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伍子胥是怎麼死的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那麼這位吳國大夫呢?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前幾天,我一部有關於伍子胥的電影,影片中有這樣一幕片段:伍子胥跪於吳王夫差面前,告訴他,請大王不要聽信勾踐和范蠡的話,以免誤國,再說他們也並非真正降於大王您,他們想利用西施的美色來迷惑大王,使大王荒於朝政不理政事,之後,他們便會趁機攻打吳國,到那時後果將會很嚴重,請大王三思。可是吳王夫差哪裡聽得進去伍子胥的話,他只顧與西施整日遊玩,貪圖享受,不理朝政。面對伍子胥的忠言進諫,吳王卻不屑一顧。伍子胥多次勸諫吳王都沒有成功,便感嘆說:“吳國,不久將亡也。吳王聽後大怒,賜劍於伍子胥,讓他自裁了斷。伍子胥恨鐵不成鋼,最後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一腔報國熱情,自刎於吳王夫差跟前,看到此刻不禁熱淚盈眶,一個悲劇式的英雄死去,令人感慨萬分!
公元前451年,夫差做了吳國的大王,此時的伍子胥已是三朝元老,居相國位,地位可謂是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極人臣。他以卓越的才幹和直言進諫的忠誠,贏得了吳國人的尊敬,而在他心目中,吳國就是自己的祖國,為了國家,他寧可***。
吳王夫差得到伍子胥之助,滅越國而以勾踐為奴,意欲稱霸天下。蒸蒸日上的吳國,有一胸懷天下的夫差,有一深謀遠慮的子胥,稱霸之期不會遙遠。但吳王對越國的處置讓子胥如魚梗在喉,這是君臣之間分歧的開始。其一,夫差放臣服的越王勾踐歸國,這在伍子胥看來,無疑是放虎歸山,吳越爭霸數年,如今吳勝越敗,不趁機斬草除根,必留後患。其二,英雄難過美人關,吳王寵信越女西施,子胥認識到這是越國實施的美人計,以後能離間君臣,使吳王大興土木,導致兵乏民困者,西施當是禍首。其三,吳王以越國大夫、號稱天下第一謀士的范蠡為大夫。子胥言:范蠡若真心歸吳,乃吳之大福,否則,滅吳者必范蠡也。
吳越之間的爭鬥,最終歸結於兩個人之間的戰爭:伍子胥和范蠡。讓吳王信任哪一方,決定著吳、越兩國的命運。伍子胥進言痛陳利弊,吳王不聽,伍子胥欲殺勾踐而不得,欲殺西施也不成,他耿直的性格比不上范蠡的隱忍與耐力。當他咄咄逼人地要求夫差絕後患時,范蠡則不露痕跡地運籌帷幄。一個王者,坐得越高,越順利之時,聽到忠言往往覺得刺耳,何況強硬如伍子胥,要殺夫差的信臣愛妃,在夫差眼中這是位高權重的伍子胥對王權的挑釁。至此君臣之間的距離越走越遠。
在伍、範的鬥智中,伍子胥逐漸處於下風,直至他將兒子送去齊國,為吳、齊交好,日後聯手抗越作準備,這已是保護吳國的下下之策。但夫差把這一切誤認為是伍子胥通敵賣國,伍子胥的個人悲劇達到頂峰。他忠於吳王,吳王則賜劍讓他自刎,他要保護吳國,卻眼睜睜看著吳國走向滅亡。
或許自始至終最敬佩伍子胥的,是他的對手范蠡。伯牙遇子期,那是幾世修來的福分,但是兩位能夠互相賞識的英雄卻是各為其主。范蠡要救這位失敗的英雄,堅強如伍子胥,在這一刻流下眼淚,感動於這份知音之情。但是他拒絕了范蠡出手相救的好意,最後自刎於吳王前,囑咐其子在他死後挖出他的雙眼懸於吳門之上,他要看著越過怎樣攻破吳國。
伍子胥至死希望吳王夫差醒悟,可惜沒能如願,最後死不瞑目。
感動於這樣一個故事,歷史的美麗在於那些逝去的人物,那些細微的情節,那些真實的情感。
歷史上伍子胥一夜白頭的故事:
伍子胥攜楚太子建之子勝逃奔他國,被楚兵一路追殺。伍子胥二人碾轉到了離昭關六十里路的一座小山下,從這裡出了昭關,便是大河,徑直通吳國的水路了。然而,此關被右司馬遠越領兵把守,很難過關。
扁鵲的弟子東皋公***扁鵲出生在公元前407年,這裡說是扁鵲的弟子,傳說的真假有待稽考***就住在山中,他從懸賞令上的圖例中認出了伍子胥,他很同情伍子胥的冤屈與遭遇,決定幫助他。
東皋公把二人帶進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連七日,卻不談過關之事。伍子胥實在熬不住,急切地對皋公說"我有大仇要報,度日如年,這幾天耽擱在此,就好像死去一樣,先生還有什麼辦法呢?",東皋公說"我已經為你們籌劃了可行的計策,只是要等一個人來才行。"伍子胥猶豫不決,晚上,寢不能寐:他想告別皋公而去,又擔心過不了關,反而惹禍;若是不走,不知還要等多久?如此翻來覆去,其身心如在芒刺之中,臥而復起,繞屋而轉,不覺捱到天亮。東皋公一見他,大驚道"你怎麼一夜之間,頭髮全白了?"伍子胥一照鏡子,果然全白了頭,不由暗暗叫苦。皋公反而大笑道"我的計策成了!幾日前,我已派人請我的朋友皇甫訥來,他跟你長得像,我想讓他與你換位,以矇混過關。你今天頭髮白了,不用化妝,別人也認不出你來,就更容易過關了"。
當天,皇甫訥如期到達。皋公把皇甫訥扮成伍子胥模樣,而伍子胥和公子勝裝扮成僕人,四人一路前往昭關。守關吏遠遠看見皇甫訥,以為是伍子胥來了,傳令所有官兵全力緝拿之。伍子胥二人趁亂過了昭關,待官兵最後追拿到皇甫訥時,才發現抓錯了。但是,官兵都認識皇甫訥,東皋公又與守關長官遠越要好,於是,此事安然過去。
歷史上伍子胥簡介: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字子胥,本楚國椒邑***今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一說今安徽省全椒縣***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
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蘇州城***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夫差急於進圖中原,率大軍攻齊,伍子胥再度勸諫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遭拒。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為越國偷襲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