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語文素質和能力方法

  語文學習,實際上就是提高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的一個過程。那麼語文素質和能力是如何提高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讀】

  讀,可以培養語感。

  好的語感對語言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段話裡面用這個詞語,而不用另外的一個詞語”,“這是一個病句”,在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用去問“為什麼”,語感都已經告訴我們原因。而語感的培養就是在於我們平時點點滴滴的“讀”所積累的。

  讀,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這裡所說的“讀”,並不僅僅是指把文章朗讀或默讀一遍,而是還要包括思考和識記等內容。換言之,讀,應該是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學習一篇文章,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來就是:

  1、解決“寫了什麼”的問題;

  2、解決“怎麼寫”的問題;

  3、記憶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和詞語。

  在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去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這才是“讀”。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讀,也是一個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

  涉獵廣泛,見多識廣,胸中自有“丘壑”。這樣,在作文的過程中,就不會感覺自己無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空洞乾巴,而是洋洋灑灑,言之有物了。

  二【寫】

  寫,在書寫方面,高考考綱有明確的要求:作文一類卷書寫美觀,二類卷書寫工整清楚,三類卷比較工整清楚,四類卷書寫潦草。高考從2005年開始,山東單獨命題,語文實行網上閱卷,這就對書寫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必須把字寫好。明明知道書寫不過關會影響到語文成績,我們又怎麼敢不去重視呢?

  其實,要做到書寫工整並不難。我們的漢字是方塊字。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動心思。你的字寫得橫平豎直了嗎?你的字左上角與左下角、右上角與右下角在一條線了嗎?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吧。相信不用多長時間,你的字會越寫越好。

  寫,在作文方面。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作文還是講究一點“法”的。在這裡,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應試作文與平時寫的文章是有區別的。平時寫的文章,我們是去“品味”,而應試作文往往是瀏覽的。瀏覽與品味就有了質的區別。所以寫應試作文非注意一點應試技巧不可。

  有人把寫好作文總結為兩句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寫成記敘文時,很好地解決了“動之以情”的問題,寫成議論文時,很好地解決了“曉之以理”的問題,那麼你的作文問題也就解決了。

  那麼怎麼才能寫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文呢?我們以記敘文怎麼寫為例。寫好一篇千字左右的應試記敘文,有幾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1、調動情感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選材。如果選取一些自己比較陌生的材料,就很難調動起自己的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材料。另一個方面是儘快入題。寫作文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那麼我們從審題立意到開始動筆,用10分鐘考慮文章的立意、佈局謀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讓自己“走進”所要記敘的場景之中去。

  2、擷取生活片斷。藉助“主旨”這根紅線,連綴成篇。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決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夠交代清楚,也只能是敘述故事的梗概。這樣,不僅內容不厚實,而且還缺乏生動性,不可能“以情動人”。而擷取生活中的幾個典型片斷,進行具體細緻的描寫,則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3、描寫還是敘述的問題。敘述故事情節,往往容易出現語言乾巴,欠生動的現象,這樣就達不到“以情動人”的目的。所以在記敘文的寫作中,最好採用描寫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的三兩個特寫鏡頭,進行具體形象生動的描繪。我們知道,對事物的描寫,越具體了就越形象,從而也就越生動。