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安之役的結果是什麼

  弘安之役也就是第二次元日戰爭,此役元軍再度以失敗收場,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弘安之役的結果,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弘安之役的結果

  自從忽必烈建立了政權之後一直在想辦法征討日本,他發動的第一次征討日本的行為並沒有或許成功,因為在作戰之前低估了敵人的能力,帶領的軍隊數量較少,許多準備也並不是十分充分,再加上恰好遇到颱風,所以元軍失敗了。但是忽必烈經過調整之後很快就發動了弘安之役,希望在這次討伐日本的行動中能有所收穫。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弘安之役的結果和他預料的相差太遠,那麼弘安之役的結果是怎樣的呢?

  弘安之役指的是忽必烈發動的第二次攻打日本的戰爭,在這次戰爭中本來忽必烈做足了各方面的準備,可是奈何兩支隊伍的將領並沒有按照之前的部署作戰,而日本方面也將防守設施和武器進行了改良,再加上天氣的干擾,元軍這次再次受到了慘痛的打擊。因為日本所建築的石牆,元軍始終不能強行登陸,在對戰過程中還損失了一些兵將,更重要的是這一次他們再次遭遇了颱風。

  第二次颱風的出現讓元軍戰艦和士兵少了大半,最重要的是他們想要撤離的想法也不能夠全部實現了,因為在臺風中損壞了許多的戰艦,元軍出現了兵多船少的問題,大部分士兵都面臨著沒船可坐的現象。於是弘安之役的結果就是元軍將領決定放棄七十多匹戰馬,同時也只帶走了四千多名士兵,其餘的士兵被丟棄在海灘上無法撤離。日軍將這些人趕到了狹窄的區域,三萬多名士兵戰死了大半,除此之外還俘虜了一些蒙古兵,其餘其他民族士兵全部被處死。

  弘安之役的經過

  很多人對於這次戰爭的結果都是清楚的,但是對於弘安之役的過程卻並不是很瞭解,那麼弘安之役的經過是怎樣的呢?

  弘安之役的經過還要從元軍出發開始說起,這次征討日本,元軍初步計劃分為兩路人馬,江南軍隊是由范文虎領導的十萬人馬,戰艦共計三千五百支,這路人馬從慶元出發東渡之後到達日本。而另一隊人馬東路軍則是由幾路人馬組建的四萬人的隊伍,經過高麗後穿過對馬海峽直接進攻日本,兩支隊伍在壹岐島會和。到了1281年東路軍首先進攻對馬島,守護在島上的日軍被全部殺死之後,元軍開始在島上燒殺搶掠。之後東路軍並沒有選擇在壹岐島和另外軍隊會和,而是貿然向博多灣發起進攻,可是卻被石牆擋住了去路,很難強行登陸,日軍抓住機會進行偷襲,元軍被打的措手不及失去了一些戰艦。

  江南軍這支隊伍也很快進入了日本,但是總指揮卻突然去世,導致江南軍出現了一些混亂,為日後的失敗埋下了隱患。之後U兩支隊伍回合後本來應該立即進攻,可是因為天氣的關係只能暫時等待,可是颱風的到來讓元軍大受打擊,只剩下了一般的兵力,元軍在始終無法登陸的情況下無奈放棄了部分士兵和戰馬逃回了中國。

  弘安之役的影響

  作為一次重大戰役弘安之役影響是重大的,那麼弘安之役影響是什麼呢?

  弘安之役的影響可以分為幾個方面。這是第二次元軍侵略日本可是最終也因為颱風而失敗,其實這次戰敗的主要原因就是中途主帥突然去世。那個時期交通是非常困難的,發動如此大規模的作戰卻並沒有將領領導是一定會失敗的。另外弘安之役的影響還包括激發了忽必烈第三次入侵的想法,這兩次的失敗反而讓忽必烈還想繼續進攻,不管任何人的勸阻都無法阻止他的決定,仍然堅持進行第三次入侵日本,可是他本國內也一直出現各種起義,忽必烈一直在鎮壓這些起義的人民,還要應對大臣們的進諫,所以一直耽誤著,之後過了不久他就去世了,這才停止了繼續入侵日本的計劃。

  除此之外元軍的進攻也讓給幕府一個充足的理由繼續掌握國家的統治力和政權,他們不斷的加強各地區的防範,在這期間設立的很多設施直到多年之後還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因為戰爭之後貨幣的流通受到影響,使幕府出現了一段時間的空虛,致使國內矛盾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