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茶的文章

  茶葉是原產中國的一種重要經濟作物和健康飲料。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茶

  我談《螳螂捕蟬》一文 廣東省南海市桂城區 桂城海三路小學六***2***班 麥桂瑛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最近,我閱讀了《螳螂捕蟬》一文,讀後,我受益匪淺。

  這篇文章主要講吳王下定決心攻打楚國,誰來阻擋它,他就把那個人處死。後來有一位聰明的侍衛官借用了《螳螂捕蟬》這一個故事來勸免吳王,吳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文章中的那位侍衛官真聰明,他匠心獨運,適當地借用了《螳螂捕蟬》這個故事來勸免吳王。他這樣說非常巧妙,用了一種“借物暗喻”的手法,生動準確地用《螳螂捕蟬》這個故事中的蟬、螳螂、黃雀來比喻吳王。這樣一來,他既避免了與吳王正面發生衝突,又不引來殺身之禍,還有更重要的是他這樣說起了勸免的作用。

  讀了這篇文章,我從螳螂、蟬、黃雀的身上學到了一個不要只想到要取得眼前的利益,而沒考慮到隱藏在身後的危險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也像“螳螂捕蟬”那樣。現代社會中有的人為了生活好,能掙到大錢,就千方百計地想出了許許多多對人們有害的主意。有的在街上行騙,有的亂捉亂捕野生動物,有的甚至不顧一切地亂砍亂伐樹木``````它們就只顧著眼前的利益,而不考慮到隱藏在身後的種種危險,亂捕亂捉,亂砍亂伐``````最後,社會變得混亂,壞人無處不在,環境也大大受到了破壞,到時候的人類,也只能生存在一個社會混亂,環境汙染的黑暗世界裡,再也看不到‘光明’了。有的人挨不住了,也都紛紛向生命舉上了一面面‘白旗’。還有,有一些人平時很喜歡飲酒,他們自認為這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自滅’。它們就只顧著眼前的好處,不聽別人的勸告,最終只好後悔了。因為酒是一種害人的‘殺手’,人飲多了,胃就會遭到嚴重的傷害,人體也會變得衰弱很多。它們這樣飲,不但浪費了金錢,而且日久生長,最終自己受不住了,也會自己毀滅自己。

  讀了《螳螂捕蟬》一文,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但要顧眼前的利益,而且還要考慮到隱藏在身後的種種危險這個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只有懂得這個道理,我們才能在生活中活得快樂,活出自我!

  :茶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題記

  夕陽西下時分,我坐在樹下,萬籟俱靜,德光普照。擺弄還幾副茶几,衝一杯淡淡的茉莉,我茶中窺人……

  人的一生就像一朵茉莉,在剛開始的時候是多麼純潔、高雅,而社會就像一杯水,無色無味。只有我們接觸並融入這個社會,水才會溢位芬芳之氣,讓人回味無窮。

  古人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又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這些告訴我們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以及我們應該怎麼樣去面對這些,就像是我面前的這杯茶,水中的茉莉會隨著時間而沉落抑或遊蕩,偶有一兩朵仍浮於水面,堅守者“君子固窮”“窮且益堅”之類的話,也算得上一種成功吧!

  席慕容說:友誼就像花香一樣,還是淡一點比較好。越淡的香氣越使人依戀,也越能持久。其實,友誼又何嘗不是一杯茶呢?有的人喜歡味濃,有的人喜歡味淡,濃與淡之間只是一個量的問題,卻要讓我們耐心品味,細細琢磨。就像一隻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翻雲覆雨之間又承載著多少的滄桑百感啊!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人生是由數不清的淚水和歡笑組成的。當淚水和歡笑傾注在一個茶杯裡,我們就像杯中的葉子,時起時伏,最終還是要歸於寧靜、安詳……但至少我們曾經擁有過,愛過,恨過,哭過,傷過,追逐過,放棄過,面對過,逃避過,這才是我們從人生這杯茶裡應該品出來的。

  朋友說人生真的又許多無奈。是的,畢竟我們生活在這個如水的社會,會被它左右著。但只要我們做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相信“人性直節生來瘦,自詡高才老更剛”就行了。有句廣告詞說,世間永遠不變的是變化。我覺得很對,就像茉莉在水中的變化才能放出沁人心脾的香氣。

  人生如茶,有苦有甜,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我很喜歡韓寒的一句話:快樂是不能分享的,痛苦也只能自己一個人去承擔,一切都要靠自己慢慢消化。不管怎樣的人生,它只屬於我們自己,好也罷,壞也罷,自己經歷才最有滋味。

  不知不覺間,一股香氣飄來。我猛然醒來,慢慢品味這茶水人生。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茶

  我從不愛喝茶。因為它苦中帶甜,甜中帶苦,不是徹徹底底的甜,也不是徹徹底底的苦,當茶水遇上舌尖上的味蕾時,總是有一股異樣的感覺。

  小時候,媽媽給我細細泡了整整一壺的菊花茶。當時的她,為全家的生活而奔波勞累,起早貪黑。卻還是從那如同再也擠不出一滴水的海綿一樣的時間裡為我泡茶。我只記得,當時她的手又白又嫩,極為生疏地將乾花倒入杯中,又手忙腳亂地提起水壺將乾花用熱水泡開。她又將水倒掉,以去除花中的雜質。後又倒入大部分熱水,用精緻的小勺子輕輕攪動。那花兒彷彿是還未睜眼的嬰兒,又好似隨風飄動的精靈,舒展,張開,充滿了活力與生機。清香撲鼻,我不顧熱水的燙嘴,抓起來就喝。沒過多長時間,我便被一種異樣的感覺包圍在其中,於是皺起了小臉:“媽媽,這是什麼呀?這麼難喝!”媽媽漲紅了臉,欲言又止,輕輕推開房門走了出去。幾分鐘後,一杯熱氣騰騰的糖水被放置在我面前。

  小學五年級,剛剛邁入青春的我便埋怨不已。天哪!今天泡的又是茶!茶茶茶,對於我這麼一個甜食愛好者,真是悲到了極點。普洱,苦死人不償命;洛神花,說不出的怪味道;菊花,先樂後苦。算了,這總比沒味道的白開水好一點,將就將就吧!我就以這種糾結不已的心境喝了整整三年的茶。

  初二了,我不再像以前那麼懶散,而是戴著厚厚的眼鏡在燈下埋頭複習。眼皮也已經不聽使喚,彷彿隨時都會掉下來似的。可是為了明天的考試,我不得不繼續下去。伸手摸向那個熟悉的位置,卻摸了個空。怎麼回事?媽媽準備的普洱茶呢?我愣了愣,才想起她今天加班,還沒回來。使勁甩了甩腦袋,又想起媽媽那不堪重負的身體,長滿老繭的雙手以及熟練的泡茶技巧。心不由痛了一下,驅使著我奔進廚房,想象著媽媽的做法,泡了一杯菊花茶。

  夜已經深了,我卻還未睡。只聽“咚”的一聲,一杯帶著清香的普洱茶映入我的眼簾。“給,早點休息,別累壞了。”我抬頭一望,是她。但我並不像以往那樣,而是捧過一旁的菊花茶:“給,早點休息,別累壞了。”她似乎愣住了,但很快又恢復了常態。端起菊花茶,回房了。往回走時,我分明看見了她用袖子使勁地擦了一下眼角。

  我似乎又有些愛上了茶,只因甜中帶苦,苦中帶甜的那種滋味兒。甜甜的飲料,只會損害牙齒;苦苦的咖啡,只會使人不適;唯有茶,甜哭並存。甜即是她的情,苦即是她的心。

  品茶,即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