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溶血怎麼治療及其引起原因
孕婦如果在孕期檢查中發現寶寶已經患上新生兒溶血病,也可以在孕期進行治療。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孕婦溶血的治療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孕婦溶血的治療方法
1、光照療法
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最簡便而有效的方法。當血清膽紅素達到光療標準時應及時進行光療。光療標準是依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有無併發症而制定的不同光療標準。
它的優點是退黃疸快,副作用少,面板黃疸接受光照後膽紅素可分解成水溶性,從腸道、尿中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中膽紅素濃度,可避免膽紅素腦病的發生。光照療法時有的寶寶可出現一過敏性皮疹、大便次數增多等輕微的副作用,這些症狀不需要處理,停光照後可自愈。
2、藥物治療
黃疸較嚴重者可反覆多次光照療法,同時加用藥物治療。
***1***靜脈用丙種球蛋白 早期應用臨床效果較好。
***2***白蛋白增加遊離膽紅素的聯結,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3、補充鐵劑或輸血
絕大多數ABO溶血病的寶寶不需要換血,經積極治療後預後良好。新生兒ABO溶血病常同時伴有貧血,其程度與溶血程度一致。輕度溶血者常貧血較輕,嚴重溶血病患兒可能有較重的貧血,可根據貧血程度給予補充鐵劑或輸血等相應的治療。
溶血的原因有哪些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abo溶血這樣危害寶寶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病症呢,相信瞭解清楚將會有利於我們後續的治療。
ABO血型的分類主要是按照紅細胞上有無A、B血型抗原來分的,即紅細胞上只有A抗原的稱為A型,紅細胞上只有B抗原的稱為B型,紅細胞上無A、B抗原的稱為O型,紅細胞上有A和B抗原的稱為AB型。嬰兒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所以嬰兒有可能繼承媽媽的血型,也有可能繼承爸爸的血型。
當母兒血型不合時,就有可能發生溶血。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親體內依靠母親供應營養,但是母親和胎兒之間有一道“胎盤屏障”,這道屏障可以保護母嬰血液不會“相互來往”,不過仍有少量的嬰兒紅細胞會因為絨毛的破損而滲入母體迴圈。如果母親體內的胎兒與母親的血型不同,母親的身體就相當於被致敏,啟動免疫系統,產生排斥嬰兒血型的抗體,此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結合在嬰兒紅細胞的表面,導致溶血,嬰兒就會發生溶血病。
如:O型血的媽媽懷了由父親方遺傳而來的A型血的胎兒,由於O型血媽媽體內沒有A抗原,當A型胎兒紅細胞進入媽媽體內時,媽媽體內會產生抗A抗體,抗A抗體進入寶寶體內就會引起寶寶的紅細胞破壞而溶血。
溶血檢查什麼時候做
溶血檢查是為了避免溶血性疾病產生而專門設定的檢查專案,這主要是因為人們的血型有兩種分類方式,即ABO血型和Rh血型。ABO血型分為A型、B型、O型和AB型;Rh血型分為Rh陽性和Rh陰性。如果孕婦是ABO血型中的O型,而丈夫不是,那麼寶寶就有可能性會發生ABO溶血性疾病。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做溶血檢查什麼時間最好。
在備孕前如果知道ABO血型不合的可能,準媽媽在懷孕前就要做一個“產前血型血清學檢查”,來查一查血液裡抗體的情況。要是抗體的“活性”不高,準爸媽可以安心生孩子,要是抗體的“活性”很高,則可以通過一些藥物治療來降低,現在不少醫院都有相應的中藥治療。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母親抗體的“殺傷力”。
而多數夫妻都是在懷孕後才知道新生兒溶血的情況,懷孕後第一次測定一般在妊娠第24-28周檢查,這可作為抗體的基礎水平。以後每月測定1次,妊娠7~8個月每半個月測定1次,第8個月後每週測定1次。如果備孕媽媽的血型是O型,而準爸爸不是O型血,那麼所生寶寶就有可能發生新生兒溶血病,一定要做好孕期檢查,以便以後及早治療。
溶血該怎麼預防
那麼,為了避免今後abo溶血癥的發生及病情的加重,我們現在就來看看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abo溶血吧。
1、如果母親過去有不明原因的流產、早產、死胎,或上一胎有新生兒重症黃疸,或確診為新生兒溶血病者,應警惕本次妊娠有母子血型不合可能,尤其是血型為O型的準媽媽,要做好產前檢查。
2、如果母親為“O”型或Rh陰性血,應在懷孕28、32、36周分別到醫院檢查抗體和抗體濃度,如果抗體為陽性,抗體濃度高則小兒發生溶血病的可能性極大,可給母親服用退黃中藥,生產前1~2周加服*可減輕新生兒黃疸。
3、Rh陰性婦女在娩出Rh陽性嬰兒72小時內,肌注抗RhDIgG300μg,下次妊娠29周時再肌注300μg,效果更好。Rh陰性婦女有流產史者、產前出血、羊膜穿刺後或宮外孕輸過Rh陽性血時,應肌注同樣劑量。
4、發生新生兒溶血病,特別是Rh溶血可能性極大的產婦,如果腹圍過度增大,體重增加超過正常,在懷孕35周以後應到醫院檢查羊水,如果羊水中膽紅素濃度含量較高,其他檢查說明胎兒肺臟發育成熟時,可在35~38時引產,存活率較高。
1.o型血的人懷孕應注意什麼
2.女人羊水太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3.孕婦能不能吃藥
4.ab型血的孕婦需要查溶血嗎
5.孕婦尿路感染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