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兒童教育故事精選

  講故事是兒童教育最生動的方法,幾乎也是最全面的方法,人類生活可以理解一個故事。我們應該怎樣為孩子選擇幼兒園兒童教育故事呢?下面是小編為寶爸寶媽們整理的幼兒園兒童教育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兒童教育故事:這真遺憾

  美國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譽盛名的早期教育家。有一天,孩子問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學家裡去玩,可以嗎?”母親說:“可以,但必須在12點鐘前回來。”

  可那天孩子比預定的時間晚了20分鐘才到家。斯特娜夫人見孩子回來了,什麼也沒說,只是指了指牆上的鐘。孩子知道回來遲了,馬上歉疚地說:“是我不對。”

  吃完飯,孩子趕緊換了衣服,因為每到星期二她都要和母親去看電影。這時,斯特娜夫人又讓孩子看看鐘,並說:“今天來不及了,戲和電影是看不成了。”孩子難過地流下了眼淚。斯特娜夫人並未就此止步,而是說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尋味的話:“這真遺憾!”

  面對孩子的過錯,儘管斯特娜夫人只說了寥寥數語,並未採取其它任何處罰手段,但是使孩子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母親的要求如果是正確的,那就必須絕對照辦,否則你就得為此付出代價。

  幼兒園兒童教育故事:父親的策略

  兒子很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對父親說:“我的上司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裡,改天我要對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父親說:“我建議你好好地把你們公司的一切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組織完全搞通,甚至連怎樣修理影印機的小故障都學會,然後再辭職不幹。這樣你將公司當作免費學習的地方,什麼東西都通了之後,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氣,又有許多收穫嗎?”

  兒子聽了父親的建議,從此默記偷學,甚至下班之後,還留在辦公室研究商業文書的方法。一年之後,父親問起兒子的工作:“你現在大概多半都學會了,準備拍桌子不幹了吧!”“可我發現這半年來,老闆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如今我已經成為公司的紅人了!”兒子自豪地說。

  “這是我早就預料到的,”父親笑著說,“當初,你的老闆不重視你,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足,卻又不努力學習,而後來你痛下苦功,當然會對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上司,卻不會反省自己,這是人們常犯的錯誤。”

  幼兒園兒童教育故事:讓孩子翻身“當”老師,愛上“學習”

  讓孩子“當”老師的目的是什麼?考高分,爭名次?都不是。

  有人曾用胡蘿蔔和兔子來比喻孩子的學習:伸手把胡蘿蔔放在兔子面前,兔子不斷地往前跑。例如父母對孩子說,“你為什麼要好好學習呢?因為這樣才能進重點學校,將來才有好的工作,有好的收入。”這,是學習的初級境界,也就是為了生存和利益進行學習並與別人競爭,參照物件是社會規則和別人。

  而更好的狀況是,沒有胡蘿蔔,兔子也會往前跑。為什麼呢?因為這隻兔子熱愛奔跑!它覺得在奔跑當中獲得很多的成就感,不管胡蘿蔔或其他外界的誘因存不存在,它都會自動自發地往前跑去。

  這,則是最佳的學習境界。因為自身能從學習新知中感受到樂趣而學習!

  所以,讓孩子“當”老師的最終目的便是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把學習焦點放在學習的成就感上。如果父母親能實現這目的,孩子便不會特別注重跟別人比,而是隻該跟自己比較,多學了一些知識,自己就有所進步,當然值得高興。

  如此一來,孩子可以從獲得知識當中,得到很大的滿足和成就,通過培養孩子發自內心的學習熱忱,孩子才能樂在學習而發揮潛力,取得他真正應有的學習水平。

  幼兒園兒童教育故事:讓孩子沐浴在賞識的陽光下

  孩子通過給父親講學,一方面鞏固了知識要點,另一方面獲得了信心和動力,從父親那兒得到了種被重視的感覺。賞識是教育的真諦,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需要。

  著名歌劇演唱家卡羅素10歲時,他的音樂老師說:“你五音不全,不能唱歌。你的歌簡直就像是風在吹百葉窗。”回到家後,卡羅素很傷心,並向母親哭訴。那時,他的母親肯定地說:“孩子,其實你很有音樂才能。聽一聽吧,你今天唱歌時比昨天樂感好多了,媽媽相信你會成為一個出色的歌唱家的!”後來,卡羅素回憶自己的成功之路說:“是母親那句肯定的話,讓我有了今天的成績。”

  當孩子取得成績時,他內心充滿自豪和信心,這時他們特別需要有人來分擔快樂,分享成功。所以,父母們不妨找準時機,創設情景,恰當地賞識孩子。

  幼兒園兒童教育故事:增強孩子的自理與獨立能力

  現今很多家長都積極輔導孩子作業,時間久了,可能孩子遇到稍難點的題,便直接向父母求救了。其實,這麼做並不好。

  一位媽媽在部落格中寫下了這樣的教育心得:“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就是太認真負責了,久而久之,孩子把我充當了他學習中的柺杖。有一段時間,一開始學習,就喊媽媽,離開我就不行。現在我再慢慢地放開他,逐漸讓孩子丟掉柺杖,增強他的自理能力。”

  農民父親的育子之道也隱含出相似的主題。由於父親自身知識的侷限性,他無法輔導孩子學習。表面上看,這是件壞事,但換個角度又何嘗不是件好事?

  正因為父親知識的侷限性,他的兒女們才只能夠不受家長影響,靠自己去獨立思考,去找方法解決學習上的難題。或許孩子會因此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卻無形中培養了孩子自理和獨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