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星成功背後的故事6個

  在茫茫人海中,能成為大明星絕對是幸運的,其實在大明星的幸運背後都有著自己奮鬥的經歷。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明星成功背後的故事,供大家閱讀!

  關於明星成功背後的故事篇1:蔣雯麗

>

  如今的蔣雯麗事業愛情雙豐收,不但因為《牽手》《中國式離婚》而大紅大紫,還嫁給了攝影師兼導演顧長衛,並且有了可愛的孩子,對一個女演員來說,蔣雯麗可以說是星途坦蕩。

  但是,當年的蔣雯麗卻是一個不幸的高考落榜生。蔣雯麗在小學練過幾年體操,兒時最大的夢想是去邊疆當老師。但是,這個心懷夢想的女孩兒居然高考落榜,上了技校,然後被分配到安徽蚌埠的自來水廠當工人。蔣雯麗的人生似乎該是嫁一個本分的人,然後安穩地從自來水廠退休。

  蔣雯麗後來回憶道:“我覺得我是一個很不認命的人,雖然自己學習不是那麼好,差了幾分沒考上大學所以上的是技校,其實我一直覺得自己內心有一團火焰,總希望找一個物件去燃燒。”當時,自來水廠的書記讓蔣雯麗給廠裡組織文藝演出,在一次演出過程中,一個舞臺總監跑過來對蔣雯麗說,我看你表現力不錯,可以去考電影學院。

  這是蔣雯麗第一次聽說電影學院。後來她就這樣“自以為是”地真的去考試了。她在最後一輪小品考試中抽到的題目是《唐山大地震》,別的同學都在表演拼命地在瓦礫中挖東西,只有蔣雯麗“癱坐”在地上,仰望天空開始流淚。電影學院的考官當即決定錄取這個沒有任何表演基礎卻極富生活洞察力的小姑娘。

  關於明星成功背後的故事篇2:鄭元暢

>

  以《薔薇之戀》而出名的偶像鄭元暢,父母在他8歲的時候協議離婚。18歲中學畢業後,鄭元暢決定出去闖蕩,獨自乘火車到臺北。在酒吧當吧檯男、餐廳服務生、兼職小模特、男士服裝店店員……鄭元暢都曾一一嘗試。後來,他結交了幾個賣銀飾品的朋友,朋友答應把銀飾平價批發給鄭元暢,鄭元暢就順理成章地練起了小攤。

  像所有馬路牙子上的小攤販一樣,鄭元暢所有的家當不超過一張塑料布。一天營業額最多2000新臺幣,扣去成本,剛好維持半飢半飽的生活。還要提心吊膽,四處張望,隨時提防警察的突檢。而當小攤販的另一個收穫,是發現袋裡鈔票分外金貴,鄭元暢恨不得把賺來的每一分錢都掰做兩半用。“小氣”的毛病,因此養成。在正式投入模特公司,薪水穩定後,鄭元暢才放棄了擺地攤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直到後來被臨時抓到《薔薇之戀》的劇組試鏡,鄭元暢才開始了演藝事業。

  關於明星成功背後的故事篇3:周星馳

>

  有一個小男孩,從小父母離異,跟著母親生活。因為生活拮据,一家5口,擠在一聞四面漏風的木板房裡,睡的是上下鋪的高低床,把豉油撈飯當作天下最好的美食。他從小就長相一般,寡言孤僻。小夥伴們都覺得他又髒又不好看,都不願跟他在一起玩。上學後,更是受到

  有一個小男孩,從小父母離異,跟著母親生活。因為生活拮据,一家5口,擠在一聞四面漏風的木板房裡,睡的是“上下鋪”的高低床,把豉油撈飯當作天下最好的美食。他從小就長相一般,寡言孤僻。小夥伴們都覺得他又髒又不好看,都不願跟他在一起玩。上學後,更是受到同學的奚落和羞辱,被人稱為“沒有父親的野孩子”,他曾經自認為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讀書時,他非常頑皮,好動、貪玩,成績也一直不好,為此,每次的家長會,他的母親必被請到。

  他對拳擊和武術有著狂熱的興趣,每場比賽必看。從小,他練得最多的就是詠春拳和鐵砂掌,後來還偷偷練過泰拳,最喜歡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他幾乎每天勤練功夫,甚至還與其他小孩打架比試,以切磋武藝,為此,沒少受到母親的責罵。他曾經渴望做一名像李小龍那樣的功夫高手,但卻因體質較弱,最終沒能被體校選中。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公司做助理,但因種種原因,他沒能繼續在那家公司任職。

  他在茶樓當過跑堂,在電子廠當過工人,但結果都未能長久。

  1983年,他結業成為香港無線藝員。同年被選派到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當主持人,一做就是4年。當時有記者寫過這樣一篇報道,說他只適合做兒童節目的主持人。他把這篇報道貼在床頭最為醒目的位置,時時提醒和勉勵自己:握緊拳頭,一定要創出一番像樣的事業,讓人們對自己刮目相看!

  從此,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痴迷上了演藝事業。從早期的跑龍套開始,他一步一步地邁進了影視圈。但是,在繁星璀璨的香港影視圈,他只能扮演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配角,勉強混個盒飯。對待失敗,他從沒有選擇放棄,也不去和別人攀比。他在日記中寫道: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地做好自己!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個人經歷:在片場,他曾扮演一具死屍,大火燒身,在導演沒有喊停時,他一直強忍劇痛。這種近乎殘酷的堅毅表演,使他在圈內逐漸有了名氣。繼而,他獨闢蹊徑,賦予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幽默俏皮的風格。正是看似荒誕不經的“無厘頭”表演。以及那種小人物的市儈和富有正義的矛盾對立,使他開了喜劇表演的先河。

  雖然,他最終沒有成為李小龍那樣的功夫高手,但他卻用另一種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成了一個最出名的喜劇演員,他的名字叫周星馳。20年前,他是被人呼來喚去的“星仔”,20年後,他的名字叫做“星爺”。僅《功夫》一劇的全球票房就超過了6億港元,他開創了香港電影的票房神話。

  成功的定義,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像周星馳那樣,無論身處什麼崗位,都不在乎別人如何評價,更沒有必要去和別人攀比。過去不等於未來,關鍵是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中,演繹好自己不平凡的角色。很多時候,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