爭。
在這次戰爭中,他們首先攻陷了廣州,隨後又將目光集中在了中國天津,最終攻佔了北京,火燒了圓明園。通過這些戰爭,他們不僅從中國獲得了大量的戰利品,甚至還獲得了領土,也就是說他們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以擴大資本主義市場的目的成功的達到了,甚至他們所獲得的遠遠大於他們最初想要的。
在西方國家開始採用大機器生產,資本主義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候,華夏還是封建統治下的小農經濟。在這樣的狀況下,為了將機器製造出來的產品出售以換取白銀的西方國家,紛紛將目光鎖定在了中國。這也是他們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目的之一,用來進行物品傾銷。同時大機器生產需要更多的原產料和廉價的勞動力,這些恰恰中國都可以滿足,所謂他們才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
綜上所述,第二次鴉片戰爭目的是為了改變貿易順差,換取真金白銀,擴大資本主義市場,以及所需的原料產地和勞動力。
第二次鴉片戰爭人物
關於第二次鴉片戰爭人物這個問題要從戰爭雙方來看。在史料中,關於第二次鴉片戰爭人物中,首先出現的兩個人分別是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和中國的兩廣總督葉名琛。在當時英國為了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故意製造了“亞羅號事件”,該事件之後,巴夏禮要求葉名琛方面道歉,但是出於中方並沒有過錯的原因,葉名琛方面並不願意道歉,只答應放人,為此引起了英軍的強烈不滿,給了他們發動戰爭的藉口,第二次鴉片戰爭一觸即發。 英國當時將軍隊集結在珠江,共同參與的還有由葛羅率領的法國軍隊,為了在中國獲得更大的利益,美國也派遣公使列衛廉率領部隊加入,同時加入的要有俄國,他們的公使普提雅廷也率領軍隊到達了中國香港。
也就是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有巴夏禮、葛羅、列衛廉以及普提雅廷帶領的聯合軍隊向中國發動的,中方的守衛軍則由葉名琛帶領應戰。 戰爭失敗後,中國開始與西方列強進行和談,通過答應各種不平等條約換取暫時的和平,這時中國的統治者道光皇帝和慈禧太后已經逃到了避暑山莊,所以和談的代表人物是恭親王,與之進行和談的是各國的公使,也就是侵略聯軍的帶領人。綜上,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出現的主要人物,有明確記載的分別有英國的巴夏禮,法國的葛羅,美國的列衛廉以及俄國的普提雅廷,中國方面則有葉名琛和恭親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