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主黨的歷史程序

  日本民主黨成立於1998年4月27日, 勢力從戰後的一個小黨漸漸增強到如今的第二大黨。日本民主黨由四個由 自民黨分裂出、成立較早的 反對黨合併而成,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日本民主黨的歷史

  新進黨成立以來,就很快在和自由民主黨中被埋沒,日本小型政黨的前景不妙。而新黨先驅的幹事長鳩山由紀夫在1996年1月分析下次眾議院大選時指出,新黨先驅很可能只有2—4名候選人當選,他提議組成以新黨先驅、社會民主黨為中心的,同時包括部分新進黨員和自民黨員的新政黨。

  1996年4月1日,鳩山和新進黨總務會長代理船田元進行會面,就組成新黨的問題達成共識。時人將這將要組成的政黨稱為“鳩船新黨”。不過船田最終因為政見問題沒有加入。與此同時,鳩山和熱心於一同組織新黨的新黨先驅代表武村正義在多項問題上存在分歧——尤其是在參加新黨的方式問題上,鳩山主張新黨應該以普通市民為中心,不應該簡單地合併原有政黨,不應是“選舉互助會”,而是應該以個人參加為主,通過每個個人的判斷來決定其意志;而武村則堅持在黨內協商的基礎上,新黨先驅全體加入新黨。

  鳩山大力批判“自民·社會·先驅”聯合政權,打出“徹底改革日本政治、行政”的旗號;而武村則堅持繼續參加聯合政權。最終鳩山宣佈退出先當先驅,以及拒絕武村加入新黨。同年9月11日,“民主黨設立委員會”結成,發起者有鳩山由紀夫、菅直人***新黨先驅***、鳩山邦夫***由紀夫的胞弟,新進黨***、橫路孝弘、岡崎富子***社民黨***等。9月28日,民主黨正式成立,政綱是推進行政改革,將官僚主導政治轉變為市民主導;強調地方分權;將日本建設成面向21世紀的先進發達國家。成立之時,民主黨擁有57名國會議員***52名眾議院、5名參議院***,是國會內僅次於自民黨和新進黨的第三大黨。民主黨還同時設立“二人代表制” ,鳩山由紀夫負責黨務,菅直人負責政務。同年10月底眾議院總選舉,民主黨取得52席,與選前一樣,沒有變化。而內閣大臣橋本龍太郎在選後即暗示可以考慮民主黨代表入閣,不過民主黨拒絕,並表示將實行“閣外監督”。

  民主黨黨內的鳩山和菅的矛盾一直存在。鳩山一直強調民主黨的個人參與的重要性,但是菅希望民主黨能成為大政黨,而且主張和自民黨聯合執政。菅本人在民主黨成立之後也一度繼續留在政府內閣中擔任厚生大臣,而正是他擔任厚生相期間處理艾滋病對策問題為他贏得了良好的名聲,他也因此成為民主黨的頭號人物,在1997年擔任第二任黨代表,而鳩山則轉任幹事長。

  隨著更多新進黨員脫黨加入民主黨,民主黨也不斷壯大。1997年12月,鳩山、菅和新進黨的細川護熙、鹿野道彥、羽田孜舉行會談,就下年的參眾兩院選舉合作達成共識,決定在參議院選舉前成立新黨。

  1998年1月7日,民主黨和太陽黨、國民之聲、新黨友愛、民主改革連合、五人黨組成院內會派“民主友愛太陽國民連合”***民友連***。同年4月27日,民主黨和民政黨、新黨友愛、民主改革連合正式合併成新民主黨。

  2003年9月,民主黨與小澤一郎領導的自由黨再次合併為一個新的民主黨,使民主黨的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同年11月9日,日本舉行第43屆大選,在眾議院480個議席中,主要執政黨自民黨由原來的247席降至237席,跌破眾議院議席的半數;而民主黨取得了長足進步,由137席增至177席。日本政壇由此進入了兩大保守政黨抗衡的時代。

  2004年7月,日本第20屆參議院選舉,民主黨獲得50席,不僅超過執政的自民黨,且重新整理了在野政黨在參議院選舉中所獲議席的歷史紀錄。這一結果顯示日本兩大政黨主導政壇的趨勢更加明朗。2004年7月,民主黨在日本參議院選舉中再次獲勝,總席位增至109個席位,成為參議院第一大黨。

  從2006年4月起,小澤一郎出任民主黨領導人。2009年5月11日,小澤一郎因其首席祕書涉嫌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迫於壓力宣佈辭職。5月16日,民主黨舉行該黨代表***即黨首***選舉,現任幹事長鳩山由紀夫擊敗對手副代表岡田克也當選新一任代表。

  在2012年12月17日的新一輪眾議院選舉中,以57個席位慘敗***主要對手自民黨獲得294個議席***,重新迴歸在野黨行列。2012年12月25日日本前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當選民主黨新黨首,任期將到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