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故事精選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併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次非逃生

  楚國人次非在別的國家得到一把寶劍,他準備把它帶回家鄉。回鄉途中乘船渡江,船到江心時,兩條蛟龍從水裡竄出,激起的水花像暴雨一樣落下來,次非問船伕:“在水裡遇到蛟龍,我們還能活命嗎?”

  船伕害怕地說:“遇到一條蛟龍我們都活不了,更別說兩條了。”

  一船人都嚇得發抖,癱軟在船上等死。次非從背上抽出寶劍說:“蛟龍不過是江中腐朽的枯骨,今天,拼也是死,不拼也是死,我拿這把寶劍豁出去了。”說著跳到江中,與蛟龍搏鬥。

  船上的人只看見江水像開了鍋一樣翻滾,在漫天的水花中看不清蛟龍,更看不見次非。最後,江中平靜下來,鮮血從水底一陣一陣地冒出,蛟龍的屍體也慢慢浮出了水面,最後,次非從水裡探出頭來,回到了船上,一船人因他的拼命而得救了。

  篇二:命隨人變

  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曾以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掛六國相印。他在年輕時就已經是一個雄辯之士,並經常周遊列國求仕,但卻一直不為人所賞識。

  在貧困潦倒之際,他無奈只好返回家鄉。他的嫂嫂見到他一副神色枯槁的樣子,便對他說:“做普通百姓或去經商,都可以賺到錢來餬口,可你呢?終日遊蕩,無所事事,難怪落到今天這般地步。”

  一頓奚落之後,他嫂嫂也不下廚給他做飯吃。

  蘇秦受到自家嫂嫂的如此冷眼相看,更加發奮學習,後來終於出人頭地,衣錦還鄉。

  篇三:曹劌論戰

  公元前684年春天,齊國重兵進犯魯國。

  當時,齊強魯弱,魯國大將曹劌與魯莊公坐一輛戰車來到長勺迎戰,到了長勺安營紮寨。

  第二天,探子回報:齊軍旌旗森嚴,刀戟如林,一派殺氣騰騰,準備廝殺的樣子。

  果然,齊將首先下令進軍。剎那間,鼓聲動地,殺聲四起。魯莊公正準備擂鼓出營迎戰,曹劌攔住說:“主公且稍安勿躁,時機未到。”

  齊軍數萬大軍衝到魯營寨前,見魯營沒有反應,好像沒有要出兵的意思,於是便平靜下來。稍過一陣,齊軍又戰鼓大作,可是曹劌仍阻止魯軍出戰。

  待齊軍三鼓擂過,曹劌才回頭對莊公說:“時機已到,可以出擊!”

  莊公下令擂戰鼓出寨迎敵,方才魯國兵將只見齊軍驕橫的氣焰,早就憋著滿腔怒火,此時一聽戰鼓擂響,便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吶喊著掩殺過去。齊軍猝不及防,頓時大亂,漫山遍野地潰逃。

  魯莊公大喜,便下令追擊,曹劌又攔住說:“不行。”

  說完後他跳下戰車,仔細觀察著泥地上齊軍的腳印和車轍,又站在車欄上遠眺一番,隨後說:“可以追擊了!”戰役結束,魯國大獲全勝。

  班師回朝的路上,魯莊公向曹劌詢問得勝的原因。

  曹劌回答:“打仗依靠士兵的勇氣,齊軍擂一鼓的時候,士氣正旺,第二鼓有所低落,第三鼓則精疲力竭,而我軍嚴陣以待,士氣卻逐漸充盈,所以能夠戰勝齊軍。同時,齊國是大國,其將領狡詐多端,我們要防備他們佯裝敗走,埋下伏兵,因此我要觀察一番,發現齊軍車轍狼藉,旌旗靡亂,這是真正敗逃的跡象,所以才下令追擊,一舉擊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