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閱讀答案

  在人類歷史上,恐怕沒有比日軍在南京的殺人競賽更殘暴、更無人性的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南京大屠殺》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南京大屠殺》原文閱讀

  1986年8月11日上午10點,南京,濃郁的梧桐樹蔭掩映著五光十色的櫥窗,夏季時裝大展銷的廣告吸引著對對情侶的目光,歡騰跳躍的迪斯科樂曲伴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這座舉世聞名的大城市一如平日,生氣勃勃,和平繁榮。我在一條小巷口下了公共汽車。與我同時下車的,還有一位身體瘦弱的老太太。她手裡挎著菜籃。如果不是那像被人撕咬過的殘缺的右耳,我也許不會注意她。她步履蹣跚地走了幾步,忽然站住,定定地打量著路邊的一棵古槐;瞪大了的眼睛裡流露出恐懼和絕望,雙手也不由自主地哆嗦起來。隨即她怪叫一聲,拋下菜籃,轉過身沒命地奔跑,還不時抓起路邊的髒物向後揚去,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絕望的呼叫聲。

  “老太太又發瘋了,唉!”行人駐足,回頭。

  她弱小的身軀劇烈地搖晃著,終於栽倒在地,口吐白沫。

  我和幾個路人把她送進醫院。兩鬢斑白的H醫生很生氣地用聽診器敲著桌子問:“是誰讓她到老槐樹那兒的?”

  H醫生告訴我,這位老人叫靜緣,1937年南京大屠殺時,他慘遭日本鬼子蹂躪,地點正是那棵老槐樹下。

  我被極大地震動了,半個世紀的漫漫歲月,竟無法抹平她心裡的裂痕。那該是何等的令人髮指的暴行!

  ……

  在人類歷史上,恐怕沒有比日軍在南京的殺人競賽更殘暴、更無人性的了。

  ……

  半個世紀過去了,浩浩長江依然奔騰向前,無止無息。

  在我兩下江南的採訪調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筆時,我悲痛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顫慄。限於篇幅,我的敘述難以表達歷史災難之萬一;而當年日本法西斯那難以數計的令人髮指的獸行,又絕非筆墨所能形容!

  半個世紀過去了,美麗壯闊的南京城已難尋覓舊時容顏,可先輩們痛苦的哀嚎將永遠在我靈魂深處迴盪。在紀念抗日戰爭50週年前夕撰寫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國,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為80年代的青年軍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們的鋼鐵長城和火熱的胸膛前面,絕不允許歷史悲劇再次重演!

  作為歷史的回顧,我們不能只有四大發明,古國文化,開元盛世,絲路花雨,也應該有南京大屠殺。

  我不想也沒必要發更多的議論,我只希望像我一樣年輕的戰友、年輕的同胞,記住這慘絕人寰的災難,記住這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它會讓我們更加明確今後的路該怎麼走。

  《南京大屠殺》閱讀習題

  7、解釋下列詞語***2分***

  令人髮指:

  慘絕人寰:

  8、選文第一段畫線句子屬什麼描寫?有何作用?***3分***

  答:

  9、用文中的詞語為侵華日軍在南京的殺人競賽定性。***2分***

  答:

  10、“在人類歷史上,恐怕沒有比日軍在南京的殺人競賽更殘暴、更無人性的了。”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何作用?***3分***

  答:

  11、如何理解“浩浩長江依然奔騰向前,無止無息。”?“長江”指代什麼?***2分***

  答:

  12、“1937年南京大屠殺時,他慘遭日本鬼子蹂躪,”與選文第一段中那句話照應?***1分***

  答:

  13、我們感到欣慰和自豪的原因各是什麼?***2分***

  答:

  《南京大屠殺》閱讀答案

  7、略。***2分***

  8、環境描寫。烘托出了今日南京城的繁華與安寧。或展現現代南京的生氣,和平與繁榮景象,與下文南京大屠殺的慘狀形成對比。***3分***

  9、殘忍、無人性。***2分***

  10、議論。揭示了日寇殺人競賽的慘無人道;又起引領起下文的作用。***3分***

  11、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劫難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東方,堅不可摧。“長江”指代“中國”。***2分***。

  12、如果不是那像被人撕咬過的殘缺的右耳,我也許不會注意她。***1分***

  13、我們感到欣慰的原因是:因為今日之中國,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我們感到自豪的原因是:因為今天祖國已經強盛起來,有了強大的國防。***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