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德國家地質公園簡介

  貴德國家地質公園是以自然地貌景觀和地質遺蹟為主要特徵,輔以多樣生態景觀和豐富人文景觀的一個綜合性地質公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貴德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青海省貴德縣境內,包括阿什貢園區、黃河河谷園區、麻吾峽園區三個主園區,面積554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蹟面積113.6平方公里。公園內阿什貢七彩峰叢地貌多姿多彩,秀麗壯美;麻吾峽風蝕地貌鬼斧神工,變幻無窮;黃河景觀美輪美奐,如花似錦;龍羊峽谷陡峭險峻,氣勢磅礴。多種多樣的地質遺蹟反映了地質歷史時期青藏高原的演化過程,也記錄了黃河的發育史和貴德自然環境的變遷。是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科普教育和科學研究的極好場所,被譽為"高原小江南"。

  景區由十三個文化主題廣場和七條丹霞峽谷組成,其中女媧峽、千佛峽、通天峽等都是世界上罕見的自然奇觀。內景佔地3千畝,外景佔地5萬畝。

  阿什貢七彩峰叢景區作為貴德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位於貴德縣尕讓鄉阿什貢的千佛大峽谷,佔地3000畝,總投資8600萬元,歷時五年建成。景區以:"地脈綿延根在地,人緣千古情為源"為內涵,以"七彩峰叢、軒轅后土"為主題,由13個以"土"為核心的主題廣場和七條色彩不同造型各異的丹霞峽谷組成;天地人緣博物館、女媧湖、女媧演藝臺又點綴其中,是一座土文化內涵豐富,丹霞自然景觀奇特,地質研究與科普教育價值極高的文化旅遊勝地。目前已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也是"國家AAA級景區"。

  貴德國家地質公園主要景點

  景區內丹霞地貌悠久奇特,山峰突兀林立,地質造型古怪神奇,山體色彩呈七種顏色,故又稱七彩峰叢軒轅后土。國家級地質公園、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並正在申報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攝影、創作、美術、影視等多個機構在公園設立了基地。 景區由十三個文化主題廣場和七條丹霞峽谷組成,尤其是女媧峽、千佛峽、通天峽等都是世界上罕見的自然奇觀。內景佔地3千畝,外景佔地5萬畝,是旅遊觀光、餐飲娛樂、放養心情的理想之地。距西寧70公里,交通便利、氣候宜人、景色秀美。

  貴德位於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黃河自西向東橫貫縣境中北部,流程76.8公里。在貴德境內,溝壑縱橫,山川相間,呈現多級河流階地和盆地丘陵地貌。它,恰好處於黃河谷地,南北高,中音像工,群山環抱,上有龍羊峽鎖關,下在鬆巴峽守護,四面環山,平川開闊,土地肥沃,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

  丹霞地貌在貴德有數處,最著名的是阿什貢峽。 阿什貢峽自山谷狹長的羊圈灣開始,西至達卡溝口。峽內,尕讓河像一條黃色的帶子蜿蜓南下。由於河水的切割,兩岸山巒多為斧劈刀削般的懸崖,加上一些風蝕砂岩和較為平緩的山坡,重重疊疊,火紅火紅,綿延數十里,十分壯觀,至峽口,兩側山巒成為約50米高的絕壁,筆直的崖面上清晰地呈現出當年沉積層的水平線條。那崖頂被雨水沖刷出許我溝壑,有的像塔林,有的像歐式滿面春風頂樓房。 峽口,又稱"石門",兩壁對峙,相距不足百米,凶險異常,而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又好似歷經戰火,被"燒"得紅彤彤的。

  阿什貢丹霞地貌當然不會與戰爭有關,它們是地球內外營力的傑作。白堊紀至第三紀紅色砂礫岩層,由於黃河水下切和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隆升,從地層深處漸漸裸露出來,又經過千萬年流水的侵蝕和風的雕鑿,便形成了千姿百態的聳巖峭壁。 既是丹霞地貌,自然有著丹霞地貌的特徵--赤壁丹崖广泛發育,形態險峻,多為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等,觀賞價值很高。形成這些紅色山塊的岩層是一種在內陸盆地沉積的紅色碎屑岩,地殼抬升成山後,山坡因崩塌而後退,最終消蝕成四面陡立的山體。現在,從懸崖粗細相間粗細積層理上,尚能辨別出紅色砂礫岩層的"原貌"。

 

 的人還:

1.青海自駕遊小攻略

2.國慶自駕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