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的素材精美圖片

  語文是所有知識的起源點,要是沒有語文的出現,我們現在或許還不識字,只會講著不統一的語言。!小編整理了語文手抄報的素材,歡迎閱讀!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圖片1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圖片2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圖片3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圖片4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圖片5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圖片6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圖片7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的資料1:成語故事

  【成語】: 貪得無厭

  【拼音】: tān dé wú yàn

  【解釋】: 厭:滿足。貪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成語故事】:

  智伯,是春秋時代的人,他的野心很大,有一次他還聯合了韓、趙、魏三國,把中行氏給滅掉,侵佔了中行氏的領土。過了幾年,他又派人向韓國要求割地,韓國懼怕,就給了他一塊有萬戶人家的土地。智伯這回知道了食髓知味,又向魏國要求割地,魏國本來不想給,但是也怕圍攻,只好和韓國一樣,也給了他一塊土地。智伯心中更高興了,向趙國索取蔡和皋狼這兩個地方;但是趙襄王拒絕了,智伯便結合韓國和魏國要攻打趙國。趙襄王採用謀士的計策,遷都晉陽,準備了充足的糧食來抵抗智伯。這樣經過了三年,智伯始終沒有辦法攻下晉陽。但是,趙國的糧食快要用完了,派人去遊說魏和韓,教他們聯合起來,倒戈攻打智伯。因為智伯的野心太大了,魏國、韓國就答應了。於是,趙國連夜出兵,韓、魏兩國跟著響應,把智伯擊敗,並瓜分他的土地;當時,天下的人不但不同情智伯,反而譏笑他“貪得無厭”,得到報應。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後人將它引申成“貪得無厭”這句成語,用來訓誡人不要貪求多得,以免引起別人的反感,而落得身敗名裂。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的資料2:寓言故事

  一群猴子住在江邊的一座山上。這座山飛瀑流泉,樹木繁茂,風景十分秀麗。每年春天過後,滿山遍野都長著野果。說不清是什麼年月,一群猴子來到這山上安家落戶,從此以後,一直過著不愁溫飽、悠然自得的生活。

  有一天,吳王帶著隨從乘船在江上游玩,當他在江兩岸的奇山異峰中發現這風景秀麗的猴山時,感到異常興奮。吳王令隨從在猴山腳下的江邊泊船,帶領他們下船登山。

  山上的猴子們往日的平和與寧靜,突然被這麼多上山來的人打破了。猴們面面相覷,它們嚇得驚慌失措四下逃走,躲進荊棘深處不敢出來。

  有一隻猴卻與眾不同,它從容自得地停留在原地,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手舞足蹈,滿不在乎地在吳王面前賣弄著它的靈巧。吳王拉開弓,用箭射它,這隻猴子並不害怕,吳王射過去的箭都被它敏捷地抓住了。吳王有些氣惱,便命令隨從們一起去追射這隻猴子。面對這麼多人射過去的箭,猴子難以招架,當即被亂箭射死。

  吳王回頭對他的隨從們說:“這個猴子,倚仗自己的靈巧,不顧場合地賣弄自己,以至於就這樣丟掉了自己的性命,真是可悲。你們都要引以為戒,千萬不要恃才傲物,在人前顯示和賣弄自己的一點雕蟲小技。”

  智慧的人知道藏而不露;有了一點點本事就喜歡賣弄的人是愚蠢的。他們不是弄巧成拙被人笑話,就是最終落個失敗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