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南北戰爭的資料

  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看看吧。

  美國南北戰爭的資料簡介

  總體來說,南北戰爭過程可以被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被稱為“有限戰爭”階段,是雙方在東部戰場上集中兵力爭奪對方首都的過程;第二階段被稱為“革命戰爭”階段,是以北軍的勝利,美國南北統一而告終。

  在戰爭前夕,北方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方面的實力,都超過南方,但是南方剛剛經歷過美墨戰爭,軍隊的素質較強,最主要的是,他們有充分的戰前準備。

  “有限戰爭”階段一般是指1861年4月至1862年9月之間的南北之間的戰爭,在這個階段中,南方的軍事將領是美國著名的羅伯特·李,他採取了以攻為守的戰略方針,連續幾次擊敗北方的軍隊。而北方軍隊由於作戰準備不夠充分,而且部分消極作戰,因此在戰鬥中幾次輸給了南方的軍隊。1861年7月,雙方進行了馬那薩斯會戰,北方軍隊被南方擊敗,因此林肯總統將戰略的重心開始移到了西部戰線。在西部,麥克萊蘭和羅伯特·李展開了一場爭奪里士滿的大會戰,史稱“半島戰役”,或為“七日會戰”。在戰爭中,羅伯特·李擊敗了麥克萊蘭,大獲全勝。

  1862年9月22日,林肯總統發表瞭解放宣言,這標誌著南北戰爭過程中的第一個階段結束,從而進入了第二個階段——“革命戰爭階段”。

  1862~1863年,林肯總統推行了一系列的解放黑奴的戰爭,並允許黑人加入軍隊,因此使北方軍隊的實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強。1863年7月1日,北方軍隊在葛底斯堡之戰,擊潰了南方軍隊的主力,從而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第二年,北方軍隊又開始對東西兩線全面進攻,南方的東北部與西南部的聯絡被切斷。1865年4月9日,南方軍隊的統帥羅伯特·李被北軍包圍後,宣佈投降,南北戰爭宣告結束。

  美國南北戰爭後的南方社會

  由於南北戰爭時期,北方軍隊大肆破壞南方的經濟,使得本來就落後的南方和北方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南北戰爭時期遺留的問題,至今都未得到徹底解決。

  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政府著手開展了對南方的重建工作,但是這項工作的推行卻舉步維艱。南北戰爭後的南方,經濟和政治都已經遭到了徹底的破壞,想要重新恢復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而且由於南北戰爭的結果,使得北方人對南方人存在著不可避免的歧視。而南方對於北方,也同樣存在敵意。這個道理很簡單,原本南方人擁有的權力,在這場戰爭中喪失殆盡。而且北方人還破壞了他們的家園,留下了一大片殘桓斷壁。

  在這場戰爭中,南方的黑奴都得到了解放,他們擁有了和白人一樣的權力,而原本作為奴隸主的南方白人,卻無端地失去了許多奴隸,使原本以種植園經濟為主的南方經濟一下子陷入了癱瘓狀態。通過美國的修正法案,南方的白人不得不重新適應新的社會生活,原本在南方根深蒂固的貴族制度一下子分崩離析。部分南方的地主,在失去大量奴隸之後,不得不把他們原先擁有的土地分割成若干塊,以出租的方式租給黑人,同時作為交換的條件,黑人定期要向地主繳納一定的賦稅。這種生產模式在美國南方存在了百年之久,而戰前南方雙方的矛盾依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在這樣的生產模式下,美國南方的很多黑人,直到至今也沒有擺脫貧困。

  在南北戰爭後的南方重建過程中,很多北方人來到了南方,進行投機行為,南方人十分痛恨這些白人,稱他們為“投機者”。而一直對美國新頒發的制度不滿的南方白人,為了對抗政府,成立了著名的“3K黨”。

  美國南北戰爭的意義

  美國自從在獨立戰爭以後,就分為了南北兩個地區,南方實行的是奴隸制,而北方實行的則是資本主義制度,並且他們信仰的宗教都不同。所以說,美國南北兩方從根本上看來,就存在著很大的矛盾。所以,在1960年4月12日,雙方徹底決裂,從而,美國發生了維持四年的南北戰爭。那麼,美國南北戰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南北戰爭的最主要的意義就是美國實行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美國南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內部發動的戰爭,戰爭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美國工業革命後,北方由於實行的是資本主義政策,所以發展的比較迅速,而南方依舊在實行奴隸制,所以他們對黑人的壓榨非常嚴重。之後,由於雙方各自的矛盾激化,再加上當時的美國總統林肯也堅持對南方的政策進行改革,還黑人一個自由,所以,雙方發動了戰爭。

  美國南北戰爭最終以北方人民的成功而結束,從此,美國南北雙方統一在了一起,並且共同實行了統一的政策,而且美國的奴隸制度也從此消失了,為美國的快速發展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由以上美國南北戰爭的意義也就是取消了奴隸制,在美國全國都實行了資本主義政策,並且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從而加快了國家的發展,同時,黑人也在美國得到了相對的自由,美國也從此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並且一舉發展成為了世界的強國。

  南北戰爭雙方分別是誰

  美國南北戰爭雙方,分別是北方以林肯總統為首的美堅利合眾國和南方以戴維斯總統為首的美利堅聯盟國。

  從19世紀開始,歐洲各國逐漸爆發了資本主義革命。這股革命的浪潮很快就傳播到了美國,使得美國在經濟上有了較大的飛躍,同時也讓美國的國力有了顯著的提高。美國在這段時期裡,獲得了西部的大量土地,成立了許多新的州。但是在此同時,一直存在於美國國內的奴隸制存廢問題,也逐漸成為了政治的焦點。因此,在政治上,逐漸形成了北方的自由州和南方的奴隸州。

  同時在經濟發展方面,北方受到資本主義革命的影響,工業迅速崛起,而南方實行奴隸制的地方,成為了美國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因此,圍繞著美國西部新成立的州是否實行奴隸制的問題,使得雙方矛盾日益激烈,由此爆發了南北戰爭。

  在戰前,北方擁有23個州,而南方僅有7個州。在1861年2月4日,南方宣佈脫離美堅利合眾國,宣佈成立美堅利聯盟國。德克薩斯州在聯盟國成立後的一個月,也加入到南方陣營。在戰前,雙方的實力對比是22個州比8個州。4月12日,南北雙方正式開火,北方的弗吉尼亞州、阿肯色州、田納西州和北卡羅來納州四個州也倒戈加入南方。因此在戰爭的主要相持階段,北方是18個州,南方是11個州。

  在軍事方面,南北戰爭雙方實力也不成對等。北方雖然擁有的州比南方多,但是南方軍隊剛剛經歷過美墨戰爭,軍隊實力比較強大。而北方几乎沒有任何作戰準備。

  戰後,南北戰爭雙方,南方總死亡人數258,000人,137,000人受傷,北方總死亡人數360,000人,275,200人受傷。由此可見,雖然北方取得了勝利,但是同樣也付出了較大的代價。

  南北戰爭導火線是什麼

  南北戰爭,乃美國曆史上唯一的一次內部戰爭,此次戰爭一共維持了四年的時間,對當時的美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是同時也為美國的軍事發展帶來了有利的影響。那麼,美國南北戰爭導火線到底是什麼呢?

  在19世紀的時候,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以後,南北兩個地區都實行了不同的管理政策。而之後,工業革命在美國爆發,美國南方地區則一直實行奴隸制,他們擁有著很多的黑人奴隸為他們沒日沒夜的工作。而美國的北方地區則一直在實行資本主義政策,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公平,故而,美國北方的工業比南方發展的要迅速許多。所以,因為這一點南北兩方的矛盾漸漸增加。在美國北方地區的人來看,他們非常討厭南方所實行的政策,他們迫切的希望南方廢除奴隸制,從而還黑人一個自由。同時,美國南方也想讓北方實行奴隸制,並且還在無時無刻的壓榨著黑人。故而,兩方的矛盾越來越多。

  所以說,美國南北戰爭是歷史的必然性,只是遲早的問題。然而,南北戰爭真正的導火線卻是在1960年,美國總統林肯堅持廢除奴隸制,在南方地區實行資本主義政策,而美國的南方奴隸主就掀起了一股反抗潮流。由此,怨恨越來越深,同年2月,美國製定了聯合政府,而在同年4月12日,南方的奴隸主徹底反抗美國的管理者。故而,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謝爾曼與南北戰爭的故事

  謝爾曼全名為威廉·特庫賽·謝爾曼,是美國南北戰爭中的重要將領之一,其在戰爭時期北軍中的地位,僅次於總司令格蘭特。在戰時,他是北軍在西部戰線上的總司令,於戰後成為美國陸軍總司令。

  謝爾曼出生於1820年2月8日的俄亥俄的蘭卡斯特,其後考入了美國西點軍校。在南北戰爭的初期,謝爾曼被授予軍銜,是第13步兵團的指揮官。當時他屬於東部戰線,後來被調往西部,成為田納西方面軍第一師師長。夏伊洛戰役是謝爾曼的第一次獨立指揮作戰,勝利為他贏得了名聲。

  其後,由於謝爾曼的戰績比較傑出,逐漸升為了西部戰線的總司令,1864年5月,謝爾曼以十萬大軍攻打亞特蘭大,在經過四個月的激戰之後,北軍擊敗了胡德的南方軍隊,進入亞特蘭大,並縱火燒燬了這個城市,同時在這個城市裡,還有數以萬計的平民百姓。

  謝爾曼也是著名的“三光政策”的發明者,他對於協助南方軍隊作戰的平民百姓,採取了殘酷的鎮壓措施。

  此後,謝爾曼和總司令特蘭特一起制定了對南方的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計劃。將南方的勢力分割成兩端,摧毀了南方的重工業設施和交通,使南方軍隊的士氣消沉。之後,謝爾曼又提出了“向海洋進軍”的軍事策略,通過佐治亞州,又摧毀了南方的許多基礎設施,從而使南方失去了鬥志。

  謝爾曼在南北戰爭中的貢獻是傑出的,正是由於他卓越的軍事才能,使美國南北戰爭獲得了勝利,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