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島戰役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或簡稱瓜島戰役,行動代號為瞭望臺行動,是同盟國部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中,於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間在瓜達爾卡納爾和周圍的島嶼進行的戰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瓜島戰役的歷史背景

  瓜島戰役,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南太洋戰區,瓜達爾卡納爾和周圍的島嶼上,日軍和美軍為首的同盟軍交戰的一次重要戰役。

  在瓜島戰役之前,日軍於1942年6月在中途島,被同盟軍打敗,奪取了中途島的控制權,這場戰役打亂了日軍的戰略計劃,他們失去了在戰爭初期擁有的優勢,太平洋戰區的優勢,日軍被迫停止了積極的攻略程序,放棄或延遲對太平洋戰區的縱深推進,原本日軍準備佔領中途島後繼續推進,進攻斐濟、薩摩亞等地,但是中途島的失利並沒有讓日軍清醒認識到自己的實力潰散,而盟軍的實力還有士氣都已經超越自己,日軍繼續進行對南太平洋的戰略計劃,實施對瓜達爾卡納爾島的佔領,並在島上修建航空基地,以此島為始點,向更東南的太平洋地區推進,最終目就是為了進攻澳大利亞,這個位於南太平洋上的重要戰略高點,也是同盟國的重要基地,日軍想要重新奪回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戰略主動權。

  在日軍於1942年5月佔領了索羅門群島南部的圖拉吉島後,他們對四周的勘察發現,附近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更適合修建機場,雖然瓜島山林茂盛,但是北部有平坦的隆加河沖積平原,日軍於6月開始了修築工事,並前後派有3000餘工兵,在當年的8月就完成機場和輔助工事,可見日軍的戰略野心,並在瓜島上佈置了除工兵外240餘人的警務部隊,作為日軍在南太平洋戰區重要的戰備基地。

  瓜島戰役簡介

  瓜島戰役,也被稱為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世稱瞭望臺行動,發生在第二次世界二戰太平洋戰區,時間從1942年8月7日到1943年2月9日結束,作戰雙方和同盟國部隊以美軍為守對抗日軍,作戰地點位於卡瓜達爾納爾和周圍的島嶼,這場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同盟國裡的美國、澳大利亞及紐西蘭之間的運輸航線,這場戰役被後世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戰略反攻的關鍵點,瓜島戰役的勝利從一定程式上推動了世界戰爭局勢的進展,加速了日本的全線潰敗。

  在戰役初期,美軍是以小型登陸戰打響了搶島第一搶的,當時日軍完全沒有想到美軍會突襲奪島,守島日軍準備不足,兵力也不足,美軍很快就佔領了日軍駐地,隨後,日軍為奪回島嶼,開始分批投入兵力,並派陸海空三軍匯戰,和美軍為守的盟軍展開了決戰,由於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優越前瞻性的軍事地理位置,日軍可以以此為據點,覆射南太平洋戰區,他們奪島的決心很強烈,戰爭進行到白熱化時,雙方都損耗了大量的裝備和戰機,而日軍的人員傷亡更是嚴重,最後,經不起消耗作戰的日本,放棄繼續奪島,從而撤軍。最終,同盟軍完全佔領了瓜達爾卡納爾島,之後美軍又奪取了索羅門群島,從日軍手裡拿回了整個南太平洋戰區的控制權,同盟國由此進入了戰略反攻。

  瓜島戰役發生在哪裡

  瓜島戰役,於1942年8月7日到1943年2月9日結束,是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南太洋戰區,同盟軍和日軍之間的進行了一場重要的戰略反攻戰,戰爭的結果是以美軍為首的同盟軍,重新奪回在南太洋戰區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這是日軍在中途島的慘敗後,收穫的又一場敗績。

  瓜島戰役發生是瓜達爾卡納爾和周圍的島嶼上,它們附屬於索羅門群島的第二大島,在十六世紀被西班牙探險家發現,因為瓜島被認為是傳說中的所羅門一的黃金之國所在地,整個島嶼地因為位於赤道,島上是典型的熱帶氣候,炎熱潮溼,多山多林,在南部是長滿熱帶樹木的密林,北部有平坦的沖積平原,日軍的機場工事就修築在這裡。

  這個島嶼的地理位置優越,而且具有隱蔽性,是一個非常好的軍事基地。但是島上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因為島上的熱帶植物,因為條件的充足,生長極其旺盛,而千百年來的植物腐爛所散發出來的惡臭,令人作嘔,生態環境富足,讓這裡的昆蟲十分健壯,也為瘧疾橫行,提供了傳播途徑。

  這個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日軍想據此深入南太平洋戰區,進犯斐濟,薩摩亞等地,最終目的是進逼澳大利亞,戰略野心十分明顯,在戰爭初期,日軍擁有了主動權,大力在南平洋部署基地,瓜達爾卡納爾島就是重要的一個軍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